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03 01:58钱小莉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着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不断迈进。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两国在科技、教育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体现了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国际化俄语人才(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校之间“专业+俄语”(如:铁道交通/铁道信号+俄语)型的培养模式研究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铁道交通(铁道信号);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股泥石流。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是“抢手货”,更是一张展示中国速度的亮丽名片。为了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打造中国铁路品牌,原铁道部党组做出了“全面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决策,吹响了向世界铁路全面进军的号角。同时,习主席“一带一路”的倡议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带来了海外市场,拓展了有利契机。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一剂良药。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同中国在合作基础上共同培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铁路专业人才。中俄合作办学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培养铁路人才。一带一路,语言先行。俄语是打开这扇大门的一把钥匙,是沟通学习的重要桥梁。铁路专业背景知识是尚方宝剑,引导学生成为适应国际发展的技术型复合人才。

一、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各领域合作的有效开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出台与实施,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已成为国家外交重要战略核心取向区域,国内对服务于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值得重點关注的是,中俄合作战略性地位不断升级。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俄高铁合作的新背景下,中俄高铁走廊建设需要大批复合型的铁路国际化人才。中国铁路要想真正走出去,铁路专业俄语人才必不可少。铁路专业俄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必然会加强中俄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为承担时代使命,全面助力国家建设,推动俄语教学事业发展,探索俄语国际人才培养与储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中俄高校,尤其是交通类高校肩负着联合培养铁路人才的艰巨任务。中俄铁路高校将如何开展合作办学,如何深化合作办学,如何培育铁路国际化人才……更好更快地培养大批能够适应中俄高铁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铁路高校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课题。铁路院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努力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但是该课题的研究目前处在“瓶颈”期,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中俄铁路专业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还需进一步明确,两国教师在某些专业问题方面还存在着分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师不能针对学生展开有效地教学指导。中俄联合优化的课程体系还不够特色,培养出来的俄语专业与铁路专业特色人才还不够精尖,教学课程内容还不够创新,铁路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为中俄合作铁路专业俄语教学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这对提高俄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为中俄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优质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培养出更多懂俄语的铁路专门人才,到底能不能更好的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建设,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铺平道路,这是每一个俄语教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本课题研究是否能够打破传统的俄语教学模式,填补俄语教学模式在铁路专业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其他铁路院校开展中俄合作办学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教学模式:“专业(铁道交通/铁道信号)+俄语”亟待解决

在当前形势下,复语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仅是服务“一带一路”、“周边外交”和“全面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俄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迫切,尤其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择业预期较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且大部分处在一线服务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大量会讲外语、实际交际的技术型人才。

在2015年10月16日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俄语专业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复语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培养高层论坛”上,多位俄语专家提议“俄语+第二专业”的培养模式,如俄语+国际贸易,俄语+法律等。这对未来俄语人才培养如何向着懂俄语懂专业的目标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也为一些具有特色专业院校,如铁路职业技术院校俄语教学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铁路+俄语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正是未来人才培养的趋势所在,教学改革重在扩大学生的铁路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对铁路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敏感度,强化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很多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配有一定比例的俄语外教,有助于中俄双方教师互相交流明确定位铁路专业俄语教学,从而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研究富有特色的铁路俄语教学的混合培养模式。铁路院校“专业(铁道交通/铁道信号)+俄语”型教学模式依托学校最具优势的铁路专业知识,打造专业性强、懂俄语的国际化铁路技术人才。中俄合作共育精准定位后,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完善学科建设。专业性强的院校办学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王牌专业优势,积极进行尝试探索,培养、引进“双师”人才,扩大单一学科毕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向,提高俄语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中俄铁路高校合作办学虽然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很多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访研学交流,多数中俄教师、师生的交流讨论可能只是浮于语言表层,并没有切实把都市轨道交通技术知识应用到铁道交通(中外)、铁道信号(中外)班的实践俄语教学当中。铁路院校“专业(铁道交通/铁道信号)+俄语”教学模式还不成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不是很强,短时间内很难让学生的俄语在综合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能不能培养出符合中俄两国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铁路人才,两国之间的有效资源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高校之间的合作能不能更加深入,学生和教师能不能得到有效配合,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三、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任重而道远

(一)依托优势专业,培养专业性强、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铁路专业俄语人才培养依托学校最具优势的铁路专业,如铁道信号、铁道交通等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铁路专业知识,又掌握与铁路相关的服务性俄语。铁路+俄语的人才培养重在扩大学生的铁路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对铁路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敏感度,强化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操作能力。中俄双方教师应明确定位铁路专业俄语教学,从而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打造富有特色的铁路俄语教学的混合培养模式。

(二)吸进特色人才,完善师资队伍水平

目前,高校俄語应用型人才屈指可数。很多教师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学习的专业都是俄语,这种人才适合在本科院校深入进修研习。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需要的是既懂俄语,专业知识能力又很强的复合型俄语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强弱。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本着开放、兼收的态度,吸引俄语应用型人才或者在中俄合资的企业骨干人才进入学校,完善师资队伍,打造王牌特色。

(三)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打造铁路院校俄语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是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高职课程改革中起着引领示范性作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院校的课程改革力度和办学的综合实力。课程体系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直接关系到铁路专业俄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中俄合作办学的框架下,铁路专业俄语课程的设计要以实用性为关键,俄语与铁路相结合,双管齐下,既要扎实铁路专业知识,拓宽铁路知识面,又要加强俄语语言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体系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探索,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为高职高专院校铁路+俄语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积极探讨研究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将企业资源引进高校,校企之间互相合作,促进双方实现共赢

高职高专院校大多采取3年教学培养模式,现如今,经过校企双方不断努力,培养出了新的教育制度,如“2+1”、“2+2”教学模式,即将职业院校分为三年学制,前两年在本校学习专业知识(如铁路专业:铁路+俄语),第三年去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或者选择去俄罗斯合作院校继续进修学习。经过这种模式的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养较传统教学模式(仅仅拘泥于课堂学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国内外优质资源能够充分得到利用。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专业知识,并且打下了一定的俄语基础,等到第三年去俄罗斯之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俄语水平能够得到质的发展。不过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在摸索阶段,产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够完善,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健全,国内外建立的相关实训基地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等等。

四、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胜利在望

(一)中俄合作共育铁路专业国际化人才的俄语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将会应用到国内开设俄语专业铁路院校的教学实践当中,这一模式的应用既能体现特色专业技术性,又能增强俄语实践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中俄合作共育铁路专业国际化人才的俄语教学模式研究将会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学以致用”。学生的语言技能显著提高,铁路专业知识得到拓展,培养出来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不仅熟悉俄语,而且掌握高铁技术技能。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又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需要。

(三)中俄合作共育铁路专业国际化人才的俄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将会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办学的优势,中俄教师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双方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共享,资源得到了最大效率的应用。

(四)中俄合作共育铁路专业国际化人才的俄语教学模式研究,必将为高职高校俄语教学改革创新注入色彩、增添活力,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研究成果将会开启铁路专业俄语教学的全新模式,对国内高职院校中俄合作铁路专业的俄语教学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中俄合作共育铁路国际化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是一条十分可行的改革途径,不过这条道路目前还在探索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俄语这门课程的学校目前来说不是很多,有些院校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一些精尖人才,既懂铁路专业,又会俄语。综合素质既高,又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学生。唯有这样,新时代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新人才,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郑体武.面对新契机,俄语专业何为[J].中国俄语教学,2015(8).

[2] 朱香玉.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俄语教学问题探析[J].大学教育,2019(5).

[3] 罗蝴蝶.一带一路倡议下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3).

作者简介:钱小莉(1991.05- ),女,河南漯河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