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诚信教育提升路径探讨

2020-08-04 08:32王萍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学诚信理念

王萍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教育教学领域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需要对学生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其中诚信这一宝贵的品质就是需要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将诚信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入手,讨论当前学校诚信教育现状,并分析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希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始于上世纪末,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心理学领域的全新发展阶段,相较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去挖掘他人的潜能,在该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领域的重大革命,是从积极的视角去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兴学科,这一理念诞生的标志为赛格里曼等人2000年发布的《积极心理学导论》,在该部著作中指出积极心理学适用更加开放的和欣赏的视角去看待他人的动机和能力,以此对他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进行激发。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学中基于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健康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对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进行处理,主要是对人类心理消极的表现进行预防和矫正,不过对心态积极的人如何变得更加优秀一直缺乏有效的指导措施,所以说如何避免心理问题出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问题。

2 积极心理在学校诚信教育的作用

首先可以提升积极体验。幸福、满意和发展是主要内在动机,所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所追求的,也会对诚信品质的形成起到固化作用,这些良好的体验主要包括对良好成绩和荣誉的追求,以及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会形成自我满足幸福感,对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也会充满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所以说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利用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其次可以提升积极品质。品质是心理学视角下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标准。在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下,诚信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诚信作为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对学生采取激励和制度的完善等有效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更加追求卓越和诚信的品质。

最后可以挖掘积极潜能。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可以充分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让学生更好的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需要学校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锤炼,对于诚信教育的开展,需要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使其在诚信行为中收获荣誉感和幸福感,通过正能量的传递可以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也会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的过程转变。

3 当前学校诚信教育现状

目前看来在学生中存在一些诚信缺失问题,比如说考试作弊,一些缺乏诚信意识的学生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而取得良好成绩,很多学生因此触犯学校的规定,最终被处分。还有学生在就学期间存在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冒充贫困生骗取学校的资助资金行为等。此外,网络道德缺失的情况开始增多,这些行为的出现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社会中的发展,比如说在就业当中进行简历填写会发现诸多虚假简历,还有很多学生存在就业违约现象,所以说如何在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从以上问题不难发现,学校诚信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更多地停留在自觉的层面,缺少量化指标,也正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相关的约束和惩罚,存在越来越多的诚信缺失行为。

4 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首先要通過积极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学校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以及核心价值观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理念相吻合。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也为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品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充分体现出学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学的发展理论相结合的重大思路。在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广大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用积极的心态解读诚信行为,进而让学生在诚信行为中感受到尊重,信赖以及幸福感和成就感,在学校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利用,还要结合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让学生以诚信道德的模范为榜样,学生对于外界传递的多种信息很有兴趣,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对于诚信品质进行宣传和推广,关键在于让理念和行为发生转变,在积极理念引导下实现教育模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让学生从“社会需要我诚信”向“我需要通过诚信收获快乐”转变。

其次,需要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平台。学校要开展好诚信教育就需要高效打造出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思政教育队伍,所以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然后通过对相关理念的利用以及自身行为去教化学生。教师自身需要拥有乐观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发,使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于诚信教育来说,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行为,以往会采用校规校纪等相关制度进行约束,然后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这体现在对问题的处理上,而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诚信教育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思想的引导,进而从源头上让学生对诚信品质有明确的定位。

最后,学校需要打造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校园文化需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其中,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来说,需要高效打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环境来说,其中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三个层次。具体说来:物质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整体风貌,学校良好的物质景观和自然景观,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积极的心态,让学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把诚信教育融入到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思想熏陶作用;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是其在自身不断发展中凝结出的意识形态,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与诚信意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敢于诚信,勇于诚信和乐于诚信的文化氛围;对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能积极乐观的心态,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丰富的诚信教育,比如利用身边的小事或者《感动中国人物》中关于诚信的素材,学生对诚信这种宝贵的品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可以对人类的积极品质进行挖掘,让人们懂得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在实现个人进步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良好的品质对社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在今后的学校诚信教育中,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日常行为、考记学风还贷等相关个人信息,建立完善的诚信档案,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去调动学生诚信的主动性,以此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洮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心理学诚信理念
“没有用”的心理学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用心处事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