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磊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国各高校能够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土木工程专业有着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让土木专业的研究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从而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本文主要就校企合作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分析。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各大院校还需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将服务需求以及提高质量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积极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研究生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土木专业研究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以及教学基地,促进高校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土木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于该专业的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土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早期的教育定位在于培养有着独立从事教学或者科研能力的人才,导致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土木行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只有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重新定位,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优化,将应用型以及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理念还存在有教育理念过于模糊以及实践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足,难以满屋国家经济发展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因此各高校还要积极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完善,转变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以及培养模式,并且不断强化院校跟企业的紧密联系性,这样也就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应用,促进我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1 做好师资建设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开展土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前提,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还可以实施校企人员的互访以及交流制度,要求学校每年都按照计划来派遣青年教师们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且派遣资深教授前往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来企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一些技术难题的研究与解决。此外高校还要接纳企业技术人员进校进修相关的课程,要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校来对研究生们进行学术讲述以及实践的讲解。此外在进行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还要通过兼职教师聘任以及兼职授课等多种方式,吸纳一批充分了解社会经验,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作为土木专业的兼职教师。在兼职教师任课期间,可以跟高校教师们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以及学术研究权利,随后根据教学工作完成量以及聘任的具体岗位来给予针对性的报酬。只有在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并能够充分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让企业的兼职教师以及院校资深教学人员共同承担土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2 进行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
(1)通过适当的调查研究来进行人才定位以及知识结构的合理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土木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及穴位标准。各高校需要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召开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这样才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解决。校企专家需要在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变动需求基础上,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制定,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必修以及选修课程的合理制定。此外在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到企业对于学生们基本素质以及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在结合了土木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具体需求基础上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2)通过“1+2+1”进行分段组织教学。在该分段组织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保障研究生们能够深入工程一线,并有着足够时间在企业实践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1+2+1”分段组织教学模式,主要是将第一学期作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第2~3学期来进行一些跟实际生产实践密切关联的专业课程综合教学,以及让学生们深入企业的一线来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第4学期主要是要求学生们在校内以及企业的实践基地中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保障实践学习的时间能够在一年以上。
(3)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合理性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课程体系还需要将实践应用以及职业资格认知作为导向,并且将综合素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作為重要的教育核心。在教育组织上面,需要选择一些双师型的教学人才来授课,并且需要积极引导企业的兼职教师们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此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实现理论课程以及应用课程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跟实践研究等模式提升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3 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地位以及作用的明确,对于精品课程规范来进行明确,并且进行课程特色的科学凝练,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建筑以及土木工程课程领域跟内容核心知识的凝练以及集成,随后在结合了生产实践需求基础上来进行实践成果的最新汇集,来进行精品课程以及公共实验额堪称的建设工作。此外教师们可以通过自身承担的科研、土木工程设计任务以及网络资源,通过大量的案例对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进行补充跟更新,来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足够多的课程数据,借此来保障研究生的学习效果。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精品课程、课程资源库、公共实验课程以及案例教学库在内的多种特色课程,还要进行课程教学范围的不断扩展与提升,来满足研究生们的具体学习需求。
2.4 实践教学
(1)实践基地建设。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中,需要由企业跟学校共同承担土木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具体的校外实践基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批量接收以及集中安排的模式来让研究生们进入到基地中进行实践实习。另一种则是让研究生们参与到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之中,并且在相关企业来进行专业实践,而实践的内容还需要跟论文选题保持一致性。
(2)课程实践。在结合了相应课程教学基础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抽取课程实践的相关题目跟内容,让课程学习跟实践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促进课程实践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完成各项课程实践,协助研究生们进行专业课程实践以及科研技能的训练工作。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土木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于土木专业的研究生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还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跟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土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且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人才培养效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土木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土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多的人才支持。
基金项目:2018—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8GJJG326)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JY0006)冬奥背景下关于强化校企合作力度探索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案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