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波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以园为本,依据幼儿园、教师及幼儿的发展需要,以解决园本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在幼儿园是最常用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教研方式。但是常常听其他园长、教师们反映,园本教研虽然接地气,却越来越没有新意。形式单一,实施效果不明显,很难深入下去。这就需要园长、保教主任以及教师,明确园本教研的目的、意义和实施的整体架构,及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园本教研能够有效实施,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教研目的。
园本教研的目的
园本教研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是这样诠释园本教研的:“园本教研应该引导教师以深入研究幼儿为主体,达成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成为幼儿的研究者为目的。”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园本教研就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保教质量,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教研中,我们会集思广益,探索工作中的好方法、好途径、好点子,助推园所发展。
园本教研的主体。参与园本教研的主体应是在园长带领,保教主任组织开展,全园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园本教研的整体良好氛围,使上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使园本教研成为教师和园所发展的助推器。
教研中的角色分配:
园长——规划、支持、引领;
保教主任——设计、组织、合作;
教师——参与互动、研究落实。
园本教研的内容。幼儿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教与学的问题、班级管理问题、园所发展的问题等,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
园本教研的形式
命题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事先确定了题目的教研。教研内容的实施基本是自上而下,有计划安排的。如:在学期初制定的园本教研计划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言的应用;怎样在职德教育活动月中学习、贯彻落实“十项准则”;幼儿艺术节的计划与组织。命题教研有计划性、整体性和统一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缺乏互动性和创造性。有时限制教师的发挥和创造,统一的计划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命题教研的实施、贯彻、执行占很大的部分。在教研时,也有研究、讨论、分享的过程,但在规定动作下的研究还是有局限性的。
主题教研。围绕着预设或生成的主题内容开展的教研,既有命题教研中体现的预设性、计划性,也有随机的生成性和创造性。有了主题,教研不跑偏,有了主题,可以围绕主题中心,进行开放式的教研。教师们可自由构想、发散思维、鼓励创造,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主题的预设一定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加以提炼,然后集思广益,与教师们共同确定。如在每月进行的膳食营养调查中,发现个别幼儿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通过与教师交流,反馈这几个孩子在饮食方面非常偏食,平时鱼、肉都不爱吃,所以比较瘦弱,抵抗力也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园里开展了“如何引导幼儿健康均衡饮食”的主题教研。二是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幼儿、教师、园所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观察、反思生成的主题教研。主题教研的内容也可能聚焦一节课、一个活动、一个观察发现。通过研究,以点带面,形成有益经验,进行全园分享,普及应用,使教研达到应有的目的。如在教师方面,我们发现主班教师基本是年龄偏大、有经验的老教师,但创新能力、工作的主动性不强。配班教师年轻、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强,但工作有激情,创新意识更强一些。怎么样形成互补,扬长补短,可以作为主题教研去讨论研究。还有在幼儿方面:园里把一些废旧报纸分发给班级用来擦玻璃用,但报纸拿到班里后,很多孩子纷纷搶着玩起来,有的向上扔,有的折着玩,还有的撕成条儿。教师们从中发现了教育契机,生成了主题教研活动《报纸变变变》,实际上就是一物多玩。
以重要结点为主题的教研。《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应用。对园本教研这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事件、时间、节日等结点创设并形成适宜的教研主题。
由于疫情,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加长版假期,宅在家里,教师不能开学,孩子不能入园。面对特殊的节点,我们并没有停止学习、活动和教研。而是因时因地,根据目前的现状,选择了网上教研、线上培训学习等方式。研究出特殊时期、特殊形式的幼儿家庭游戏活动、亲子活动等,生成了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甚至没有想过的园本主题教研。以健康领域为主题,以幼儿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目标为切入点,研讨出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家利用家庭常见常用方便的开放式材料,开展体能游戏、亲子游戏,以一封信的形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防护方法、学习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饮食营养均衡,并为居家幼儿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居家生活有规律、有活动、有快乐。包括孩子们每年最重要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还有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相关的教研活动,都是以主题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的。
问题式园本教研。以教学实践中遇到或提出的问题为导向而开展的教研活动形式。相较之以上教研形式,问题式教研活动针对性更强,目标更具体,目的性更强,更有实效性,也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接纳和认同。问题式教研也常被称为解惑式教研或案例式教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出现种种问题,有些问题是个别性的,有些问题是集中或带有普遍性的。通常我们先收集问题、征集案例,再制订相应的教研主题和方案,最后进行解惑答疑。
冬季园里开展户外活动,有个别家长提出,孩子不参加,因为一出去就感冒,轻则休息,重则点滴住院,且不说每次都要花上几千,孩子也遭罪。教师怎么做工作也作不通。提出这个问题后,园里对其他班级进行了调研,果然也有此类问题,就这一问题,园里进行了案例教研。教研的结果是在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为这部分特殊关照的幼儿制定了比较科学、适宜的室内外相结合的体能活动,并为此召开了专题家长会。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引导家长的思想问题,最终家长转变了观念,幼儿园也相应设计和调整了个别化活动,达成了共识。使这部分幼儿也能入园参与活动,通过活动等有效有益手段,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园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明确了园本教研的形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把教研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呢?
通过教研实践,归纳为:
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营造氛围——实施行动——反思调整——总结提升
问题的来源一定是在实践中提炼的。幼儿的问题:在学期末测评中发现幼儿社会领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在教师考核中发现有人经常迟到;课堂教学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等等。要注意问题的提出一定要小而具体明确,不要大而空。如科学领域的教学策略,这个问题提的范围太大,让教师没有抓手,无法操作。科学领域还包括数学,可以以科学领域的某个目标完成的教学策略为教研主题。如:感知数与量关系的有效手段研究,根据年龄特点创设哪些适宜的科学小实验。
制定计划。教研的问题明确了,就要制订具体、详实的可操作计划。如:疫情过后开学幼儿错时入园,这一环节的教研。我们具体研究到大班 7:30-7:45、中班7:45-8:00、小班 8:00-8:15,每个学年组班级走哪个门,在哪里晨检、洗手,哪位教师接幼儿、哪位教师在班级等候,哪些工作人员在幼儿园的哪个部位引导、保护幼儿安全等等。
营造氛围。教研的氛围决定了教研的质量。作为组织者一定要营造自由、宽松、平等、积极的教研氛围。给教师们充分的讨论和思想碰撞时间与空间,让教师们真正互动起来、研究起来。如:我园让教师轮流做教研的主持人,轮流进行论证发言,这样充分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教研的主角,绝不当旁观者或旁听者。
实施行动。在教研实践中,教研行动可归纳为:学习、观摩或重现、讨论、实践、调整。任何行动都要找到支持行动的依据,所以在教研實施前,我们一定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支撑教研活动。如:《指南》《纲要》的学习,都会让我们对幼儿的发展、目标的把握、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有清晰正确的认知。观摩的环节中,让参与教研的教师们都要对内容有真实的了解,观摩可以是照片视频回放,也可以以教学案例或讲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或角色表演、情景再现。讨论环节,根据学习和观摩的实况,教师们自由地展开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只有真正讨论起来了,才会形成真正的互动、交锋、争论,进而迸发出新的思路和点子。把教研的结论再运用到实践中,当晚接待家长时 ,教师们就真的去实践了,她们又有了新的感受和体会,也在实践的应用中体会了教研给工作带来的变化和效果。
反思调整。实践中可能又发现新问题,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
总结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时一个主题,一个问题要经过几次教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践、打磨、再反思、再实践,且不断地总结有益的经验。经过这样的园本教研,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工作,包括园所的办园质量一定会有提升。
只有明确了园本教研的目的、形式、方法、策略,并在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实践、调整、完善、创造,我们的园本教研才能成为真教研,园本教研才能达到研究提升的目的,才能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