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
民国京城饭圈一开始还是男人的世界,每个党派的名字听起来都很吓人——追谭鑫培叫“痰迷”,爱杨小楼叫“羊迷”,迷王瑶卿叫“瑶痴”,而梅兰芳资深粉最可怕,叫“梅毒”。
虽是直男粉丝团,但也细分为很多种。
文捧:找名流作诗,找贵人题匾,酸酸溜溜,吹吹唱唱,标榜一气。他们在散戏路上就开始构思,回家连夜写吹捧文章,当晚送至报馆,有的甚至将其空邮至沪上等大码头,只为给角儿提气。
前台武捧:成群结队地包厢占座,角儿一出,先齐声来个“好儿”。不管角儿是唱是念,必定一句得一个“好儿”。角儿一下台,捧角儿者全体离席,因为他们心里只有角儿,多瞧别人一眼就好比烈女失身,罪莫大焉。这种捧法要人多势众,豁亮的嗓门,整齐的脚步,统一的指挥,敏捷的行动,所以叫武捧。
后台捧:通过关系向戏园老板和管事施压,把角儿的戏码往后排,能唱大轴儿绝不排压轴儿,能唱压轴儿绝不来倒第三。海报排序也尽量靠前,名字写得大如斗。
此外,还有请名师指点歌舞的“文艺捧”和出钱的“经济捧”。
千万别小看这些追捧手段,讲究可不少。拿最不需要门槛的武捧来说,叫好不是扯着脖子没完没了地叫,“好”字须带腔儿,字头、字腹、字尾一个不能差,據说当时最完美的叫好方式是“好哇唔”,十分考验中气。
叫好的时机也很重要,角儿一出场要有“碰头好”,这时要声如洪钟,气拔山兮力盖世。不管角儿发挥如何,该叫好的地方一个也不能少。甚至有时大家明知角儿的唱腔不行,也都用“好儿”盖过去。
谭富英在天津演((四郎探母》时,“坐宫”里的“叫小番”嘎调没翻上去,台下哄倒彩。谭富英从此落下病根,凡唱到此处,嘎调总上不去,最后还是粉丝想出办法——选定几个区域,各预定十多个座儿,分拨埋伏好,待谭富英“叫小番”的“小”字刚出口,各“爆破点”同时炸响,数十人齐声发出雷鸣般的“好”字,谭富英没上去的“番”字谁还能听见?别的观众以为叫好的人肯定听见了,也就跟着叫好。与之相比,现代粉丝的应援方法可谓小儿科。
而在民国饭圈女孩眼里,以上种种只是隔靴搔痒,一言以蔽之——不够爱。
民国初级饭圈女孩直接用黄金攻略:扔戒指和项链,附赠手绢、情诗、六国饭店的房间钥匙。若想要角儿收下你的心意,戒指起码是足金,珍珠图个别致,有钻石更好。
而终极饭圈女孩只有一句slogan——爱他就嫁给他。是的,与当年“捧角家”相对的是“捧角儿嫁”。这个也好理解,《大宅门》中誓死要嫁万筱菊的白玉婷就是典型的“捧角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