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华
[摘 要] 为研究油茶套种免抚育管理技术,采用二年生、三年生不同规格营养苗木造林,在造林当年的油茶林地套种花生、黄豆、番薯等经济作物,以不套种为对照,就套种作物对油茶成活率、枝梢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林地套种经济作物对油茶枝梢生长有显著影响;套种作物后,以种代抚,减少了抚育资金,为油茶新造林套种免抚育规划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油茶;造林;套种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6-69-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种[1]。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相应政策的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千万亩油茶基地、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双千”计划,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个体、企业经营者大力种植油茶。而种植油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种苗选择、抚育管理等,这些是种植的关键技术,是促进油茶树体生长、实现早实丰产稳产的重要基础。当前,关于抚育对油茶营养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但对油茶造林抚育及套种的研究少见报道,有的学者只研究过套种一种经济作物[2],推广性不强。基于此,开展当年新造油茶幼林套种多种经济作物试验,探索套种对油茶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油茶造林套种免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灵川县定江镇定江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7 ℃,极端最低气温为-4.9 ℃,极端最高气温为38.5 ℃,年平均日照时间1 614.7 h,年平均雨量1 926 mm,年平均无霜期318 d。县城海拔156 m,东南为海洋山脉,西北为越城岭支脉,中部为湘桂低谷走廊,地貌总体呈“V”形结构。境内地形复杂,溪河纵横,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海拔相对高差达1 587 m。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3]进行研究。双因素分别为油茶苗龄和套种作物。试验材料为二年生、三年生等苗龄的油茶营养杯苗,套种作物分别为花生、黄豆、番薯3种经济作物,并以不套种为对照。
2.2 试验设计
试验油茶林地造林时间为2018年2月,油茶林株行距为2 m×3 m,挖60 cm×60 cm×50 cm大穴种植。作物套种时间为4月,每个试验设计的面积为20 m×20 m。每个试验重复3次,做好设计后并实地实施后,周围设保护带。
2.3 试验方法
2018年3月,在距离树干基部30~50 cm处深翻挖土,施入复合肥为底肥,每667 m2施肥量为20 kg,施肥翻土后堆沤20 d,再种植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加强种植地除草管理。另外,应防止经济作物特别是番薯苗爬上油茶树,遮挡油茶树的光照。9—10月收获经济作物后统一在10月中旬测量,每小区测量后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苗龄对油茶造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近年来,广西各地大力提倡使用大苗造林,从前人研究来看,二年生、三年生苗龄的油茶苗成活率在95%左右,而一年生的苗木抗旱性不强,遇到干旱天气成活率不到75%。此次试验二年生、三年生幼苗成活率平均为97.5%,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且两种幼苗不仅成活率高,生长量也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二年生油茶苗套种花生、黄豆、番薯及不套种小区新梢生长量平均分别为8.500、8.567、8.800 、7.100 cm;三年生油茶苗套种花生、黄豆、红薯及不套种小区新梢生长量平均分别为9.233 、9.200 、9.900 、7.833 cm。可见三年生油茶苗的抽新梢生长量远高于二年生油茶苗。
用SPSS软件进行主体间效应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油茶苗的sig.小于0.01,表明不同苗龄的油茶苗枝梢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龄对油茶枝梢的生长影响很大。
3.2 不同套种作物对油茶新梢生长的影响
新梢生长发育是油茶新造林生长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套种能有效促进油茶新造林新梢生长,如套种花生、黄豆、番薯及不套种小区新梢平均生长量分别为8.867 、8.883 、9.350 、7.467 cm。从表2可以看出,套种作物的Sig.小于0.01,这表明不同套种作物对油茶枝梢生长影响极显著,说明油茶的套种作物选择很重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①采用三年生油茶大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造林后生长量也大,开花结实快。因此,在今后的油茶造林项目规划设计中苗木应选择三年生大龄苗木,以促进早成林,早实丰产,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②油茶新造林当年以套种番薯对枝梢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番薯藤的生长速度很快,为降低成本,可以适当稀植,单株番薯的产量也能成倍增加,每667 m2产量与密植相当,效益较高,在生产上值得大力提倡。
套种作物的下脚料可以回田后堆沤成有机肥或加工成青饲料。同时,套种有效防止杂草生长,是林地管理的有益补充。
4.2 讨论
不同经济作物套种多年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如花生苗、黄豆秆、番薯藤等回田覆盖提高土壤肥力与作为青饲料饲养后以有机肥的形式施肥两者哪个效果更好,以及黄豆根瘤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程度等都要根据多年的实践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芳明,谭晓风,刘慧民.中国主要经济树种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王东雪,曾雯珺,杨菊华,等.油茶新造林套种花生试验初报[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4):157-159,176.
[3]王绍宗,郭先平,李恩来,等.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