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凯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所提出的救国方案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却不仅生根发芽了,而且还枝繁叶茂。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其他方案都失败了,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却成功了。以往总是从马克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来解释,但是却忽略了另一面,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
[关键词]集体主义;均衡;实践;人格;和谐
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救亡图存的危机时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处于重疴中的中华民族开出了药方,这些药方都耳熟能详,既有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也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更有资产阶级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连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国和新文化运动(早期)多个方案。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生根发芽,而且枝繁叶茂。但是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其他方案都失败了,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却成功了。以往总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来解释,但是却忽略了另一面,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试想为什么其他救亡图存的方案失败了?难道不是因为之前的方案引进到中国的文化土壤里水土不服导致的?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枝繁叶茂,难道不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某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实质相契合?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中展开反思中国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交往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既可以看到和平年代治水的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崇高故事,也可以看到在动乱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说到底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而今一直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个人也只是在集体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国从汉代独尊儒家开始,就一直是以君臣父子夫妇为纲来充实各种社会关系,最后形成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和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局面。在这里可以发现,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相当有分量的。类似的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里找到区别于自私自立的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状态描写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可以看到马克思并没有割裂一切人(集体)来谈个人的发展,而是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同时通过分析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可以发现,只要生产越是社会化的就越需要集体主义,资本主义之所以矛盾重重,也是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而不是集体所有导致生产的混乱和无序。通过比较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取向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取向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所以不难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深入中国人的内心并迸发出强烈动力和能量。
二、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精神
正如孟子所言中国历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财富分配中一直注重分配的均衡,不少农民起义也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其实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包含了没有极端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精神。西方倒是个例外,虽然西方在政治上实行民主,但是经济上却是专治,是资本家对工人实行专治,资本家通过加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等方式不断的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如果工人不配合资本家,资本家想开除工人就开除,这就导致资本家的暴富和工人的赤贫,而且贫穷代代相传。对比中西文化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均衡思想跟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经济地位的差异消失是有契合的。
三、面向现实的实践精神
相对于西方的宗教文化,中国的文化一直比较强调实践,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重心放在改变现实上而不是寄希望于虚幻。中国传统价值观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可以看出中国非常注重实践,中国哲学家近来也不少谈中国哲学的实践智慧。虽然中国的实践很多都是谈道德实践,主要是谈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但是相对于西方以知识与实践相分离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更强调实践,更强调知与行的合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甚至有的学者把马克思的哲学看成是实践本体哲学,用实践来解释马克思哲学的一切,实践观点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所占的地位可见一斑。马克思强调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且主要讲生产实践,但是马克思的大实践观必然包含生产环节中的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这也必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实践。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有重合和一致的地方的。
四、人格的发展完善精神
关于人的看法,中西方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西方对人性的看法往往是凝固不变的,不管是宗教里边的人性恶还是卢梭等人认为的人性善。他们总是认为人性自古而今都是凝固不变的,所以他们总是像认识客体一样来认识人自己,就像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价一样,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就连费尔巴哈也不能认识到从古至今人是不断变化的,人性不是凝固不变的,需要通过实践的变化来认识人的变化。倒是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等人对人的生成性具有深刻的见解,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这不是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人看成是不断生成的。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看,从内圣外王来看,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都主張理想的人格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完善的过程。类似的,马克思从不脱离具体时代来谈论人性,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劳动和实践理论,人的本质力量是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的,因此每个时代的人的人性内涵是不一样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能力和内涵也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才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从这里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内涵的不断充实与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存在某种契合性。
五、生态观中的和谐精神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认为,人来自自然高于自然,但是人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古代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尽管道家的合一是人退回到自然的状态,儒家的合一是把自然提升到人性的状态。但是他们二者都提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是一种和谐的生态观,但是在西方文化不是这样的,西方从工业革命开始,一直伸张理性万能的信仰,一直认为人定能胜天,所以西方对待自然的主张是通过科学技术不断的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拜金主义横行。正如恩格斯曾经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总结马克思的生态观可以发现,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人与自然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他的主张包含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是自然界发展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自然界,人类便不可能产生。第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能量来源。第三,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这样的自然界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第四,人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约束。人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改造自然,否则自然界将会对人施加报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谋而合。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具有契合性,但是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缺陷。比如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容易忽视个人的利益和需求;经济方面的均衡容易导致不切实际的平均主义;实践方面过分强调道德实践和以德治国,导致法制的不健全;对人性的过高期待,导致虚伪的产生;传统生态观的和谐,导致没有改变自然的进取精神。只有把这些不利因素消解掉,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更具契合性。
[参考文献]
[1]李培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4.
[2]贺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2008.
[3]陳来.论儒家的实践智慧[J].文汇报,2014.
[4]杜维明,王杰.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交流与对话[J].学术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