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
[摘要]优势学科培育与建设对于“双一流”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推动意义,是地方高水平大学提高核心竞争力、冲击“双一流”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对优势学科进行内涵分析及概念界定,并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而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政策引领,提高学科建设成效;科学利用排名,促进学科全面发展;发挥地方优势,增强学科服务能力;遵循成长规律,激发学科内生动力。
[关键词]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20)03003306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载体,学科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及学术声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政策,始终将优势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础。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方案》),强调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并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建设对于“双一流”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推动意义,在国家利好政策下,必须抓住优势学科建设这一重要突破口,不断提升学科内涵建设,才能在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上有所作为。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般指在地方高校中整体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等相对较高的高校,是地方高校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其兼具“地方性”和“高水平性”两个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但与部属高校相比,还存在整体实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较困难、办学经费相对紧缺、招生层次偏低等劣势,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双一流”方案》打破了高校之间的身份壁垒,充分激发了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活力,为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一些地方高水平大学已经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优势特色学科,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提高核心竞争力、冲击“双一流”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1优势学科内涵及概念界定
1.1优势学科内涵分析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等概念的内涵进行诠释,如周光礼、武建鑫运用词频分析法,科学界定了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强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参照系[1];刘国瑜认为高校优势学科应具备四个要素: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完备的物质技术基础、良好的运行机制以及重要的社会贡献[2];马明中认为优势学科是高校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术财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均呈现比较优势及一定影响力[3],等等。基于已有研究,笔者对优势学科的内涵进行如下定义:优势学科是高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基础厚、实力强的学科,代表著学科成长的成熟阶段,表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均呈现相对优势。“双一流”背景下,优势学科是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实力的潜力学科和后备力量。
优势学科建设水平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其精心培育和建设能有效带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有利于形成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对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优势学科具备相对性、动态化两个特性。首先,优势学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对比方能凸显优势,而学科排名是学科间进行比较最为普遍、直观的方式。与大学排名相比,学科排名受学校规模、发展类型、学科类别等影响较小,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当今世界被广泛应用和认可的ESI、QS等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体系,以及在我国权威性较高的全国学科评估,从不同视角为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等概念的界定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帮助学科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与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其他优势学科进行比较、找到差距;其次,优势学科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按照正确的路径和目标对现有优势学科进行持续投入和建设,能够促进优势学科不断赶超、逐步发展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学科。反之,满足于学科现状、一味消耗学科优势,或选择了错误的发展路径,则现有学科优势会逐渐削弱直至衰退为一般学科[2]。因此,优势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结合学科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路径,不断培育和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
1.2优势学科概念界定
什么样的学科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或评价标准。《“双一流”方案》中对优势学科的描述为: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等等,既包含国际指标又包含国内指标。国内领先或前列、国际前沿具体指什么?如何界定?文件并未明确指出,相关研究也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基于学科排名视角,本文从国际指标、国内指标两个维度对优势学科进行概念界定。
国际指标依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排名数据进行界定。ESI是世界范围内用于衡量科研绩效、跟踪学科发展趋势的指标工具,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同时也得到中国高校的高度关注,一些高校定期发布本校ESI学科排名情况,作为宣传其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ESI划分出22个学科类型,主要基于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进行排名,排名依据过去十年的数据进行统计、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国际上,普遍认为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即为世界一流学科,表明该学科已经达到世界顶尖学科水平[4],而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则被认为是世界一流学科的后备力量和潜力学科,表明该学科已经具备向世界一流学科冲击的实力和基础。因此,本文将位于ESI排名前1%的学科界定为优势学科。
国内指标依据我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进行界定。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学科覆盖面广、权威性和关注度较高,是衡量各个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参照。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相比合格评估更加关注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全国学科评估自2002年起在全国开展,每四年开展一次,至今已完成四轮,为展示高校优势学科发展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数据支撑。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2017年12月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采取分档制,A及以上即表示该学科排名位于全国前10%,表明该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明显优势、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依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文将进入全国排名前10%的学科界定为优势学科。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优势学科界定范围包括:ESI排名前1%或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前10%(A及以上)的学科。
2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现状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于“985工程”“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高校”等专有名称,地方高水平大学并没有具体、明确的对应高校,因此,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进行具体研究必须首先明晰其包含的高校范围。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将地方高水平大学限定为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这类高校共有28所,详见表1。
根据优势学科概念界定,梳理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 (含ESI排名前1%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前10%学科)发展状况。此外,结合国家三部委于2017年9月发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梳理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表现出以下特点。
1)优势学科总体数量偏少,高校间差距显著。28所高校中,22所高校拥有1个及以上优势学科,其中,22所高校拥有1个及以上ESI前1%学科,10所高校拥有1个及以上学科评估前10%学科,6所高校暂没有优势学科,总体看来,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数量偏少。此外,由于所处地域、学科基础、建设路径等方面的差别,各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优势学科总量最高为14个(苏州大学),最低为0个。
2)部分高校优势学科表现突出,发展势态好。优势学科总量为5个及以上的高校有9所,占比为32.1%,其优势学科状况见表2。其中,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4所高校优势学科总量不少于9个,无论是ESI前1%還是学科评估前10%学科数,学科优势都更为突出。苏州大学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ESI前1‰,即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大部分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共有28个A类学科,其中南京师范大学6个、华南师范大学4个,优势明显。与2019年9月的ESI数据相比较,有4所高校新增1个ESI前1%学科,包括北京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科、上海大学的临床医学学科、苏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科、南京师范大学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表明这些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势态良好,为“双一流”建设构筑了夯实的基础。以上高校在优势学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与自身学科建设路径是分不开的,如,苏州大学针对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及一流学科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学科提升和促进计划,确定了“提内涵、重生态、强效率、建高峰”的学科建设路径[5],经过持续投入和建设,在优势学科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有效带动了学校与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3)传统特色学科累积效应明显。优势学科的形成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诸多因素的长期积累和沉淀。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覆盖11个学科门类(除军事学外),其中工学最多。大部分优势学科遵循了传统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如北京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苏州大学的设计学、软件工程学科,等等,一直都是所在高校及省市的重点建设学科,在原有良好基础上持续用力、不断发挥优势和特色,逐渐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学科。地方高水平大学共有3个A+类学科,分别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均为传统特色学科,在原有基础上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发展成优势学科,显示了明显的累积效应。
4)“双一流”建设政策利好。在国家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中,全部地方高水平大学均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拥有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高校同时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表明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获国家大力投入和支持。但如何能抓住机遇,在“双一流”政策引领下谋求新的发展,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难题。从表2可以看到,依照本文优势学科概念界定标准,很多“双一流”建设学科还不是优势学科,这些学科的提升空间还比较大,需要充分利用“双一流”利好政策,加大建设力度,不断缩小差距;已经进入优势学科行列的学科,应继续加强建设力度,将优势学科发展至世界一流水平甚至顶尖水平。
3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对策建议
实现真正的“双一流”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还是长期过程,必须抓住优势学科建设这一关键抓手,通过优势学科建设和培育引领整体学科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1)强化政策引领,提高学科建设成效。国家先后出台《“双一流”方案》《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目标、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等进行政策引领和指导,将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拥有一个或几个一流学科是当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而很多世界一流学科都是在已有特色、优势学科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的,值得地方高水平大学借鉴。优势学科建设必须在政策引领下科学确立学科定位、建设目标及建设路径,不断推进学科内涵建设及特色发展。对于已有优势学科的高校,应集中力量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向世界一流冲击;对于暂没有优势学科的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本校相对较强学科的扶植力度,使其尽早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双一流”政策不是终身制,其建设范围将根据建设成效进行相应调整,入选名单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进入“双一流”建设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入选名单仅仅代表好的起点,如何在后续建设中不断迎接挑战、谋求新的发展,才是更大的考验,需要各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此外,高校还需加大学科建设监督力度,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强化任务监控和过程督导,做到有规划、有重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科建设成效,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实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