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玲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落实素质教育,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21世纪以来,社会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注重对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以顺应时代需求。本文将从小学教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作用出发,探讨开展创新教育的相关工作方式。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小学音乐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艺术熏陶,在小学教育中相较于其他科目课堂形式更为丰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有积极性,这就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首次接触系统性学习,不具备学习基础,也不具备成熟认知水平与学习习惯,在接受知识时不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小学音乐教学,相对于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对小学生更具备吸引力,学生课堂积极性也较高。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创新教育与音乐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时,音乐创新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能推动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面对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还应从教学要求出发,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运用有效方法将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引入艺术素养教学课堂中,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教育要求。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课堂氛围
音乐课程与其他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科目不同,主要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受到艺术氛围熏陶,在基础音乐知识学习之外,更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據课程需要,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情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教学设施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第四课《春天来了》时,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中张贴一些树叶、花朵类的贴纸,并带领学生利用多媒体欣赏春天相关的视频与图片,感受春天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环境氛围中,带领学生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并通过图片播放将学生带入歌曲氛围中,引导学生感悟歌曲。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势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能帮助学生融入音乐环境,以音乐艺术气息熏陶学生。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有着重要作用,但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动性仍然把握在学生手中。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无法认识到课堂主体,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只需要听教师讲解,而教师则始终占有主动地位,不重视学生需求。因此,在将创新教育应用到音乐课堂时,教师必须意识到自身的引导作用,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进行“叮叮响”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打击类乐器,引导学生进行敲击,并总结出乐器声音特点,最终分辨出不同种类乐器的声音。教师还可以设立“声音表演”环节,模仿不同乐器发声特点,让学生在自主表演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只有保证学生具备充足的想象力,才能顺利开展创新教育课程。由于音乐课程不参加课程考试,学生放在音乐课程上的精力不多,学生想象力也被压抑。因此,为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教师要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在学习歌曲《大鹿》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你们都见过鹿吗?在你们心中鹿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描述自己在歌曲中所听到的大鹿,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鹿相关的图片。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必要求学生心中大鹿的形象标准,无论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何种类型,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改变教育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心理状态;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应保护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魅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