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020-08-06 14:37武瑞佳钟玮琦
现代交际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

武瑞佳 钟玮琦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几千年来的古代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们追求幸福的启示。中国哲学发源于我国自身,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因此将两者结合来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人們幸福感不强的问题是可行的,也是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既可以将我国古代哲人们优秀的思想作为我们可借鉴的人生经验,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劳动价值的理论作为人们追求幸福的理论依据,两者结合使人文性与科学性并存,可为人们提供较为正确的追求人生幸福的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追求幸福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1-022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人们的精神水平并未同经济水平一起提高,造成了现代社会部分人形成了错误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社会上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这些经济过快发展的后遗症给我们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思想。不少人将追求幸福与追求金钱、权利混为一谈,失去了追求人生真正幸福的想法。因此,我国国民要想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就需要从我国古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寻求答案。

一、中国哲学中的幸福观

1.孔子的幸福观

孔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他将恢复周礼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并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有决定作用,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使用道德来教化,而非残酷的刑法。在孔子看来,“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且“仁”应当是每个人一生都应当追求的东西,人生来就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这是人存在的价值[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孔子认为人若没有具备“仁”,便不能为人。

在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有很多人都认为幸福感多少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有关。而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于自己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精神的赞扬。孔子并不排斥人追求物质财富,但是他反对人欲望过多。孔子认为,人所追求的财富应当是在“义”的前提下。只有人的欲望在“仁义”的前提下,才能不至于迷失自己,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

孔子的“君子”人格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同时也是孔子认为一个具有幸福感的人应有的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人生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即在道德上完善自己和对于外在事物的追求。而君子则是将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统一,因而也就获得了幸福的人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孔子的幸福观: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社会中要遵守规则,在家庭中要有道德,在各个方面都扮演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在生活中要努力向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靠近,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2.孟子的幸福观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君子的快乐应该有三种,一是阖家欢乐、亲人平安,二是为人正直、心地坦荡,三是让天下英才都能得到教育。而这些让君子快乐的事,同时也是孟子幸福观的体现,对孟子而言,让人感到快乐,也就是感到幸福[2]。

孟子主张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幸福观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是有善且向善的。只要人具有善性就会自发地不断努力、完善自身,并且会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老子的幸福观

老子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而在个体获得幸福方面,老子也是秉承“无为”的观点。老子认为的“无为”,不指什么都不做,在社会中随波逐流,而是指在生活中不过分争取、顺其自然、顺应现实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3]。

“知足常乐”也是老子对于得到幸福感的另一个思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对于人来说,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灾祸了,人的罪过没有比自身欲望更严重的了,因此知足的人可以一直获得幸福。除此以外,老子认为“圣人”是真正幸福的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对于圣人而言,他自己有什么就都拿来帮助其他人,越是这样,圣人越是使自己充实。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老子认为的幸福观,不在于人要获得多么大的成就和拥有庞大的财富,而是在于人要有一颗热爱生活、不争名夺利的心。人应该认清自己,顺应现实,减少自己的欲望,最终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虽然人不能成为圣人,但是人们可以向圣人的境界靠近,时常以圣人的心境作为参照,不与别人争抢,多为别人着想,这样人也能获得幸福。

4.墨子的幸福观

墨子的主张是“兼相爱,交相利”,他希望全天下的人可以互相友爱,这样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爱天下所有的人,不分亲远疏近,达到爱人如爱己的地步。这样就可以实现“交相利”的目的:“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墨子·天志中》)。全天下的人如果可以做到大家平等友爱,也就可以做到平等互利:“万民被其利”“天下皆得其利”(《墨子·尚贤中》)。

墨子的价值观是:“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从这里可以看出,墨子尚利,并且重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墨子·七患》)墨子认为如果想要一个国家达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目的,就必须满足百姓的生理需求。因此,墨子认为只有“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非命下》),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并且,墨子所追求的利,并非一个人单独的利,而是全天下百姓的利。

墨子除了尚利以外,还重义。在墨子看来,何为义,就是为天下人谋公利。行义之事,即为求利,墨子将求利作为义与不义的评判依據,若是利人,即为行义,反则为不义。《墨子·天志下》中说到:“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的幸福观:人们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时候,要时刻记得利他、利天下,要有为全天下谋利的想法,将个体的私利追求变为对社会公利的追求,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人通过劳动创造获得自我价值的幸福观,劳动创造是人可以实实在在体验到的幸福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传统的幸福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废弃传统宗教传播的彼岸世界的幸福观,把人民的幸福观引入现实世界,成功地将人民的幸福与解放联系在一起。因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也是一种改变世界、追求解放的幸福观[4]。

马克思认为幸福的第一要义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人必需的物质需求,可让人直接获得幸福感,这也是人拥有幸福生活的最本质的根源。马克思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由此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拥有劳动的能力。

在以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关系中,它们都是含有奴役和压迫性质的,因此当时的人们通过反对压迫、追求解放的运动来追求自己的幸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追求的幸福观是指:变革阻碍人们追求幸福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过:“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6]故获得幸福的关键是,打破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压迫的社会关系,解放人的自由,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不再受到不合理社会关系的压迫,每个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不再受他人的支配,变为自己自由选择的活动,由此就是马克思向往的幸福世界,一个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追求人生幸福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孔子认为拥有“君子”人格是真正的幸福,他以“仁”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并认为人的欲望只有符合“仁义”的前提,才不会迷失自己,他不反对人追求物质财富,但同时也认为人不应该多欲纵欲;孟子认为 “人性本善”,只要人具有善性,并且不断努力、完善自身,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能获得幸福;老子认为人的幸福与物质财富多少无关,人应该知足常乐,顺应现实,心境向着“圣人”靠齐,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一直获得幸福;墨子认为人在追求个体幸福的时候,要有为他人、天下求利的想法,多为社会公利着想,这样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认为人应当通过劳动创造来获得幸福感,改变社会中不合理的压迫的社会关系,让人获得解放,每个人都能自发地开展自己想开展的劳动创造活动,而不受人支配,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真正的幸福。

综上所述,现代人如果想要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不能将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人可以追求物质财富,但是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获得,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要学会知足常乐。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帮助他人、回馈社会。除此以外,人要有追求,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能随波逐流,要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向“君子”人格看齐,向“圣人”境界靠近,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燕霞.孔子的幸福观思想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5.

[2]陈秋蓉.孟子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3]董晓君.中国传统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4]柏路.论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要义与特征[J].思想教育政治研究,2015(2):23-2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再谈中国生态哲学的几个问题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中国哲学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