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高职教育发展新思路

2020-08-04 08:32庄文君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变革现代化时代

庄文君

教育信息化能够提升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高度,带动高职教育现代化作用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职教育要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变革高职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职教育教师升华式发展,构建高职教育立体化大平台,引发高职教育教与学深刻变革,实现高职教育新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剧。针对当前教育新环境,利用教育信息化提高高职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命题。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教育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谋求高职教育新发展。

1 教育信息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十三五计划将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具有多重意义,不仅能够全面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而且能够促进高职教育作用升级。

1.1 提升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高度

教育信息化1.0时代,高职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高职教育教育现代化的程度较低,覆盖面不广,处于被带动的局面。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已经实现从1.0时代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转变,目标是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全面现代化,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更加深远,从“带动时代”进入“全面推动”时代。教育信息化新时代下,高职教育自身紧迫感加强,引发高职教育内生力量,从外在力量推动到自我蜕变,并基于教育全面现代化,深化高职教育变革,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和高职教育深入融合,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高度,使教育信息化成为高职教育深度发展的重要推力。

1.2 带动高职教育现代化作用升级

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进,将带动高职教育现代化作用升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作用层次。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教育信息化主要发挥着“器”的作用,在教育信息化新环境下,高职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层次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注重发挥教育信息化“器”的作用层级向“术”“法”“道”等层级升级,注重教育现代化在推动高职教育方法、模式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引发高职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变革;作用内涵升级。传统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作用主要聚焦在职业教育面貌的改变上,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教育信息技术将与高职教育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外而内的深刻变革,从而推动高职教育智慧时代的到来。

2 教育信息化助力高职教育发展新思路

教育信息化要发挥其自身作用,需要抓住高职教育核心素养,谋求高职教育发展新路径,从而使教育信息化助力高职教育新发展。

2.1 变革高职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信息化时代环境下,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等获得了长足发展,信息技术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高职教育必须要基于新的教育环境,变革高职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目标变革。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还停留在传统时代,没有针对教育信息化和社会科技大环境做出积极的应对,这就造成高职教育理论与时代的脱节,难以发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意义。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职教育要变革教育理论,使之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将教育理论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高职教育要利用教育信息化之力,推动高职教育向智慧教育升级,从注重知识人才转变,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得,更要基于新时代人才需求,借力教育信息化,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不仅要建设一支知识型人才队伍,还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大军,做到知行结合,而且要达到行动和创新结合更高层次。

2.2 实现高职教育教师升华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新时代,高职教育教师是教育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新时代需要教师具备新技能,新本领。教师的发展要实现升华式发展,能够将教育信息化转变为教育服务力,进而使信息技术转变为生产力。教师升华式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角色,更新知能结构,以及将教育信息技术转变为教育服务力。

教育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要善于利用网路学习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能够基于新的教育环境,确立信息化教育思维,并用教育信息化思维指导教育实践;此外,高职教育要基于教师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多重角色,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扩大教育教育角色的功能实现。例如,教师要具备在线课程服务能力,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在线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多样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教育信息化要将教师从传统的“劳动型”“包办型”中解放出来,从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慧等,进行自主建构,将自己培养成学习型、智慧性、创新型教师,实现高职教师的新蜕变。

2.3 构建高职教育立体化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时代,就是要全面实现互联网+教育,目前高职教育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众多的网络教育平台。然而,平台建设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职业教育平台缺乏统一规划,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建设行为,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多头建设也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即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各个高职院校之间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分享。

教育信息化助力高职教育新发展,要基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高度,构建高职教育立体化大平台。大平台的建设要打通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壁垒,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立体化互联网+教育立体化平台,从而为广大师生构建一个立体化虚拟的大环境,虚拟化环境的建设又要主动与现实环境对接,实现互联网+教育虚拟平台、现实环境的有机融通。

高职教育立体化大平台的建构,要利用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全面加速智慧时代的步伐,实现智慧环境、智慧课堂、智慧课程等同步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使教育技术手段、网络资源等,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能够转变为教育服务力,而不是为教育信息化而信息化。

2.4 引发高职教育教与学深刻变革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无论教育环境如何变革,但是教师和学生始终是教育体系中最要两大要素,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服务的根本对象。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要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作为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能夠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将自己从繁重的示范、灌输等无效或者低效教育劳动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组织作用和引领作用等,要主动变革教育方式,引发学生创造性学习行为。

学生层面,一个重要的变革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目前,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思维僵化,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借助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从而主动建构。此外,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化思维。不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信息化学习意识,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网络教育资源等,提高自主建构效率。这就需要发挥教师智慧引领作用,通过教师教学变革,引导学生学习变革,开启学生智慧学习时代。

3 结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对促进高职教育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提升高职教育现代化战略高度,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作用升级。然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在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高职教育新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变革现代化时代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我的女巫朋友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