白瓷如诗

2020-08-06 14:59施晓宇
福建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瓷板画德化白瓷

施晓宇

一、画印双璧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当我在“世界瓷都”——福建省德化县瓷都画院看见画家画在洁白如雪、晶莹剔透的瓷板之上,经高温烧制定型的色泽鲜艳、五彩缤纷的白瓷板画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尤其是看见书法家在3毫米像纸一样薄的白瓷板上写下的书法作品,经灯光照射穿透后熠熠生辉,真是美不胜收。如此创新的画种,这样神奇的书法,我还是第一次欣赏到。而将近2000枚用德化白瓷雕刻而成、烧制定型的甲骨文印章则填满了瓷都画院整整一面墙,我仿佛看见宋代布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汉字模库再现眼前。

就在第一眼看到之后,我再也忘不掉叹为观止的白瓷书画,忘不掉别具一格的白瓷印章,也就此记住了创新白瓷印章的主人——德画瓷社的篆刻老师林无言和泉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德画瓷社创始人曾建平。要知道,瓷都画院墙上的这套白瓷甲骨文印章,都出自林无言之手。迄今为止,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1968年出生,生肖属猴,为人低调的曾建平向我这个大他一轮的“猴兄”介绍了白瓷板画和白瓷印章在原材料和作品上的创新过程。

二、绘画始祖

人类最早的绘画,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诞生于岩壁之上,有法国南部阿尔代什省肖维岩洞的岩画为证,时间可以追溯到32000年前。还有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市阿尔塔拉巖洞的岩画为证,时间可以追溯到20000年前。

中国最早的岩画诞生于西北戈壁的宁夏贺兰山岩壁之上,时间可以追溯到40000年前到17000年前。有逝世于527年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代表作《水经注》为证: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郦道元所说的“画石山”指的就是宁夏的贺兰山。在这段文字之后,郦道元还写有一句:“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所说朔方临戎县,指的是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是阴山的所在地。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岩画不仅诞生于西北戈壁的宁夏贺兰山岩壁之上,还诞生于内蒙古的阴山岩壁之上。而中国岩画的产地比比皆是,譬如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佤族勐省乡、勐来乡的古崖画,自1965年、1978年、1981年和2018年以来,不断被发现于东西长约20公里的海拔2000米崖壁之上,虽然起步较晚,也证实具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中可以证实,全球“早期人类的文明、人类的艺术发端时期大致是在世界各地同期同时起步的”。

这说明,人类绘画的原材料,最早取材于岩石,后来取材于布帛。有公元前200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物龙凤帛画》为证,它绘有一个人、一条龙、一只凤,属于世界最早的帛画。再后来人类绘画的原材料取材于木材。有公元7世纪中国唐代的版画《传丝公主》(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为证,画作人物以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但那·麻射僧伽蓝及蚕种的传入》为依据,属于世界最早的版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郑振铎著《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和上海书店于2006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第9册《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单行本,都证实了世界最早的版画出自中国唐代。而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

人类绘画的原材料从岩石、布帛、木材改为纸张,也源自唐代。因为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97年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麻头、破布为原料造出的纸张——位居中国四大发明之首,人称“蔡侯纸”,受到了汉和帝刘肇的表扬。从此我们的祖先开始在纸上写字绘画。有1300年前流传至今的唐德宗李适在位时当过宰相的画家韩滉所作《五牛图》为证,原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五头牛,每一头牛无不栩栩如生,属于世界最早的纸质画作。

三、突发奇想

到此为止,我们就要说到曾建平和他的德画瓷社创新的白瓷板画了。曾建平回忆起他初中毕业时,进瓷厂当学徒工的日子。每天跟着师傅学雕塑,主要就是塑造佛像,就此打下了雕塑人物的基础,却也感到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天地太小。

于是,曾建平和相濡以沫的妻子温素霞,两人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同时再进学校攻读,拿到大专文凭。我问过曾建平,人生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最难的是创业之初,两眼一抹黑,心里面没底。这正应验了长辈常说的:“万事开头难。”如今,曾建平夫妻走出低谷,经营闻名于世的德化白瓷超过30年了。

德化白瓷的长处是品白质优,不变色不变形,而且保存时间长。缺点是价廉物不美,自古以来,德化白瓷大多为低档的日用器皿和供品,如茶杯、茶壶、茶盅,还有弥勒、罗汉、观音菩萨像。最多的则是普通人家必备的餐具:瓷碗、瓷盘、瓷盆、瓷碟、瓷勺,附加值极低,卖不出好价钱,也出不了好作品,这成为曾建平夫妻心口的痛。

那些年,曾建平一有空闲就反复琢磨刻苦钻研,殚精竭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提高德化白瓷的艺术价值和创新价值,让德化白瓷的附加值跃上新的台阶。曾建平说,他小时候非常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了,大人会在家里张贴“年年有鱼(余)”的彩画,在大门上张贴“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大红春联,使家里家外充满了吉祥欢乐的喜气。但是,过不了半年,家里的彩画和大门两旁的春联就会被风吹破,被阳光照晒褪色了。曾建平舍不得扔掉,只能废物利用,把褪色的彩画拿去包课本。这让幼小的曾建平心里很难过,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大约2011年前后,一天,正在干活的曾建平灵感降临,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彩色的纸质图画改为直接画到瓷板上,放进瓷窑去高温烧制出来,不就不会褪色了吗?家家户户厨房里那些饭碗、菜盘上的花纹、图画可不是代代相传,永不褪色?何况德化白瓷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瓷土原料好、雕工技术好,只可惜在白瓷上作画的人少。即便有人作画,也大多是约定俗成,固定在瓷瓶、瓷盘、茶壶上作画,无非是丹凤朝阳,梅花盛开——品种单一,缺乏创新。如果能当场在瓷板上作画——让艺术家们放手大胆地在全新的原材料上面泼墨挥毫,再放进高温炉火中烧制,出炉后就能够成为永久保存、永不褪色的白瓷板画,成为世代相传的杰出艺术品。想到这里,曾建平兴奋得几乎要在原地上跳起来!

四、白瓷板画

曾建平第一时间告诉妻子温素霞自己尝试制作白瓷板画的想法,得到妻子的全力支持。一转眼,5年的时间飞逝而过。在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之后,在锲而不舍、咬紧牙关不退缩的坚持之后,在花费了上千万元的实驗资金之后——曾建平带领他值得信赖的研发团队,终于研发出了适合艺术家挥毫作画的3毫米超薄白瓷板。经许多画家,尤其是知名画家的作画实践之后,得到了完全的肯定。德画瓷社目前收藏的知名画家画作有: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原院长翁振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郭东健、福建画院院长张永海、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新伦、福建集美大学教授张葆冬、福建三明学院教授张永山、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盖茂森、广西柳州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谭江宁等。其中画家谭江宁作为德画瓷社的一员大将,长期在德化创作瓷板画《荔枝》等,收获颇丰。他特意强调:瓷板画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画家在瓷板上作画后,瓷板必须经过五六次进窑,反复烧制才能最终完成。

这些用新型高温陶瓷颜料,画在只有3毫米厚、薄如宣纸的白瓷板上,历经1350度高温烧制,而且是反复烧制才能成功的白瓷板画,出炉后色彩比原画更加鲜艳夺目。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又因为作画过程不使用釉水,完成的效果更加理想,让人感觉画家简直像是在名贵的玉石之上作画。这些白瓷板画可以保留几千年不变色、不龟裂,即使室外阳光直射,画面也完全不受影响。总之,经曾建平和他的团队之手,创造出了世界顶级超薄白瓷板,最薄的可以做到仅有0.3毫米厚,但3毫米厚度的白瓷板最适宜在上面画工笔国画,可以画写意画、水彩画、油画、版画等各类画种。

而且,白瓷板画独特的色彩鲜明艳丽的视觉效果,是在宣纸和油布上作画都不可能有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宣纸的虫蛀鼠咬、潮湿腐烂、日久褪色等书画作品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更多的艺术珍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五、白瓷印章

在白瓷板画创新成功的基础上,曾建平和他的团队再接再厉,首创白瓷印章——又研发成功厚达60毫米的实心瓷章,填补了德化制瓷史的又一项空白。白瓷印章先要用900度的高温烧制,待篆刻家刻好实心瓷印后,再用1350度高温烧制而成。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于是,曾建平亲赴江苏,“三顾茅庐”,慕名盛邀著名篆刻家林无言加盟德化瓷社,专门研刻实心白瓷瓷章。1958年出生的林无言,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他长期执着于从事金石篆刻研究。之前,林无言一直想寻找到一种可以替代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传统四大天然印章石材的治印材料,看到德化白瓷后,他顿时醒悟,认为自己找到了。故而他义无反顾来到了“世界瓷都”德化,来到了富有创新意识的德画瓷社。

2019年5月3日《福建日报》发表通讯员李宏图、连江水以《德化白瓷“玩”跨界 白瓷板瓷印章填补制瓷空白》为题采写的大篇幅报道:

“我认为德化白瓷是君子之瓷,表里如一。”来自江苏的林无言,从事篆刻研究40多年。他说自己在2013年才首次接触德化白瓷,从此以后就与德化结下不解之缘,还在德化开设了一个工作室,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德化创作。

“在瓷章这种新型材料上篆刻一整套甲骨文,是我的梦想。”2015年,林无言和曾建平开始合作,篆刻、烧制甲骨文印章。为了篆刻出这1980多枚印章,林老师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有时吃饭都舍不得离开,而是让人端到工作室吃。整整伏案刻了一年,方才完成。“印章烧制出来那一刻,心情是最美不过的。”

曾建平说,没有退休前,林无言老师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德化,2018年退休后,林无言就长期住在德化专心创作了。用林无言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林无言已经默默坚持,篆刻了总共4000多方甲骨文印章。目前,林无言正在创作一套一共30件的白瓷印章,即将完工。届时这些瓷章将和其他画家的白瓷板画作品一起,送到日本展出。这让我想起苏东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中,赞美杭州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借用来赞美德画瓷社的白瓷板画和白瓷印章,也是非常贴切的。而且,我相信德画瓷社的白瓷板画和白瓷印章走出国门之后,一定会大放异彩,更加辉煌,淡妆浓抹总相宜!

责任编辑  陈美者

猜你喜欢
瓷板画德化白瓷
雪山情 梁秀丽 瓷板画 40cm×40cm 2019年
房敏作品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瓷板画:凤之韵
王兴虎陶瓷艺术作品选
德化也有五彩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柯国强瓷板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