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教学 让线上学习多元化

2020-08-06 14:33闫春晖李冬亮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学双师居家

闫春晖 李冬亮

今年的“新学期”与众不同,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教育生态下的居家学习,我们一直思考和研究:如何通过线上教学指导策略,使居家学习舒缓有度,让云端学习充满活力和激励?如何让每个学生自主、个性、快乐成长,形成“一班、一人、一节奏”?我们尝试通过“双师”教学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居家学有所得,学中成长。

“双师课堂” 就是由“线上教师”和“线下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2016年,“双师课堂”的概念爆红。新东方、学而思等诸多国内著名培训机构开始推广双师课堂课程,借助于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双师”项目,带来一场教学模式的冲击与优化。而今在疫情背景下,我校在原有双师概念的基础上,以翻转为基点,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对“双师”进行进一步定义,根据教学环境定义“线上教师”与“线下教师”。在远程异步教学环境下,线上名师、名师微课、学科教师、教材资源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都可为“线上教师”,而在面授同步教学环境下,学科教师、家长、学习伙伴等都可为“线下教师”。

“双师”教学,即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家校合一为主轴,把学生预学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互学与教师激励,学生习惯养成与家长监管,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问题驱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范式。

一、学科教师+教材资源,预学中质疑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一步有多远?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居家学习都存在自控能力差,学习缺少目的性,行动没有方向的现象。有的学生往往不明白自己学习要达到的效果、当下的内容有何意义、又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要的是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此,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自主预学任务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自主预学任务单设计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原则,然后采取“一定二导一疑”范式。

学生使用流程:

自主预学任务单的设计更需要学科教师吃透教材资源,领悟微课教师教学设计意图,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达成目标,教师把教学重难点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梳理出任务间的进阶关系,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任务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生成问题,这样使原本难以下手的自主学习变得可以操作。

二、微课教师+学科教师,导学中解疑

传统的线下课堂授课模式中,学科教师承担着两方面的角色任务:一是与学生的互动,二是对知识的再现。那么在疫情背景下“双师”课堂的学科教师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学生如何在微课教师与学科教师的课堂上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引导教师进行问题聚焦“消化”,聚焦一个点,不求多,但求不乱,有效有序地开展。在疫情背景下的“双师”课堂中,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教师资源,区域、校际间名师成为了微课教师,扮演了授课型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再现知识内容这一个功能。而对于学科教师就扮演了功能型助教的角色,不仅要领悟微课教师的教学意图,更重要的还要掌握居家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通过各种交流平臺(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微信群、钉钉、瞩目……)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答疑。信息技术的运用、教材资源的挖掘、微课教师教学意图的领悟、学情的分析与掌握等促进了学科教师向功能型助教角色的转变。

有了学科教师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才有了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线上辅导答疑工作。

例如:有的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全天在线,上课下课的叮嘱,眼操、体操健康的呵护,定时段的学科知识答疑,良苦用心互动实时在线。

有的教师利用微信群聊平台一对一、一对五个性化辅导答疑,苦口婆心互动有的放矢。

有的教师采用微信群内图片+文字标注+语音讲解,学生可反复翻看,同学间取长补短。

有的教师利用企业微信平台主播式答疑辅导,师生间乐在其中。

互联网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与名师面对面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家中根据自主预学任务单,结合教材资源,把预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微课观看,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智能终端决定是暂停还是要再观看几遍,通过名师微课帮助自己解决预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学科教师即功能型助教的在线答疑,来进一步解决疑惑。通过对问题的层层筛选与解决,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三、班任教师+科任教师,评学中提升

疫情背景下,教师线上辅导评价,学生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效反馈?

学生学习效果的呈现要有有效的呈现载体。我们要求学年教师在网上集体备课当中,结合教学进度,教学视频,确定好当堂检测单,保证学习效果。检测分为AB检测单,A检测单为基本题,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包括最基本的知识,让学生都能掌握。B检测单为自选内容,在基础题的基础上,稍作变式,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完成。完成后以图片形式传给班任教师进行线上批改。

线上批改无形间给班主任教师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负荷。为此我们将“双师”进一步进行定义,班主任+配班科任再进行评价环节“双师”角色分配,科任教师辅助批改,班主任教师汇总评价。配班科任辅助批改,只需要机械地完成判断式任务,以此缓解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检测单精心设计和对学生评价分析中去,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辅导。

四、学科教师+“小”老师,互学中激励

网络教学同样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那么教师怎样做到收放有度,大胆放手呢?

激发“我愿”,实现“我能”,是我们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设计思路。 “放手才是爱。”因此,班级的“小”老师诞生了。线上课堂,我们充分发挥“小”老师互教互帮的作用。当然教师的放手,并不是信马由缰,其中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

我校线上答疑的30分钟,出于对学生视力的保护,遵循能听就不看的原则,将时间分为“20+10”分配形式。学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课的材料由“小”老师语音组织整理归纳生成的问题并进行交流,放手给学生时间为20分钟,虽然这段时间学生是实时在线,但却是远离视频的。后面的10分钟,则用于师生交流和点评。虽然时间不多,但由于学科老师和“小”老师准备充分,并且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的重点问题组织答疑,这10分钟足以成为前面20分钟的点睛之笔。(见右图。)

五、教师线上+家长线下,助学中规范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人人都是管理者。”居家学习期间,老师不在身边、家长已经复工,那么学生是怎样在家做好自主管理的呢?

1.加强习惯养成,实现自主管理。

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制订细致的居家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开始是老师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实时提醒,“学生们第一节课开始了”“学生们该做眼操了”“学生们数学课就要开始了”“学生们运动起来了”。家长们准时传达老师的叮嘱。在教师的线上和家长的线下配合下,学生从强制遵守→监督遵守→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提供课外资源,实现自主管理。

居家运动空间有限,为了增加学生的运动量,体育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室内运动项目、亲子运动项目。如:绳梯脚步练习、接纸团、双人反应力比赛……

抗击疫情,赞美白衣天使,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音乐老师精心为学生们挑选正能量歌曲,欣赏、传唱。

还有美术的作画、综合实践的手工,科学的小实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教师一一为学生挑选资源,提供丰富的活动,更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到每一项亲子活动中。学生有了居家活动的伙伴,活动中的互相赞赏,互相鼓励,使学生愿意遵守作息安排去活动,对每一项活动安排都有期待。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遵守时间、遵守规则的观念,继而实现自主管理。

3.分配学习小组,实现自主管理。

班主任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分配学习小组,通过应用软件的使用、管理能力的水平、知识水平、责任心多方面评选标准,全面考察选取小组长。小组长线上带领组员课前预学、课中督学、课后作业。实现同学之间的互相激励、互相监督、互相规范。

无论小组长还是小组员都应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力再强,应用软件的使用也离不开家长的辅助,应用软件每一项功能、每个功能如何操作就需要家长进一步的指导。还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及时给予学生肯定。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家长看到学生有好的表现或者某方面有进步,及时进行表扬。把学生优秀的一面进行放大,用影像记录下学生的进步,分享给家人、朋友、老师……让学生有成功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信心就是在“小成功”里不断树立起来的。

“双师”教学的过程就如同“沙漏”,一点一滴流逝,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正如教育的节奏,规律而合拍;每一粒沙往下漏时,沙粒在摩擦中相互唤醒,如同老师、学生、家长在相互“告诉”中彼此滋养。教育的核心是点燃学生的内驱动力。在学生的身旁,總有“双师”在智慧引领着、互助成长着。在多元化的学习中多融入一些爱的鼓舞,一些“术”的传授,便能在学生心间播下了自在生长的种子!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预学双师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staycation居家假期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