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红
1937年8月,张伯苓出任西南联大校长。上任之初,张伯苓决定壮大学校图书馆的规模,于是招聘一批图书管理员。
招聘启事贴出去不久,就有不少人来应聘。这天,张伯苓和助手黄钰生会见了一名应聘者。
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很寒酸。谈话后不久,他问张伯苓:“如果我来这里上班,不知道张校长能付给我多少薪水?”张伯苓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很缺钱吗?”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是的,我原来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学校办不下去,我就失业了。实不相瞒,我的妻儿都快要吃不上饭了,所以我才急着要找一份工作。现在,我最缺的就是钱。”
张伯苓深深地叹了口气:“现在的生活的确不容易,我理解你的处境。你在我这里好好工作,溫饱是可以解决的。这样吧,你明天就来上班,试用期一个月。当然,试用期间,我也会给你发工资。”
等他走后,在旁边一直沉默的黄钰生问张伯苓:“校长,这人张口闭口谈钱,满身的铜臭味,做人的尊严全无,你怎么还录用他?”张伯苓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这样的年代里,有多少人不缺钱呢?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窘境,坦言自己缺钱,这难道不是一个落魄者应有的尊嚴吗?对此,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
胡晓青摘自《肥东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