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
(陈 果)
(王 琦)
(张 丽)
(王鑫鑫)
(龚名扬)
(朱友文)
(李家伟)
(许 建)
(张维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气,更好服务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起,我国每两年将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协办。本届大赛共设86个竞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设63个竞赛项目(含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9个拟新增项目),国赛精选项目设23个竞赛项目。本届大赛分全国总决赛和省级(行业)及以下选拔赛。全国总决赛以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参赛,相关行业可组队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比赛。
《通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定于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凡16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中国大陆公民(当地学习或工作满1年以上)按属地原则报名参赛。其中,世赛选拔项目选手年龄按世界技能大赛要求确定。对全国总决赛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相应颁发金、银、铜牌。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参赛人数1/2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对各竞赛项目前5名获奖选手(团队双人赛项前3名、三人赛项前2名),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优胜奖以上选手可直接晋升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高级技师(一级)。此外,《通知》还明确,本届大赛世赛选拔项目单人项目前10名、团队项目前5名选手将直接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通知》强调,各地区、各有关行业要高度重视,抓紧动员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公平公正公开组织本地区、本行业选拔赛。各地要结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技能人才奖励工作,将省级、市级比赛选手赛前培训纳入培训补贴领取范围,制定本地区奖励政策,对获奖选手和专家团队等给予奖励。
(张春生)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意见》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意见》提出,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改进高校境外办学,改革学校外事审批政策,持续推进涉及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改革。
二是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更加开放畅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基础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三是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见》提出,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深化教育国际合作,鼓励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扩大在线教育的国际辐射力。同时,通过“互联网+”“智能+”等方式,丰富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四是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意见》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与重要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开发推广体系,优化汉语国际传播,支持更多国家开展汉语教学。
《意见》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强调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动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智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陈 果)
5月26日,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召开。张家明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开展技能培训3 500万人次以上,高职扩招200万人”的任务。会上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职教10条”),部署了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4个来自区域、学校、企业、行业的典型代表做了《把职业教育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中》《努力打造服务开发区发展的国家职教品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的北京样本》《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发言。
(1)紧缺专业面向津冀适当扩招。扩招,是李克强总理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批示中的关键词。北京也将通过拓宽招生渠道、调控生源结构、合理确定职普比等“组合拳”方式,扩大职业教育生源。在推进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介绍,下一步,北京将提升专业的对口率和稳定度。探索职教联盟新模式,促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在养老、护理、学前教育、家政服务、健康管理、轨道交通、城市运行、非遗传承等首都发展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人力资源紧缺专业,采用定向招生、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面向境外省份适当增加招生计划。
此外,探索高职院校或技师学院面向完成基础教育高二年级学业的学生招生,开展短学制培养,加强学段衔接教学模式设计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2)产教融合型企业适当减税。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为推进产教融合,北京市特别向企业“放红利”——鼓励试点企业以多种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可按投资额的30%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职教10条”中提到,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在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中遴选信用好、热心教育的企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职教10条”也加强了职校学生的企业实习比重。其中特别强调,重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实践学习不低于教学计划总时数的1/3,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建立社会、行业、企业和学习者对职业院校的评价机制。
(3)每年选派50名校长到企业挂职。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学校要紧贴需求,开放办学,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生、在职职工、现役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家政从业人员、保育员等群体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职业培训。
此外,为保证职业教育从教人员的业务不“脱节”,“职教10条”要求,加大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选派50名校长和200名中层干部到产教融合型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校企融合能力。同时,鼓励职业院校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并承担完整的课程教学任务。
(王 琦)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8条”),从支持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吸纳、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实施阶段举措、开展精准帮扶、优化就业服务等8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政策,力争年底实现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其中,对本市2020年及以后毕业离校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北京人社”官方微信公众号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按照每月930元的标准,年度补贴额度约11 160元,最长不超过3年。
预计从今年9月起,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即可开始申请享受灵活就业补贴。针对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京8条”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并从扩大事业单位和基层就业规模、科研项目优先聘用等多个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今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内本市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将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月1 162元。对于中小微企业,今年招用毕业年度内本市高校毕业生,还可以申请以工代训补贴,每月1 76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这意味着中小微企业每招用一名本市应届毕业生就可得到每月2 922元的补贴。同时,如果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见习期未满就与见习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本市还将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每月2 200元。
此外,今年,本市还将扩大事业单位招聘规模,将2020年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比例提高至80%。扩大基层就业规模,在做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乡村振兴协理员专项招聘工作的基础上,鼓励社区工作岗位、区属医疗卫生岗位开发高校毕业生岗位。扩大大学生升学入伍规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科研项目也将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或辅助人员。
“京8条”还从推动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实施阶段举措、开展精准帮扶、优化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营造就业创业良好氛围。在优化就业服务上,今年,本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毕业生各项服务均采取网上办理。据悉,“京8条”中涉及的补贴项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热点服务”栏目、“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查询办理。
(张 丽)
近日,江浙沪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支持政策》的制定,是两省一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改革举措,也是2020年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对贯彻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作了细化和补充规定。
《支持政策》涉及8个方面,共22条。其中第10条提出,打造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争取高水平大学在示范区设立分校区、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并开设优势学科、专业。支持优质教育集团在示范区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对落户在示范区的高校、中小学校在开办条件和运行保障上给予支持。支持打造职业教育高地,结合示范区产业特点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探索跨省职业教育“中高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支持依托现有资源,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师资培训中心。
该条一是明确支持高水平大学在示范区设立分校、开办联合大学,以及优质教育集团在示范区办学或者合作办学。针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异地校区办学持审慎态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的现实情况,示范区将积极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推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示范区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示范区打造职业教育高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三是探索跨省中高贯通、中本贯通,一方面可以为上海高职院校提供外省市生源,更重要的是促进上海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示范区共享,整体提升高端技能人才水平,保障示范区发展。四是支持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师资培训中心,推进校长、教师一体化联动培训。
(王鑫鑫)
中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对于一些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会纠结是选择高中还是中职。广州资深招生老师透露,中考正常发挥达不到600分以上,日后冲上重点本科院校的机会其实很微小。由于目前通过报读中职学校升大专甚至本科院校的途径非常多,如果小孩对学习某些专业早就有兴趣,可以支持其大胆填报中职学校的三二分段专业志愿,5年即可获得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另一方面,近几年广州市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中职生的出路都越来越广。
近年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准确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提高劳动保障意识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组织优质企业到校招聘和毕业生到企业应聘。据《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起薪2 000元以上的有16.27万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6.13%,其中起薪3 000元以上的直接就业学生比例达到了29.42%。
目前,广州市成立了以职业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等7个职教集团,组建了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开设了15个专业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相关行业、企业在广州市中职学校设立培训中心(基地)达95个,校企联合开办了178个“订单培养班”,年均订单培养学生近1万名。同时,加强与技能鉴定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双证书”试点,加强专业课程质量检测、技能竞赛与技能鉴定的融通力度,推动更多专业逐步实现“双证融通”。
广州市中职学校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打造“升学通道”,满足学生升学愿望。近3年来,广州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人数分别为8 957人、9 739人、9 799人,直接升学率分别为24.56%、27.51%、27.67%,逐步接近2020年中职学生全日制升学率达到30%的目标。
目前在各大中等职业学校的七大升学途径中,通过“中高职三二分段”实现升学的学生比例排在第一位。“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三二分段”试点专业均为重点职业学校里开设的重点专业单独编班,学生通过转段考核且符合相关条件要求,进入对口高职院校对应专业学习两年,取得全日制专科毕业证。
学生还可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或“技能状元”保送读高职,参加普通高考、电大、成人高考和自考,读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到国外留学等途径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其中技能人才免试升学人数、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人数和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人数都有所增长。
(龚名扬)
近日,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为鼓励重庆市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扩大就业,重庆市科技局与教委、财政局、人社局等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围绕拓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渠道、探索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新方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素养、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管理与服务等4个方面展开。
鼓励各类平台吸纳创业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入驻孵化平台,承担产品研发等项目或业务,鼓励各孵化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不低于10%的免费工位。对符合中小微企业条件的孵化平台吸纳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稳定用工6个月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2 000元/人标准给予孵化平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朱友文)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完成顶层设计,进入顶格推进、加速冲刺阶段。
《实施方案》共9部分,25条。未来,青岛市将聚焦“一区一城一基地、三化三通三合”,高质量创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高水平建设青岛国际职教城、高标准打造中德青岛职业教育基地。到2022年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化、国际化,推动现代职教体系上下贯通、普职融通、校企联通,促进职业教育各种资源整合、融合、综合,在全国率先完善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率先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标准体系,率先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建立新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在全市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系更加完善、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对助推“十五个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工匠之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
此次印发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在推进高职建设、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中职布局和专业调整、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试点等方面有诸多亮点。其中,建设占地80.8平方千米的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开展普职融通和综合高中试点、推动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和比赛、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打造“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都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李家伟)
7月11日,2020年宿迁人才科技恳谈会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校长宿迁行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3所技工院校校长、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办)负责人参加,其中52家来到现场,51家全程在线。
据介绍,本次活动通过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方式,搭建全国性技工院校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技能人才供需对接,促进宿迁市“千百亿级”产业发展。活动主题为“带领技能提升,带强产业发展,带动企业提质;助力技能人才培养,助推产教融合发展”。
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引进更多符合产业转型发展的紧缺急需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宿迁近年一直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40条”“宿迁人才12条”,以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宿迁市深化改革抓培育,率先在全国、全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目前备案评价企业达45家,每年可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同时紧扣产业扩总量,坚持从产业需求出发,重点组织实施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80万人。此外还完善政策优服务,在创新创业、住房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都出台了含金量高的保障政策,对入选的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和最高3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紧缺急需人才,根据情况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购房券”补助及租房补贴。同时,健全市级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的选拔培养认定政策,有计划地在重点行业领域培育、选树高端领军技能人才,启动实施“千名拔尖人才培育工程”,全面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本次活动有103所技工院校参与,覆盖了全国近半数省份,参加现场活动的主要以河南、安徽、广西等省份的合作意愿较强技工院校为主,通过现场介绍宿迁市情、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组织观摩城市建设情况和重点企业,有效提升宿迁城市知名度,展示宿迁市产业发展情况,引进技能人才来宿迁就业。产业结合紧。活动重点围绕宿迁市机电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居制造、新材料、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千百亿级产业企业开展,共组织本地规模以上重点23家企业参与签约。以这些产业的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对接相应技工院校,实现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和技工院校技能人才资源供给全面对接,促进产业高速发展。活动形式新。根据当前疫情防疫情况,利用5G云平台技术,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开展主题交流大会、合作项目洽谈签约和现场观摩活动,活动内容丰富。
据主办方分析,本次活动从短期看,在提升宿迁知名度的同时,拓宽了技能人才渠道来源,吸引大批技工院校毕业生来宿迁就业创业,一定程度上缓解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活动中,线上线下共签订合作协议40个,预计为宿迁市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 000人以上。其中,30所技工院校(线下18家、线上12家)和宿迁市23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进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0个,淮海技师学院、宿迁技师学院与兄弟院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6个,宿迁市人社局与相关重点合作院校签订政校合作协议4个。从长期看,通过活动建立了政校企互动合作平台,建立良好交流合作机制,必将进一步深化政校企交流,对发展技工教育、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难题产生积极影响。
(许 建)
6月24日,阿里巴巴新康众商学院揭牌仪式暨天猫养车班校企合作全国启动仪式发布会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甘肃省教育厅、厅职成处、区政府、商务局、阿里巴巴新康众、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出席仪式,上海菁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F6汽车科技、博世(中国)汽车售后、嘉实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和企业领导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时宁国在讲话中指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我省首批入选“双高计划”的院校,是甘肃省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领头雁”,此次阿里巴巴新康众联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阿里巴巴新康众商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省职教院校回应区域发展、产业变革、技术创新,联姻行业领军企业,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甘肃特色双元育人模式的积极探索。希望企业和院校汇聚众智、凝聚共识,通过强化校企合作运转力,增强校企双方凝聚力,提升服务产业贡献力,探索甘肃职业教育新模式,构建甘肃职业教育新格局。
学校党委书记周兴中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出席和参加揭牌和发布会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的办学成就,以及近年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周兴中表示,10年磨一剑,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我校与阿里巴巴新康众共同探索出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汽车专业技能人才“校企共生共长”模式。此次合作是我校着力构建新时代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更是加快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发展格局的有效举措。面对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希望各位企业专家与职教同仁,振奋精神、敢于担当,奋进新征程、武装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推动甘肃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阿里巴巴新康众CEO商宝国在致辞中表示,阿里巴巴新康众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0年的合作历史,公司中有很多员工来自该学院,他们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天猫作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深得消费者信任,希望各位一起发挥资源优势,搭建平台,分享成果,交流互鉴,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升级版,为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阿里巴巴新康众COO李逸为在场来宾介绍了新康众企业和天猫养车的相关情况:天猫养车是整合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新康众供应链和F6汽车科技等资源,优化行业结构,打造消费者值得信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汽车服务品牌。天猫养车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定向培养,组建“天猫养车班”,树工匠精神、铸行业精英。
(张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