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涛 郭乃秋 苏 畅
患者女,47岁,右侧腘窝处自觉有包块,有疼痛感。体格检查:患者体温正常,无外伤病史;包块触诊实性,质地中等,光滑,横向活动度好,无波动感,叩击有放射性疼痛。超声检查:右侧腘窝见一大小3.0 cm×3.4 cm×2.6 cm低回声,边界清,有包膜,内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图1);考虑神经纤维瘤可能。后行右侧膝关节MRI平扫:右侧腘窝软组织内见一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物影,其内可见斑点状长T1,短T2信号影,边缘光滑清晰,大小3.1 cm×2.5 cm×2.9 cm,考虑神经纤维瘤可能(图2,3)。后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
讨论:神经鞘瘤主要发病部位为头颈和四肢,起源于周围神经髓鞘,极少发生恶变,多呈偏心性生长,与神经无粘连。其超声特征是易发生囊性变,长轴与血管走行一致,两端呈鼠尾征与肿瘤相连,提示神经源性,神经干受压,水肿增粗,呈低回声,肿瘤多较大,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血供丰富,应考虑恶性可能;CDFI:部分肿瘤周边及内部血供丰富,可测及动脉型频谱。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常易混淆,神经纤维瘤较少见,内部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有包膜,后方回声增强,CDFI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神经纤维瘤包绕神经束,呈中心性生长;而神经鞘瘤推移神经束,呈偏心性生长,其内可见囊性变、坏死、出血。分析本例患者误诊原因:鼠尾征不典型,可能是由于肿瘤对周边神经的挤压作用,导致与之相连的神经显示不清。此外,超声新技术对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鉴别也有一定意义,弹性成像显示神经鞘瘤的硬度大于周边组织,超声造影显示为不均匀高增强[1]。二维超声与超声新技术结合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神经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