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芳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要注重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这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任务。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这是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情况,针对信息化事业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与对策进一步研究,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对策
一、信息化视野中教育均衡发展关系
1.注重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意识到教育公平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受到公平对待,这是当前教育权利的主要体现。因此,在教育公平实现过程中意味着人们都具备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并且能够同时使用教育资源。因此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为广大的教育者提供较为均等的资源条件,实现教育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所以导致教育均衡失调,不仅仅包括资源利用问题,同时还包括教育的持久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消除区域之间的教育差异,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
2.信息化为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所谓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主要是能够保证人人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具有良好的教育机会在信息化背景下,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通过信息化的有效運用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资源的共享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点问题,通过使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或资源的来对师资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培养,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跟随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有利于为教育的公平化和大众化提供较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化视野中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1.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较为丰富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掌握较为新的学习技能。在我国教育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紧紧跟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注重小学数学师资队伍的有效培养,只有在不断引进丰富媒介素养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当地课程的有效开展。
2.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教育失衡发展的关键所在是由于当前地区之间差距较大,而且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最终导致出现失衡状态。在较为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引进的优秀人才较多,因此在开展教育时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在我国较为落后地区,由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相对来讲较为落后,并不能够解决当前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必须要注意信息平台的运用,加强教育资源共享,能够使各大地区的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较为落后的地区能够具备优质的教育资源。
3.结合区域城乡差距特征,从而进行均衡发展策略落实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因此各地区之间的小学数学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环境差异较大,出现区域发展较为失衡的状况,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仅要立足于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探索来对当前区域发展的途径进行研究,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并且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分层分类的多元化建设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目标。
4.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
由于各校区之间正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信息化是眼下我们要结合各地区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来挖掘当前各地区使用信息技术的潜力,从而因地制宜,来形成当地自身具备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只有在推动和落实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结合地区之间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创新信息技术的使用,保证各校区能够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模式,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教育公平原则。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失衡等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通过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并且注重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通过分层分类来发展各地的实际情况,深化各种创新应用模式,保证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