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空间与服务的延伸

2020-08-04 11:22鲁晓琴
数码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延伸互联网+空间

摘要: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服务的延伸可通过三个维度来考量,即分别为时间、空间与内容。而“第三空间”理论的出现,为我国对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上的延伸应包括特色空间服务、图书馆中的引入与走出服务等。鉴于此,本文便对高校图书馆空间与服务的延伸开展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图书馆  空间  服务  延伸

引言

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图书馆延伸服务需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内容维度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考量,而时间、空间与内容这三个维度是彼此交叉而立体的,并且图书馆延伸服务仅是相对概念,新服务在长期开展过程中会被逐渐效仿,并由此向着基础服务进行转变。而且图书馆服务延伸过程是递进式的,究其本质在于图书馆服务始终处于一种持续推进和演化的过程。

一、“第三空间”理论

“第三空间”理论是由索雅所提出的,该理论属于一种空间思维模式,其对传统二元论中所提到的精神及物质空间进行了相应的借鉴。对于第三空间而言,其特征包括包容性、中立性、交流性和平等性等,在第三空间中,人们可自由的开展思想交流,并且该理论的提出,也在图书馆学领域引发了很大反响。对于图书馆来说,其可分为阅读学习空间、技术无关空间、文化活动空间、合作工作空间等,这使得图书馆空间具备了第三空间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而且,图书馆建筑所具有的核心作用也在第三空间理论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这使其从原来的馆藏作用转变为从第三空间中进行体现,从而使其成为能够为用户提供社区互动、合作学习的场所。由此可见,“第三空间”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空间的涵义,即合作与交流空间、文化空间、展示和表演空间、创客空间等。并且在高校图书馆中各种具有分享和交流性质活的不断增多,使图书馆从“一个场所”进一步延伸至“一个平台”,从而使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新思路。

二、高校图书馆空间与服务的延伸

(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增多,但由于纸质馆藏不易保存,且容易损坏,所以很多馆藏都是通过电子书、电子期刊的方式进行保存的。除此之外,很多图书馆的馆藏借阅总量正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但其用戶规模却不断增长。之所以出现该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学生与教职工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图书馆在空间布置上产生了新的特点,在延伸服务上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二)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特点及空间功能分区

对于许多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有以下建筑特点较为突出:其一,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为公共区域大开间,并且不设置隔墙,这使得阅览桌、书架等能够进行灵活的摆放,而且有助于对电源输出端口、自助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其能够在图书馆不同区域进行均匀的分布;其二,高校图书馆往往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以此实现节能降耗,这能够与图书馆在服务上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其三,高校图书馆具有较好的隔音措施,比如采用室内“采光井”来进行空间封闭,以确保在不影响采光的同时,还能隔绝声音的传播;其四,高校图书馆将人工照明和自然光照进行结合运用,以此实现相互补充,这样既可保护读者的视力,也有利于节能降耗。

对于不同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在空间功能分区上各有差异,比较常见的空间功能分区包括书库、多媒体区、自修区以及报刊区等,此外还可划分成教学区、安静区、小组学习区、颠覆性媒体学习实验空间、无声区等。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延伸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服务可延伸为馆内空间服务、引入型延伸服务与走出型延伸服务三个主要类别。其中,馆内空间服务是基于高校图书馆中的特色空间而提供的服务,如小型乐队演奏、形体舞技巧培训、益智游戏、图片展等都属于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特色室内服务。而引入型延伸服务,则是指图书馆可引入除常规业务外的其他类型服务团队,以便于为用户提供“一对一”式的服务或者工作坊式的服务,例如阅读写作技巧培训、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数学支持中心等。走出型延伸服务则是一种走出图书馆后所延伸出来的服务,这种服务从本质上突破了图书馆所具有的物理空间,而图书馆服务人员则能够以提供“递送式”服务的目的走出场所,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对于“走出型”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是通过嵌入式学科服务进行体现的,即嵌入到校内教学科研单位而开展的延伸服务,如定期定时的院校驻点服务、不同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以及嵌入到大学公共活动之中。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使图书馆服务及资源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除此之外,走出型服务还包括与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而延伸出来的服务以及为校园师生、科研人员提供的延伸服务。在与公共图书馆合作而延伸出来的服务包括馆藏资源共享、读者证件办理、参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项目这三个主要类型。而为校园师生、科研人员等提供的延伸服务则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实现服务的定制化。除了上述三个类别的图书馆服务,一些较为出色的大学还能延伸出一些其他具有特色化的服务项目,例如考文垂大学图书馆便延伸出了互动档案展览馆、入学前图书馆支持、学习资源免费发放等特色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建议

(一)做好空间功能及个性化空间的分区与设计工作

考虑到图书馆空间会因光照、通风、隔音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使空间功能划分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在实际空间功能分区中,需要重点对通风、光照及隔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对空间功能进行不拘泥一格的划分。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结合实际情况来打破常规的进行空间设计,以此使空间具有特色化,以便于为特色化服务的开展提供必要场地。

(二)从馆内特色空间中实现服务延伸

为了使用户能够在图书馆中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使其能够便捷的交流、学习和减压,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对传统的空间功能及业务进行进一步延伸,发挥创新精神,遵循“第三空间”理念的指导,使用户能够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延伸服务。

(三)采取合作形式来丰富引入型延伸服务

对于学术写作中心、数学支持中心、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台等引入型的延伸服务,其是由专业团队来进行运营的,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需要加强与这些专业团队的合作,由高校图书馆来负责对这些专业团队的统一协调管理,而不同专业团队和高校之间则形成一种合作式的关系,这样便可实现对延伸服务的引入,以此使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专业性与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四)探索更多“走出型”延伸服务

对于“走出型”的延伸服务来说,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取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高校图书馆需要和学科服务团队进行密切的联系,以使这种学科服务能够常态化开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不同学科服务的对象及服务方式来做出进一步延伸,如工作坊式的讨论、组织学生到公共图书馆中参观、特定用户开展专场教学等,这些均可从高校图书馆中延伸出来,进而使高校图书馆能够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服务不再拘泥于工作内容。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对文化推广活动及其延伸服务予以重视,在特殊节日中组织读者到校外举办聚会、参观各种工艺制品展览等,这些都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服务的延伸,就需要做好空间的功能分区,并确保空间打造能够充满个性化,同时以馆内特色空间为基础来实现服务延伸,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与其他组织与团队的合作,以此进一步丰富引入型延伸服务,探索出更多“走出型”的延伸服务,这样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微,殷占录,宋妮,魏云松. 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延伸探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6(03):49-51.

[2]郑美玉.“互联网+”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7):36-40.

[3]张映梅.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价值分析与实现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9,41(06):98-101+129.

作者简介

鲁晓琴(1980.11.08),女,汉族,甘肃兰州人,郑州西亚斯学院,本科,馆员, 专业:图书馆。

猜你喜欢
延伸互联网+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