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龙龙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不论是哪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同时也促进原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的愿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今社会,如果不能够掌握熟练的计算机运用技巧,那么势必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让学生日后更加从容的步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就如何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的创新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便利了人们的工作。计算机的使用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低,很多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喜欢用计算机来玩游戏,但是一旦说到学习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就表现的兴致缺缺。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古板,课堂氛围枯燥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进行教学期间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可以对教育类资源进行整合,且能够方便对各类教育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让教育领域得到发展。在教育信息化中,具有六个目标、八项任务。目标主要包括了公共资源服务体系框架、信息技术与教育间的融合、“人人通”、对学校进行网络覆盖、教学类资源免费应用、教师培训;任务主要包括了构建教育信息化的示范典型、在校园中实施网络全面覆盖、对教师增强培训、完善校園文化建设、使用“人人通”、在初中教学中增强使用人人通、使教育类资源的服务体系得到协同、推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2.1 加速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与使用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其把学生当作主导,教师在科学分配教学任务后,能够让教学更为高效。教育信息化得到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得到信息化发展。由现阶段来说,信息技术已被教师十分普遍地应用到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这给学生给予了更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同时,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信息类资源,还可以增强其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2.2 完善教学环境,充实教学过程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相应的实践性,因此,想要让计算机教学有效地实施,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得到发展后,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也被教师更为重视。处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以完善教学环境,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的求知欲望、兴趣,让学生可以更为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充实教学过程,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创建互动交流平台,在学生、教师间构成更为良好的关系,使得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增强自己的逻辑性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十分向往神奇的网络世界,将过多的精力用在网络社交和网络游戏之中,忽略了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功能。初中生的意志薄弱,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性,去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只有课堂的气氛提升了,学生们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身上来,自发的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介绍校园”的比赛主题,让学生们制作ppt,通过ppt来展示校园,并在大家的共同评选之下,挑选出最优秀的ppt作品。通过比赛,让学生们掌握加工图片素材、转换文件格式、制作封面幻灯片等重点内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之中开展这种比赛小游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创作激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不仅仅能够巩固他们的所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计算机的魅力,从而爱上计算机学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充分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可以有效的弥补学生们自身的不足,发挥其长处,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计算机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合理分组,鼓励他们不断合作,通过合作,去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弥补学生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计算机教师可以增加课堂之中的互动,拉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在互动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实现共同进步。
比如说,在学习创建网页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计算机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们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们以四为单位,在共同的合作之下,完成网页的创建。每个小组通过讨论之后,选出小组组长和设计的主题内容。之后,再按照个人的优势,分别负责资料挑选、撰写文字、填充画面等任务。在小组合作之中,组长负责统筹,其他的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提升最终的网页成品质量。当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轮流让小组组长上台展示本组作品,对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们的表现,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正。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及时的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到来,使得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得到了快速普及。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社交软件,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进一步的进行资源共享。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去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行学习;还可以实现远程帮助,当学生们对某一知识点产生疑问时,可以发送在平台之上,其他学生或者老师进行解答,增强教学效率;创建评价模块,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交作业情况、课堂回答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察。同时,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及时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拉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计算机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的创新教学策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他们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丰富学生的信息库,开阔他们的视野。通过教学评价,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总而言之,教学之路任重道远,计算机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