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翱
“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是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非常之举,广大教师怀抱着步入未来教育的激情,充斥着变革带来的不安,开始了勇敢地探索和尝试。
“怎么办”课程诞生的触发点
今年3月底,武漢市育才行知小学对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2186名学生参与,占到全校学生的86.7%,数据客观呈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面临的突出问题。
这些数据中,有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折射出的教育问题。据老师们反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玩游戏、与同学发起聊天、不断发送表情图、浏览各类网页,对电子产品产生依恋等问题。其次,学生面对疫情的自我防护能力不够。比如如何佩戴和存放口罩、如何在公共场所活动、如何如厕和洗手、如何打水和就餐等。更有甚者,有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轻信了陌生人的话被骗取钱财。可见,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教育刻不容缓。
调查中,还存在学生家务劳动的参与不够、视力减退、学习资料不足、运动量不够、缺少玩伴和交流等问题。从这些突出问题着手,学校进行了统整思考和科学研发后,“怎么办”课程正式上线。
“怎么办”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怎么办”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其理论基础包括“生活·实践教育”思想、核心素养观和课程论的思想、教育4.0时代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等内容。“教育4.0时代”是指以互联网为信息载体及传递管道,以智能终端与移动智能终端为人机交互界面,以满足学习者心智体验及促进其心智发展为目标,以他组织(权威组织)结合自组织(学习社群)为组织形式的教育形态。如今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台阶,与之相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必将发生重大飞跃——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当这三大核心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意味着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课程设计必须顺应教育新时代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打破时空限制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怎么办”课程(WHAT TO DO)是信息智能文明浪潮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和“活化”,是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精品化课程建设的一次有力实践。顾名思义,“怎么办”课程是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一个问题即为一项课程内容,以班会、微视频、美篇、电子刊物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成长的德育活动课程。
(一)抗疫期间“怎么办”课程的内容设置
依据学校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现状调查,可以提炼出线上学习引发的问题、劳动教育引发的问题和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引发的问题等三个版块的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线上教学因为刚需而展开,未来得及做好全方位的思考和准备,学校“怎么办”课程的上线,为“停课不停学”乃至未来的“复学”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怎么办”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对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随着疫情期逐渐过去,“怎么办”课程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怎么办”课程的线上实施
围绕上述“怎么办”课程的研究内容,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问题即导向,解决即成长,在线上开展的课程同样精彩纷呈。
首先,举行“线上学习遇到问题怎么办?”主题班会。围绕线上学习产生的问题,学校设计了2-3节主题班会(中低年段为三课时),并在线上组织实施。主题班会采取“发现问题——情境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感悟”的渐进方式,引导学生做智慧和自律的学习小主人。
例如解决“网上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这个问题,老师通过图片和故事创设情境。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面对网上来客的想法和做法。老师适时引导,揭开坏人利用人们的善良乘虚而入,实施诈骗的真面目。学生群聚在云端,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合作探究线上学习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为自己线上学习的质量提升找到了适切的路径。
其次,制订劳动教育指标体系和展播相关微视频。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漫长的假期,开展劳动教育正当时,学校分1-6年级,制定了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目标体系。
在制定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号召学生开展“劳动星少年”微视频制作大赛,每位行知少年都可以依据指标体系,制作1分钟左右的劳动微视频,学校从中遴选优质的视频作为劳动教育的资源,投放到线上供同年级的同学学习借鉴。
学校采用“重点突破”的方式,通过加强对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行动起来。有了学生的行动基础,再来着手改变家长的思维定式,优化学生学习时间和劳动时间的配比,改变学生缺乏应有劳动技能的现状,便会事半功倍。
最后,线上讲解和美篇推送《学生“学会自护”随身手册》。疫情期间,必须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必须放在首位。学校需要通过直观、有效的教育方式,将自我防护的知识与方法,及时提供给学生,并督导学生学习掌握。
学校在制定《学生“学会自护”随身手册》文本的基础上,征集少量师生志愿者,在学校开展实景拍摄,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复学之后的安全规范、行为规范。通过网络直播和美篇推送等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增强防护意识,开展防护演练,为后期安全有序地复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回归校园,《手册》上的内容,将成为家长安心、学生慧心的基石。
“怎么办”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
“怎么办”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的监督、反馈和保障,是由课程实施的内容、过程、效果和环境共同构成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学校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点评、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的交替过程中,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怎么办”课程评价量表(试行)》的出台,很好地展现了“怎么办”课程的独特魅力——重在方法,重在理念,重在洞察细微之处,重在整合有限资源。在“怎么办”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同时也在思考德育校本课程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比如期待“怎么办”课程的兄弟篇、姊妹篇陆续上线,实现德育校本课程的序列化;期待各个班级、各个年级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期待教师队伍能够知行合一、勇于创造,形成群体智慧共振。
孩子们属于未来,他们有着未来的气息,他们带着未来的光芒,而教师要用自己的努力,引导孩子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