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琼 黄 华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调整学习方法,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生物化学课程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及遗传信息的传递3个部分,知识量大且课时不足,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满堂灌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对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尝试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现将教学改革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的65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2名和实验组375名,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考核方式。实验组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及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其具体内容如下:
1.2.1 教学模式:生物化学课程采取引导式教学模式。课前成立学习小组,选取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并任命为课程助理,每次课前将教学要求告知同学,课程助理组织小组成员提前进行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汇总。上课期间,学习小组对学习情况进行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组织课堂教学,把控学习进程。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复习、梳理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课程助理按照教学要求编写复习题,教师对习题进行筛选后制备习题库,向学生开放。笔者还将临床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在物质代谢部分,将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黄疸3类病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强化理论与临床的联系。
1.2.2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多方位的计分考核,考核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后作业、病案分析及单元测试。(1)课后作业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特点进行布置,要求学生制作蛋白质二、三级结构、核小体、染色单体结构模型,绘制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掌握物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转变。根据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进行评分。(2)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已学内容对提供的案例从诊断、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处理提出见解。因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案例分析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提交。案例分析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对问题描述基本正确;在正确描述案例的基础上,讨论过程清晰、条理性强;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设想,提出问题或是提出新观点、新认识。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进行评分。(3)单元测试为闭卷考试,分别在三个部分讲授结束后随堂进行。测试时间为10~15min,测试题设置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及判断改错题。考核计分根据实际得分进行计分。考核结束后公布成绩及答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并督促自身的学习。
1.3 评价指标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考核,将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教学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改革模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组间对比采用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7.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期末发放问卷收集两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考试改革的反馈意见,共收到有效调查表657份,回收657份,回收率为100%。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同学评价新考核方式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督促平时及时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促进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临床思维等优点(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
3.1 形成性评价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及课程助理的设置,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们明确了教学要求后,不仅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还要根据大纲要求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助理同学在编写复习题的过程中,要明确出题范围和题量比例及题目难易度。学生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加充分,教师针对同学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改进学习的习惯,优化学习方法。促进了“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引导”教学模式的转变。
3.2 形成性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研究表明,获取知识过程的难易程度,与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是相关的[3]。在形成性评价评分过程中,教师将分数设为三个层次: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计分标准为60~75分之间;第二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拓展,与其他基础学科建立相互联系,学生具备一定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计分标准为76~89分之间;第三个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学生提出并解决临床相关问题,学生有较强的观察、思考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计分标准为90~100分。课后作业中,制作大分子物质模型过程中,涉及分子间连接的方式及相应参数,将理论知识以实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的作品丰富多样,使用超轻黏土、折纸、线团、饮料瓶等不同的原料制作,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对分子结构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及点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绘制物质代谢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错综复杂的代谢过程,找到知识点间的关联,导图能提供丰富的视觉效果,使复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这些课后作业不是对书本知识简单的粘贴复制,必须对理论一定的理解,通过思考总结分析,才能较好的完成。学生如果只简单接受上课所教授的内容,只能得到较低的成绩,甚至考核不合格。想要得到较好的成绩,必须通过查找资料,扩大知识点覆盖面。学生主动通过网络上大量的开放性教育资源如慕课、微课等获取知识,过程更复杂,记忆更深刻。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反映,相对传统教学班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好,在学习上有较大的热情,有利于后续的临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进入临床后成为合格医师必备的能力[4]。
3.3 形成性评价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的科学,其理论体系涉及了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是疾病的诊疗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案例,任课教师提供针对性知识链接。让抽象、深奥的概念与现实案例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讨论过程。此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接触临床课程,案例分析主要要求学生分析与疾病相关的背景知识,侧重于基础理论,使学生处于临床情景中,又不会被过多的临床知识所困扰[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或治疗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掌握了人体不同器官结构功能间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大体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相互关联,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的整体观念,培养临床思维。
目前形成性评价在生物化学课程已经部分实施,该考核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改进了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提高我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相较于传统考核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但是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科特色做出适当的调整,需要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怎样使形成性评价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