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徐金树的战斗人生

2020-08-04 11:07徐剑雄
百年潮 2020年6期
关键词:西路军军部突围

徐剑雄

徐金树,1909年1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宜林村柳树冲。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就随兄长一起给地主打长工,从小吃苦耐劳,也看到许多不平事,心里萌生改变命运的念头。18岁时,受进步思想熏陶和革命运动的影响,辞别兄长,瞒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邻县麻城,参加黄麻起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徐金树相继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迎接中央红军、红军大会师,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成长为一个坚强的红军指挥员。1941年,徐金树在皖南事变突围中被俘,后牺牲于上饶集中营,年仅32岁。

血战河西,九死一生

1936年10月,红军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央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从靖远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作为先锋先期渡河,为大部队开道。八十八师是红三十军主力,有三个主力团:二六三团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团”,二六五團人称“夜老虎团”,二六八团被誉为“钢军团”,徐金树时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八团政委,此时,军政委是李先念、师政委是郑维山。10月24日半夜,在做好战前政治工作、完成军事准备后,遵照红四方面军指令,八十八师将士冒着寒风刺骨的天气,驾驶着木船,顶着巨浪,在虎豹口连夜抢渡黄河。徐金树和二六八团战士很快登上河滩,击溃了马步芳部的河防团,掩护后续部队渡河,渡过河的部队称为红西路军。

徐金树率领二六八团先后参加了初战一条山、古浪之战、凉州西四十里铺战斗、保卫永昌城、攻占山丹县城、血战倪家营子等战斗。西路军在倪家营血战28天,歼敌过万,但自身也伤亡惨重,损失近4000人,西路军全部兵力已不足万人。兵员、粮食、弹药有减无增,形势万分危急。敌人援兵源源不断围攻而来,西路军处境越来越艰难,从敌我力量对比、战场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看,倪家营子已经无法再固守下去了,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紧急讨论后,决定放弃倪家营子,再次突围。

徐金树

1937年2月27日夜,西路军突出重围后,快速行军到达40多公里外的三道柳沟,马家军的骑兵很快追赶上来了。马家军人多势众,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带领战士们以一当十,殊死搏斗,一次次击退敌人,阵地完全被鲜血染红。连日作战,无法休整,指战员疲惫不堪,局势对西路军十分不利。

3月9日晚,马家军攻占了南柳沟、西柳沟中间地带,将三十军、九军隔开。西路军集中兵力出击,激战一夜,没有达到将敌人击退的目的。西路军渐渐陷入无粮无水,且被强敌四面围困的险恶环境中。到11日夜,西路军余部不得不再次向南突围,准备经梨园口进祁连山。

3月12日晨,西路军从三道柳沟突围,一夜急行军后到达梨园口,徐向前、陈昌浩要求部队迅速展开布防,控制进入祁连山的通道。很快,敌骑兵就尾随而至,并对西路军发动疯狂进攻。三十军护卫着总部进山,这时西路军虽然还保持着两个军的番号,实际上每团只剩下二三百人,而且很多同志是带伤作战,更为困难的是子弹奇缺。在这场血战中,九军几乎损失殆尽,十多名团以上干部英勇牺牲,阻击敌人的任务最后全部落到三十军头上了。敌人骑兵、步兵漫山遍野围攻过来,三十军全力阻击,掩护总部退入祁连山肃南康隆寺一带。

转移到康隆寺后,郑维山带领不足200人的二六五团在左前方担任掩护任务,熊德臣、徐金树等师团领导率领二六三团、二六八团随军部和总部行动。为掩护军部和总部继续向祁连山麓撤退,徐金树率领二六八团与蜂拥而上的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二六八团战士大部壮烈牺牲,余部被敌骑兵冲散,各自为战。徐金树身边的战友所剩无几,他开始寻找还活着的战友,陆续碰到了副师长熊德臣、供给部长叶永松、八十九师师长邵烈坤、师政治部主任裴寿月以及师政委郑维山等人。面对皑皑雪峰,飒飒寒风,弹尽粮绝,大家商量一阵后,决定在搞不清主力和首长去向的情况下,去找援西军。

郑维山作为师政委,向大家作了简短动员,大意说:考验我们的最紧要关头到了,我们必须立场坚定,团结一心,生死与共,奋力拼杀,冲出险境,去找援西军,找党,再杀回来为西路军报仇雪恨。大家迅速从短暂的悲痛和懊丧中恢复过来,重新燃起了革命斗志,相互帮扶着,依星辰判定方位,拖着疲惫的身子,向东走去。不幸的是,第三天,他们又被搜山的敌军冲散了。徐金树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走到了延安,回到了党的怀抱。

听党指挥,履职新四军

徐金树在延安休息一段时间后,和许多长征干部一起被安排进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徐金树和一批原红军干部相继被党派到新组建的新四军工作。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下辖的第五团、第六团,军参谋长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五团团长为饶守坤(后不久为孙仲德),第六团团长为叶飞,每团下辖三个营,全支队共2100余人。

徐金树先是被派到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三营任营长,1938年10月,叶飞率领六团一营、二营挺进苏南,归一支队建制,徐金树率领六团三营留在皖南军部,和五团一起开赴青弋江、铜(陵)繁(昌)地区开展抗击日伪的斗争。1939年5月7日,五团团长孙仲德调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五团政委曾昭铭调任新四军教导总队上干队党支部书记。谭震林决定重新组建五团领导班子,考虑到五团是在皖南前线和优势装备的日军作战,需要一个正规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来领导,徐金树的经历以及来新四军后的英勇表现,使得他成为最合适的人选。经过组织讨论决定,徐金树被任命为五团团长。

徐金树家族五修宗谱

1937年12月第一批调赴新四军工作的干部花名册

新四军组建以来,第三支队担负的任务重,但所配备的指挥员却始终不齐全。谭震林先是副司令员主持全面工作,1939年12月任司令员,1940年3月底便去苏南另受重任,此后上级没有再为三支队安排正、副司令员。参谋长赵凌波1939年5月调任军部参谋处长,直到1940年6月,林维先才接替赵凌波任三支队参谋长,但时隔一个月即1940年7月,又改任三支队挺进团团长,率队赴江北执行任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支队支队部领导只有主任胡荣一人。因此,作为三支队主力的五团团长徐金树在这期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徐金树率领五团在皖南前线正面抗击日军,多次给日军以重创,尤其是血战繁昌,打击了日軍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决心,成为皖南抗日前线主力军。

三支队自到达皖南后,一直局限于东起繁昌、南陵,西至铜陵、青阳这样一个狭长的地域内,面敌背顽,进退都很困难,还处处受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挟制,部队发展和作战皆受掣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磨擦,而孤悬皖南的新四军及其军部一直是国民党顽固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必灭之而后快。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情势危急,新四军不得不进行转移。

皖南事变,突围被俘

1941年1月1日晨,徐金树等团部领导在支队驻地三条冲集合全体营以上干部召开紧急会议,支队张正坤司令员首先告知大家:国民党正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矛头指向皖南的新四军,据中央军委通报,顾祝同、上官云相已按蒋介石的密令,调动了七个师的兵力,对新四军形成包围态势。军分会已经在12月28日作出全线北撤的决定,但北撤路线不从我们这里走了。军分会决定部队首先南下,过茂林,然后向东经榔桥、宁国附近,再向北到苏南溧阳一带伺机过江。为保证军部北撤安全,军分会还决定我们三支队迅速南下,于5日拂晓赶到茂林随军部一起行动。

张正坤讲完后,胡荣作了简单动员,要求大家统一思想,坚决完成保障军部安全北撤的任务。军令如山,尽管大家对撤退路线有些困惑,但是,部队快速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于1月3日黄昏,在繁昌的沙滩脚附近集结完毕,顶风冒雨,大踏步出发了。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

这次北撤,皖南的新四军部队共编成三个行军纵队(也称支队)。6日下午,军部作出行动部署,分三路会攻星潭,向三溪突进,令三支队司令部率领五团为全军后卫,随军部行动。黄昏时分,各路纵队按照计划开始向星潭、榔桥方向前进。这一夜,下着雨,部队在山路上艰难地前进。国民党的一四四师、一〇八师紧跟在新四军后面。突然,前面传来激烈的枪声,原来是国民党军突袭了新四军,前卫部队正与他们激战。

1月7日下午2点钟,徐金树接到军部通信兵传下的命令,要五团跑步前进赶到军部。军情紧急,徐金树率队急行军赶到军部所在地丕岭脚下的百户坑村。叶挺军长从星潭方向看地形回来,见到五团战士们后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国民党正在星潭、徽水河一线构筑工事,现在新三团攻打星潭受阻,你们赶紧做好战斗准备。等军分会决定后,强渡徽水河,为全军打开前进道路,争取与一纵队会合,突出重围。”但在后面的会议上,项英否定了叶挺强渡徽水河突围的意见。军部最后决定:部队由原路返回里潭仓,向泾县方向突围。百户坑村会议后,叶挺来到了五团,向五团团长徐金树下达命令:五团由后卫改为前锋,走里潭仓抢占高岭,无论如何要坚持三天,掩护军部经高岭出太平,经泾县突围。五团完成任务后,分散突围,北移或留皖南打游击。

徐金树向叶挺军长表示决心后,当即命令二营营长陈仁洪率领二营为前卫,沿崎岖小路向高岭快速推进,当晚,雨下个不停,五团将士在高低不平的山路奋力前行。到达高岭时,国民党七十九师一个营赶上来,与五团抢占制高点。徐金树指挥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把赶来的国民党军消灭,并占领了高岭,又凭险拒敌,连续五次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巩固了阵地,激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9日上午。下午,五团团长徐金树、政委林开凤、参谋长梁金华和各营营长在阵地上召开了营、团干部会议,决定放弃高岭,重新返回里潭仓,追赶军部突围。

徐金树率领五团又是一夜急行军,在10日天大亮前赶到了石井坑口。经询问,得知军部没有突围出去,就在石井坑一线。五团尽管经历了苦战、急行军,仍是军容齐整地从石井坑向北前进。上午七八点钟,军部参谋叶超赶过来询问情况,徐金树、梁金华告诉他,五团还没有打过什么大仗,部队基本是齐装满员,建制是完整的。叶超听后说:“你们暂停休息一下,军长在这里,待向军长报告,看有什么任务给你们。”说完,叶超就转身去向叶挺报告五团的情况。叶挺听了很高兴,当即下达了命令,要五团占领石井坑周围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坚守,掩护部队休整。

五团受领了接防任务,徐金树马上指挥五团奔向东流山,占领有利地形,抢修工事,团部和一营守东流山主峰,二营、三营坚守东流山的另一主要高地长龙山。

自1月11日上午始,国民党顽军连续发起进攻,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却始终未能攻下东流山。12日上午,顽军又增加了攻击长龙山和东流山主峰的兵力,并首先集中迫击炮轰击新四军阵地。刹那间,山顶被爆炸的烟雾团团罩住,弹片和泥土纷飞,点燃了树林和茅草,不时有炸飞的树木和石块砸到战士们的背上、头上。炮击之后,顽军像海浪般向山顶涌来。战士们在数十倍于己之敌面前毫不畏惧,英勇反击。但敌众我寡,经过一天的战斗,五团将士大部分血洒东流山,二、三营合计只剩下几十人。二营营长陈仁洪和副营长马长炎均身负重伤,经团部首长批准,他俩率卫生员柳向光、班长祝水生等十几个人就地隐蔽,伺机突围。团部和一营也没剩下多少人,一营副营长邓林牺牲,营长祝喜良身负重伤,三营副营长叶露霄牺牲。

13日,上官云相命令发起总攻。上午无大的战斗。下午,敌人开始第三次总攻时,五团在东流山的阵地被敌占领,伤亡甚重,阵地全部动摇,虽经竭力争夺,也未能夺回。同时,我军特务团的阵地也被敌四十师出博刀岭的部队突破,于是进入混战状态。敌人从四面八方向石井坑这个地方发起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军首长们经过研究,决定各部队分路分散突围。13日下午大约4点钟,五团接到叶挺军长的命令:黄昏以后突围。东流山阵地失守以后,徐金树、林开凤和梁金华都负了伤,各带了几个人离队突围,团政治处主任何志远率领余部分散突围,但此时,顽军已经完成了对新四军的重重包围,并开始拉网式搜捕新四军受伤人员,徐金树等人在带伤突围中被俘。

身陷囹圄,宁死不屈

1941年1月14日晚上,徐金树和五团指导员胡崇德、人事科长廖振文、《抗敌报》记者徐师梁等被俘。第二天,他们被反绑着押上卡车,送到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徐金树化名徐锦树。特务登记完被俘新四军姓名后,由宪兵把他们押送到离上饶15里的七峰岩牢房,每个人都被铐上沉重的脚镣。这个监狱与周田村、茅家岭、李村等监狱统称为“上饶集中营”。

六七月间,徐锦树、廖振文、胡崇德、王传馥(五团宣传股长)、徐师梁、路垣(二支队第三团宣教股股长)、陈子谷(一支队敌工股股长)七人,从七峰岩监狱转囚于李村。一个月后,又被转囚到石底监狱,同时被转囚到石底监狱的还有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子芳、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黄诚、新四军军医处处长王聿先。到了石底监狱后,在李子芳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推选李子芳任支部书记,黄诚、徐锦树为支部委员。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一个小组是黄诚、王聿先、王传馥、徐师梁、路垣五人,黄诚任组长;另一个小组是李子芳、徐锦树、廖振文、胡崇德、陈子谷五人,李子芳兼组长。

狱中,李子芳要求大家对于严酷的斗争“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強调“只能在斗争中求生存,放弃斗争就会落入敌人的陷阱”。黄诚、徐锦树在李子芳领导下,一起帮助狱中同志们正确认识和总结皖南事变的惨痛教训,用长征的事迹教育大家“学习当年红军那种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红军一样,去向敌人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并商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力争越狱,能逃就逃,同时也要作好不能越狱的最坏打算——斗争到底,准备牺牲。

在李子芳、黄诚、徐锦树为骨干的秘密党支部领导下,监牢里的同志们相互关心、鼓励,增强信心。他们经受住了敌人种种酷刑的折磨,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1年秋,石底的同志们酝酿着一个越狱的计划。因为徐锦树、廖振文、胡崇德三位同志立场坚定、斗争性强,身体也较好,加之三人对上饶一带地形较熟,所以党支部经过讨论决定他们先越狱。

徐金树与其他革命烈士合葬于上饶茅家岭烈士公墓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趁特务、宪兵们蒙头大睡之机,徐锦树等三人,含泪告别狱中同志,轻手轻脚摸进厨房,从事先挖好的一个洞口逃了出去。两小时以后,敌人发觉了,敌人马上向周田集中营本部报告,并报告了皂头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顾祝同听说后立即下令周围40里内紧急戒严,封锁路口,并出动大批宪兵、特务,四处搜捕。

由于天黑路滑,三位越狱的同志迷失了方向,没有及时逃出敌人的警戒圈。徐锦树在摸黑翻越一个山岩时,不幸失足摔伤,后又与追捕的敌人英勇搏斗,当场壮烈牺牲,年仅32岁。

(责任编辑 杨琳)

猜你喜欢
西路军军部突围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美术作品
张文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界对日本军部的认识与批判①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油画作品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