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 慕军营
摘要:随着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的快速发展,其在优化、提升专利审查职能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京外中心的区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带动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知识产权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创新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协作中心;知识产权;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9-0021-03
1 引言
以往,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不断投入,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遭到质疑[1],虽然我国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具世界首位,并通过技术引进建立起了完善的生产能力,但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固的发展,必须依靠自主的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过去十年,虽然中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度增长,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平均年增长20%以上[2],但开拓型以及高价值专利偏少,还未形成从专利申请到市场应用的转变,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偏低;企业和科研院所主动开展专利技术分析、产品预警分析等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中国专利制度的不断加强与完善、尤其是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下简称京外中心)的不断建立与优化,其在加快发明专利审查效率的同时,也可通过参与地方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培养、服务能力的建设、科研成果以及高价值专利的挖掘和市场推广等,积极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我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的转变的职责。
2 完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借助于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的建设,构建地方经济发展,必需尽快完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成立社会服务工作组,培养专利技术分析、侵权预警分析、产业导航、知识产权贯标等专业人才;适时的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流动站,构建知识产权联络员机制,派驻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深入企业、导航园区、政府、高校等开展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切实做好京外中心与地方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的协作,助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1 建立知识产权服务类专业人才
京外中心可借助其优势的师资力量、专业的人才队伍,构建知识产权服务类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体系,逐渐形成涵盖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多层次的培养机制;并探索开展专利挖掘、专利分析、专利信息检索以及知识产权贯标等专业技能培训。京外中心也可基于其全领域的专利审查队伍,构建基础性专业技术知识与知识产权法律人才能力协同发展,多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使得知识产权能够更好地融入科技创新,解决产业界或实业界对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等应用性问题。
2.2 制定社会服务联络员机制
京外中心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作为有着充足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京外中心,应积极的向区域优势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政府或高校等派驻专业的知识产权联络员,协助分析企业在科技研发、产品推广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缺陷,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运行体系,帮助企业降低专利风险;协助政府规划导航园区的建设,招商引资、引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帮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结合,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专业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协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
3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具备高质高效的专利文献理解、检索等能力,且依托于优秀、完备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综合能力的提升,掌握专利预警、专利布局分析、行业技术预测、专利产业导航、知识产权贯标等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技能。
3.1 專利预警
专利预警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判断与本企业主要产品和技术相关的技术领域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信息、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其他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侵权争端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发出警报[3-4]。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拥有大批不同领域的发明专利实质工作人员,无论是专利文献的检索能力或是对现有技术的理解程度,其均具有明显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该人才资源,使之深入企业,动态的对企业的专利发展做出预警,避开不必要的专利威胁、专利纠纷,构建完善的企业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必然能够助力企业跨出国门,拓展国外市场,也必然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创造保驾护航。
3.2 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是指企业综合生产、市场和法律等各方面因素,对专利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专利格局[5-6]。由于企业要构建自己的专利布局,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优势产业和核心技术,更要根据市场的专利情况、自身的专利情况、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因素经过综合考虑后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拥有其严密性和层次感又具备投入产生最大效益的专利防护网。然而国内较多的中小企业,目前还不具备构建属于自己的专利布局的人员团队,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的应运而生,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优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经过全面深入的培训,根据所属技术领域,能够快速、准确的深入企业,展开相关的专利分析以及协助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搭建专利保护网,使得企业的创新创造成果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使得其核心技术不被侵犯。
3.3 行业技术预测
技术预测就是技术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依据技术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技术的未来发展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以此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支持,然而专利分析是进行技术预测的有效工具[7-8];专利文件记载着人类80%以上的创新成果[9],通过对专利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企业不仅可以掌握技术的细节及其关联、揭示行业发展趋势,而且可以启发创新灵感,提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设想,提高综合竞争力优势。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的建立,使区域范围内,拥有大批的专利审查人才,所述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者每天将阅览大批的专利文献,其对现有技术的把握程度已趋于成熟,且对本领域技术进化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预期,如果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部分优质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能够深入企业内部,同一线科研人员一起,完善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为技术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和信息,使企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前景优越的技术产业,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资源的无端浪费,凝集企业的发展动力,力促地方经济的发展。
3.4 专利产业导航
专利产业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招商引资等信息深度融合,明晰产业的发展方向,找准产业的定位,为产业的发展指明路径,并制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其一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有效信息,引导产业方向、加速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为产业和企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为创新政策的制定、产业发展路线的选择指引方向;同时,通过专利产业导航还可提升专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水平,以专利转化运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防范产业发展风险,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法律价值及战略价值。
3.5 知识产权贯标
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深入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主动的运用国标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企业专属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增加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使得知识产权的管理更加的全面、系统和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科技创新力。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件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其不仅需要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也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知识产权现状等,并通过个性化的辅导,为企业制定切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贯标体系;作为知识产权机构,积极地探索与提升业务人员参与贯标辅导的能力与水平,为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使之明晰知识产权贯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贯标过程中的检索、远程诊断与控制、组织协调等,从而积极地帮助地方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的运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4 促进有价值专利挖掘和市场推广
在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专利技术保护的背景下,专利产品在市场中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优秀的专利产品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市场推广,才会被消费者所熟知,更好地服务市场[10-11],发明专利工作人员是专利审查的直接参与者,其对现有技术的掌握、专利产品的现状、社会对专利产品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掌握,其在实质审查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基于已创建的多种高价值专利评价体系,直接参与有价值专利的挖掘,建立高价值专利数据库,并结合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根据地方发展的需要,针对部分高价值专利实施市场推广,从而完成优秀的专利申请到市场应用的直接转化,以此推进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
5 促进科研机构创新、创造能力成果的市场转化
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数量庞大,实用价值较高,绝大部分成果经过小试、中试,并通过相应的技术论证和各种形式的严格鉴定,具有直接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可行性[12],但其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流失情况比较严重[13],多数专利在授权后缺乏市场推广转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没有对专利以外的其他知识产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专利进行工业化开发与实施的保障制度;为此,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应立足地方发展、重点开展高校、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的专利服务工作,从专利申请、审查、授权,专利产品市场推广到权利维护,帮助科研机构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建设,协助进行专利市场应用以及技术转移相关的工作,提供长期的专利服务对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真正做到将有应用前景的专利技术打入市场,服务社会发展;同时,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于专利信息帮助科研院所和高校寻求产学研的合作企业,通过企业的资金支持,助力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做好创新产业的市场推广。
6 总结
专利审查协作京外中心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的稳速增长奠定了人才保障,各地区能够借助于专利审查协作中心雄厚的全领域人才队伍以及师资优势,通过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促进有价值专利的市场推广、创新、创造能力成果的市场转化,使得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知识产权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深入企业、政府以及高校等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协助企业构建知识产权体系,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协助政府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指定发展决策;深入高校等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专利产品的技术转化,更加深入的让知识产权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方面、全过程,借助知识产权区域资源,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韵君.专利竞争优势:经济租金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4(3):15-18.
[2] 周胜生.论知识产权强国视角下的中国专利数量[J].知识产权,2014(11):54-58.
[3] 黄幼陵等.企业专利预警警度评价的探讨[J].知识产权,2005(5):27-30.
[4] 戚淳.论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预警模型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6-20..
[5] 梁宏.浅谈企业如何挖掘专利和进行专利布局[J].中国发明专利,2005(1):38-40.
[6] 张克群,摇夏伟伟等.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专利布局战略观点[J].情报杂志,2005(1):72-76.
[7] 张韵君,柳飞红.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预测概念模型[J].情报杂志,2014(3):22-27..
[8] 陈卓.论专利信息统计分析技术及预测分析方法[J].中介服务,2015(10):91-92.
[9] 旷景明,兰小筠.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创新技术预测方法综述[J].情报杂志,2014(9):33-39.
[10] 王亚茹.专利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64-65.
[11] 戴玉斌.拓展專利宣传的有益尝试[J].安徽科技,2001(3):40-41.
[12] 邓立强.浅谈高校科研成果转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科技信息,2007(24):176-177.
[13] 张洛等.我国农林高校专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