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 高楠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怎样创新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现状,总结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消极心理、发泄不良情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既有利于转移不良情绪,效缓解焦虑情绪,又能优化人际关系,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周口师范学院对标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持续推进心理育人的工作要求,围绕青年大学生心理需求,狠抓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丰富工作内涵,积极开展各种有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育了一批吸引学生、贴近学生、出彩创新的心理育人工作品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有效探索。
在学生中选择愿意帮助他人的、性格开朗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同学加入朋辈队伍,可以帮助大学生自助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会、学生社团、心理协会等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发挥自助和助人作用,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心理素养。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协助心理中心致力于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开展的“冰山理论1”“冰山理论2”,揭开冰山的秘密,让同学们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内心的小孩”活动,提升个体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学生社团组织承担学校大部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包括个体咨询和发展性团体辅导等,社团活动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力度大。每年新生入学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书签,一卡通套等形式发放给大一新生,并分批次带领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等。通过在教室、宿舍张贴心理预约热线、心理咨询室地址等,让每一个遇到问题的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心理援助。一是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广播、橱窗、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二是创新知识宣传方式。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广泛运用学院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三是各学院结合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情绪调适、择业焦虑等方面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助人、自助、寻求心理援助的意识。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学生以语言或形体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活动中其他个体的认知相交流汇总而产生新的认知,并可以选择其中自己较为认可的部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积累新的心理认知经验,形成较稳定的心理认知结构,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覆盖、全受益。以“525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月”和“十月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为依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次,各学院充分发挥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作用,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拓展活动内容,切实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养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最后,要求各学院结合学生心理需求,自主开展“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主题演讲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征文比赛”等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全校开展“健康睡眠十点半”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学校紧抓方法创新,培育了一批吸引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理育人工作品牌,如“治愈留声机”、“心学堂”、“她世界——女生故事汇”、“心理健康之约”等,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我国高校专职心理教育工作者极少,通常兼职教学、管理工作等,专业人才短缺。很多高校是由辅导员老师担任,专业不受限,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这将导致心理教育工作者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积累,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具体辅导活动中,也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针对专业师资队伍不强的问题,学校依托心理中心,对学生干部、师资队伍开展集中性、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第一,开办全校学生心理部长培训班。学工部、心理中心在活动月期间开办全校学生心理部长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心理部长工作职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方法等方面。第二,开展全校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培训。在心理活动月期间,各学院针对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工作职责、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预防等相应心理专题培训至少一次。第三,开展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修课教学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鼓励教师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新途径,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交流会议、教育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周口师范学院希望通过探索实践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逐步创设推广在河南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具备一定影響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活动,更好地促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学校特此开展“一站一品”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特色品牌评审活动。要求各学院在不断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色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特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阵地,发挥各二级站特长,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和引领性为基点,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逐步推广。全校17个学院经过学习观摩、探索创新、培育和形成了“‘她世界女生故事汇”“植物剪贴”“治愈留声机”“阳光乐动”等17个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特色品牌。这些“心理盛宴”,使学生触碰多彩的瞬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很多高校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发起和担负指导工作,心理学专业学生或爱好心理学的心理协会学生承担主要的实施工作,现在许多高校还设立了心理部、心理健康协会、班级心理委员,由学校团体、班级心理委员向班级同学宣传,组织同学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1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2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