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凯 刘梦雨 李振朋
摘要:高校聚集大量人才,是科研创新的集中地。通过对高校专利信息的分析,我们能够间接了解一所学校的科创能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借助incoPat平台,对河南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进行了从数量,转化率,法律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河南理工大学的专利发展状况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学校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科研发展规划等提供帮助。
关键词:专利;检索;incoPat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9-0060-04
随着各项知识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保护也就随之诞生。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高校在创新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因此,通过分析专利情况,可有助于深入了解学校的情况。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报学计量法对该校被收录的专利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学校现状及特点,为学校的进步发展献言献策。
1 专利信息来源与检索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专利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该库数据采购自全球120个国家、组织、地区的知识产权官方和商业机构的一亿余件专利信息,每周更新四次,速度全球领先。鉴于发明专利有18个月的公布周期,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觀专利有6个月的公开时间以及本库收录的延迟,最近两年的统计信息只作参考。本文涉及数据截止于2020年3月3日,共有专利信息7 588条,涉及专利数量6 119件。
1.2 检索方法
在确定具体专利信息前先进行学校名称检索,发现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和焦作矿业学院三个校名期间专利均有收录。在incoPat检索框输入“(ap=河南理工大学)or(ap=焦作工学院)or(ap=焦作矿业学院)”检索式,即可得到该校所有专利信息。
2 河南理工大学专利情况分析
2.1 申请趋势
从图1看到,河南理工大学第一个专利诞生于1987年,发明人为王瑞珍、林增禧、苗润美、应帮荣、王则度(公开号:CN87214439U)。当时学校名称为焦作矿业学院,可见学校申请的第一个专利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结合图1,将学校专利分为两个阶段,1987年至2005年为一个阶段,期间该校陆续申请专利,但年申请量始终在2个及以下,甚至多年份没有申请。可能原因如下;一是该阶段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产出并不多;二是科研创新处于起步状态;三是国家或个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足。2005年至今为一阶段,该时期学校专利的申请数量开始出现井喷,总体呈指数形式增长,2016年达到最大申请数量1 062件。查阅校史得知,学校于2003年获博士授予权,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2005年之后,主体搬入新校区并开始大规模扩建教师队伍,学生数量也在大幅度上涨。此举为学校这一阶段专利申请取得突破贡献了重要力量。
截至检索时间2019年4月3日,河南理工大学累计申请专利6 119件,其中9件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申请,占比0.15%,剩余6 110件均为国内专利申请,占比99.85%。
2.2 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专利的法律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2 042件,在审阶段1 503件,失效专利2 574件。审查专利中,处于实质审查的有1 417件,占比23.19%。失效专利中,权利终止1 856件,占比30.38%,放弃160件,占比2.62。驳回235件,占比3.85%。撤回312件,占比5.11%,即现存有效专利占比低,失效率较高。
2.3 专利技术分析
利用数据库对河南理工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专利进行IPC分布分析。从表1中可知,物理,固定建筑物类专利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与其以煤炭为发展导向的地方特色院校特点不谋而合。
同时,与矿业相关的能源、安全、机械、电气等专业的专利位于占比前列,这些技术领域也一直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对象。从另一角度来看,河南理工大学在我国矿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4 专利申请人趋势和所属类别占比情况
所有专利中5 788件以河南理工大学为申请人,占比高达92.6%,(其中部分专利存在共同申请人现象,incoPat平台在这里进行了重复计数)。第二位申请人是河南理工大学附属机构的万方科技学院,即该校仍然为申请人。由此得出,众多申请单位中学校在科研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优势是不可被替代的。
结合最新的国际专利分类号和图3来看,E21B、E21F、E21D和G01N所属的固定建筑物类和物理类是专利主要聚集的领域,占比约80%。其他行业相对来说占比很低,该情况反映了学校主要的科研方向和领域的突出能力。
2.5 专利发明人分析
对检索结果二次检索筛选出专利数量位于前十的发明人,并从大到小排序,相同数量按名称首字母排序,统计如表2:
不难发现,该校发明专利前十的发明人研究的方向依然集中在矿业及其相关产业上,他们每个人在学院中也均担任着对应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地位十分突出,一方面印证了理工学校对技术上的看重,另一方面说明了学校注重与地方产业结合的特点。
2.6 专利转化率分析
专利转化多以其是否进行转让来评价,通过权利转让说明该专利具有可交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结合图4得知,河南理工大学的专利转让始于2010年。于2019年达最大年转化量60件,2020年达最大年转让比6.73%,累计专利转让专利202件,占比3.3%,整体转化率较低,分析原因及解决建议如下:
(1)学校重视专利转化的程度不够。可能原因如下:①没有意识到专利转化
会带来巨大的效益②没有能力对专利转化者进行物质上的激励③学校激励制度不合理④学校没有主动向社会推广。结合问题,学校可向其他高校学习以发现专利转化的效益,并制定照顾政策或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奖励力度,或者主动联合企业参与高价值专利的应用开发。
(2)发明人对专利转化重视程度低,意识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只注重
专利数量或仅为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绩效考核成绩而申请授权的现象,并不考虑专利的推广和应用。其次,专利的创新度和市场认可情况也是影响转化的重要因素。对此,建议学校在专利转化上制定奖励性政策,出台具体的奖励细则,在思想上引导发明人以转化专利为申请导向。
(3)校企合作密度低,需加大与社会企业合作力度。目前,郑州润华
智能设备等公司与学校合作程度相对较高。但其他申请人和专利转化涉及的专利数量占比依然较低。究其本因,学校还是缺乏与市场的高效沟通,致使大部分专利废弃。如果充分利用本校科技园,可有效提升专利实际利用占比,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3 结束语
本文借助incoPat专利信息库,分析了河南理工大学多年来国内外申请专利的数量,状态,发明人,转让情况及所处技术领域等,得知此校在专利申请、转化等方面的状况及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作为焦作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河南理工大学是促进焦作市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办学条件的提升与改善,学校的专利不断增多,但存在有效程度低和轉化不足的问题。随着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的设立,相信在与企业合作中会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综上所述,河南理工大学专利情况整体呈良好上升趋势,加之学校对专利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相信未来的发展状况一定会更好。以上数据均基于incoPat数据库,鉴于作者对于本平台的掌握程度有限,不当之处还请指教。
参考文献:
[1] 河南理工大学.官方网站[EB/OL].[2020-3-5].http://www.hpu.edu.cn/,2020-4-5.
[2] 谭华霖,贾明顺.如何破解高校专利转化之“难”[J].中国高校科技,2018(6):31-33.
[3] 汪凯,张学敏.基于Incopat的安徽医科大学专利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7(1):20-21.
[4] 许海波,易琳.中国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