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民
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是认识事物之源。在生命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生命现象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关注。那么,如何让学生像摄影师一样,及时抓住生物生命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留下真实而美丽的“照片”呢?我在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上,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一般有这样几种观察的方式:按时间,观察可由先到后;按空间,观察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按事物本身结构,观察可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按范围,观察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
如,我执教《校园生物大搜索》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只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和植物,不去观察花丛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校园生物分布图”。学生为了把分布图画得生动具体,在进行观察活动时,就比较全面、完整、系统,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的、连续的观察研究单元。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循序渐进。围绕这个单元的具体内容,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在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逐步掌握到领悟观察的基本技能。
如在“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中,有“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种植我们的植物”“我们先看到了根”“种子变成了幼苗”“茎越长越高”“开花了,结果了”“我们的大丰收”一系列探究活动。它们是按照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设计的,即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是一个系统的、典型的观察范例。教学时要把握观察特点,找准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质量。老师在组织观察活动前,要设计好观察思路或观察流程,整个观察活动要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为此,我为“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设计了以下系列观察活动:
观察种子→解剖种子→种子萌芽实验。
观察凤仙花种子→观察发芽的凤仙花。
观察凤仙花的根。
观察凤仙花的叶。
观察凤仙花的茎。
观察花蕾→认识花的各部分名称→解剖并制作花的标本→观察更多的花。
观察描述凤仙花果实的样子→观察收获的种子。
在观察活动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种种典型表现,提取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好素材。
三、养成用各种感官和仪器进行观察的习惯
运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舌、鼻、手等,去感知事物的外部特点、变化或属性,是小学生最直接的观察手段。应用各种感官直接进行观察是很重要、很方便的,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直接观察往往会有误差。因此,运用仪器扩大感官功能,才能推动认识的深入发展,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大大增强了感官的功能。
如,在进行《微小世界》一課教学时,要求学生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从池塘里取了一些液体标本,先让学生用感官直接观察。孩子们只能观察到“浑浊的液体”“有残渣的液体”。当学生借助显微镜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时,他们惊喜地发现水中生活着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鼓藻等众多的微生物,他们兴奋得大声欢呼,“我看见了,我看见了”的声音此起彼伏。我让他们再仔细观察,对照准备的各种微生物图片,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他们带着目的再次认真地观察、绘画,学生眼里的微生物世界跃然纸上,进而再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它们、熟悉它们。
四、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
记录是观察是否细致、过程是否科学、表达是否合适的一面镜子。它是一位学生观察能力的真实写照。
那么观察记录应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要求学生记录知识、设想、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现象、数据、结论。对小学生来说,需要在老师引导下记录,有时还需要帮助他们准备一些表格。在科学教育中,可以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记录。低年级的学生可用画图来记录,或在老师帮助下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高年级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记录中运用一定的推理方法,如,对比、关系表达、逻辑推理、核心概念表达等,但是力求用科学的语言。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鼓励学生用电脑帮助记录。
总之,观察是人类描述和解释生命科学领域最基本的和最初的步骤,是获得客观事实必不可少的环节。观察不等于看,而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用“思维”来“看”的过程。在观察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亲历观察的过程;要从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观察几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细致观察,客观描述,尊重事实;要引导学生从深层观察迈向自主观察,用好奇与开启智慧的“慧眼”去发现生命的奇迹,让生命世界在学生的世界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