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宏,孙 亮
(1.山西马堡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300; 2.煤科集团 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抚顺 113122; 3.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抚顺 113122)
煤矿井下工作面生产时产生的粉尘不但影响安全生产,而且威胁职工的身体健康[1]. 采煤工作面是矿井的最大粉尘来源之一,在生产时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时,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能够升至2 500~3 000 mg/m3,即便实施防尘措施,工作面回采时仍有粉尘质量浓度超过1 000 mg/m3,明显大于国家标准[2-3]. 煤层注水是从粉尘源头采取的防治措施,可从来源上减少粉尘的生成[4].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前苏联等几个产煤大国开展了煤层注水理论研究和试验,同时在井下工作面推广应用。近年来,伴随我国采煤技术的发展和职业卫生关注度的提高,煤层注水机理研究在我国也快速发展,煤层注水防尘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5-10]. 郭军杰等[11]在振兴二矿工作面实施煤层注水技术后,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尘率高达68.7%,有助于降低煤壁片帮现象;张小涛[12]在高瓦斯突出煤层综采面注水后,通过抽采钻孔实施动静压相结合注水减尘技术,煤体的水分增加了1%以上,降尘效率提高50%以上;李玉杰等[13]在张家峁煤矿14201综采工作面开展煤层注水研究,煤层水分提高78.1%,工作面的最优排尘风速为1.3~1. 5 m/s,显著降低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有效控制了矿井粉尘超标。煤层注水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应用研究限于工作面的实际条件,在应用注水技术时很难与煤体润湿参数结合起来,也难以分析注水后煤体的水分变化情况。因此,结合马堡煤矿15201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通过优化注水参数和改善煤层的润湿性,对注水后煤样的全水分和除尘效果进行研究。
按照综采工作面煤尘产生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种:原生煤尘和次生煤尘。原生煤尘为在成煤时期煤尘就形成在煤层孔隙中;次生煤尘为工作面回采时,采煤机割煤产生的煤尘。在加压泵的作用下,将水注入煤体中:湿润煤体中的原生煤尘,生成颗粒比较大的煤尘,阻止煤尘在工作面回采时飘散至作业空间,减少尘源的产生;降低煤体的脆性和强度,提高煤体塑性,在工作面回采时将煤体从脆性破碎转化为塑性变形,使煤体的含水率得到提高[14-15].
水注入煤层后,以较快的流速通过较大的裂缝裂隙,逐步渗透到被裂隙相互贯通的煤体,接着以较小的速度流至煤体内细微孔隙中。此过程为煤体由非饱和至饱和的渗透过程,是3种运动(渗流、毛细和扩散)相互作用形成的。其中,渗流是由注水压力决定的,但毛细和扩散作用是由液体和煤体的裂隙孔隙决定,和水压无关。在注水过程水的有效注水压力是:
Δh=Pz+Pm+Pw
(1)
式中:
Δh—煤层有效注水压力,kPa;
Pz—注水孔口压力,kPa;
Pm—孔隙的毛细作用力,kPa;
Pw—孔隙内的瓦斯压力,kPa.
煤层自身裂隙裂缝和孔隙的发育程度,水对煤的润湿性都会直接影响注水效果,此外,煤层覆岩压力和水压、钻孔间距等注水参数也会影响注水效果。
马堡煤矿15201综采工作面处于+900 m水平,所采煤层为15#煤层,位于152采区东部,工作面北东侧临近该矿井田边界煤柱,与福达煤业井田边界相邻;东南、西北侧均为实体煤;西南侧与152采区胶带、轨道、回风下山相连。可采推进长度为1 123 m,工作面长度为220 m,面积247 060 m2,15#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4.45~5.3 m,平均5.2 m,煤层倾角平均为14°. 可采性指数为1,变异系数为6.4%,含1层夹矸,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铝土质泥岩。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一次性采全高,采高5.2 m,每天3个循环,循环进度为0.8 m.
依据标准GB/T211-2007,在注水前对15201工作面间距10 m进行煤样采集,见图1,煤样的全水分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15201工作面煤层的全水分平均是2.23%,煤样的水分值较低,有必要实施煤层注水,充分润湿煤体,以减小在工作面回采时的粉尘浓度,提高工作面的作业环境。
图1 煤层注水示意图
表1 15201工作面煤体全水分表
依据GB/T23561.4-2009,测得15201工作面煤样的视相对密度1.391 g/cm3,真相对密度1.473 g/cm3,带入式(2)计算得煤样的总孔隙率为5.57%. 由此可判断15201工作面煤体孔隙发育不充分、孔隙数量较少,可通过加入润湿剂提高煤层注水效果。
(2)
式中:
n—煤的总孔隙率,%;
ARD—煤的视相对密度,g/cm3;
TRD—煤的真相对密度,g/cm3.
依据GB/T 23561.12-2010,利用落锤法对15201工作面煤的普氏系数进行测定,结果为1.3,判断15201工作面为硬煤层,具备煤层注水的条件。
依据GB/T 23561.5-2009,对15201工作面煤样的自然饱和吸水率进行测定,结果为2.79%. 综合以上煤样参数,测试结果符合可注水煤层的4个条件:全水分W≤4%、总孔隙率n≥4%、普氏系数f≥0.4、自然饱和吸水率δ≥1%,判断该煤层能够进行注水润湿。
15201工作面设计原注水方案是静压方式单向钻孔,设置注水压力为2.5 MPa,钻孔长度为180 m,封孔长度为4 m,钻孔d50 mm,钻孔间距为20 m. 注水钻孔布置见图1. 实施此注水方案后,经过测试煤体全水分平均为3.14%,工作面割煤时全尘降尘效率为32.1%,注水效果不佳。因此,对煤层注水方案进行优化。
因15201综采工作面煤样孔隙率小、自然饱和吸水率低,通过加入润湿剂溶液强化注水效果,分别分析了加入纯水和浓度为0.05%的润湿剂溶液对煤样接触角和含水率的影响。
3.1.1测定煤样的接触角
煤样的润湿过程主要为煤样表面液相取代气相的过程。
接触角是液体对煤的润湿性能衡量指标。接触角越小,煤体的润湿性越好,煤层注水效果越好。通过成型煤粉法得到煤样试验,纯水和浓度为0.05%的润湿剂溶液与煤样的接触角通过座滴法测定。测定发现,液滴与煤样表面接触以后,起初纯水与煤样的接触角平均为65.9°,见图2a),经过5 s后接触角基本未发生变化。接触角超过40°,证明水对煤体的润湿性比较差;起初0.05%润湿剂溶液与煤样的接触角平均为29.3°,见图2b),经过5 s就扩展平铺,证明加入润湿剂能增加煤体的润湿性,减小液体与煤表面之间的张力,缩小接触角。可见,在15201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过程中加入润湿剂,能提高煤体的润湿性。
图2 纯水、润湿剂对煤样接触角的影响图
3.1.2自然吸湿曲线
在煤层注水过程中,伴随注水时间的推移,煤层吸水的速率不断发生变化,当注水达到煤体一定的饱和程度后,煤层的含水率趋于平稳。工作面条件复杂多变,很难持续测定煤层的吸水情况,所以采集15201工作面的煤样来测定其自然吸湿曲线。煤样在纯水及浓度为0.05%的润湿剂溶液中的吸水率变化规律见图3.
图3 煤样的自然吸湿曲线图
由图3可知,在20 h内煤样的吸水率随时间升高很快,之后煤样的吸水率开始减缓;在40 h以后煤样的吸水率趋于平缓,基本不再增加。通过计算拟合得到煤样的自然吸湿方程,可发现煤样的吸水率与时间的对数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见图4.
图4 煤样的吸水率与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图
在纯水中自然吸湿方程为:
ω=0.585 5lgt+0.743 8,R2=0.984 5
(3)
在0.05%润湿剂溶液中自然吸消方程为:
ω=1.034 9lgt+0.602 5,R2=0.979 1
(4)
式中:
ω—煤样吸水率,%;
t—时间,h;
R—线性相关系数。
根据以上方程得到煤样的吸水率伴随时间的推移在下降,当时间越长,煤体吸水的程度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原因是渗流、毛细和扩散3种运动在不同的注水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刚开始注水时,起主导作用的是渗流运动,通过煤体的大裂隙和孔隙水先流入其中;伴随时间的变化,煤体中的裂隙和孔隙的阻力在不断增强,这时靠压差作用水很难快速流向和渗透至远处的煤体,此时毛细和扩散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
对比分析图4中的吸湿曲线,可知在润湿剂溶液中,煤样的吸水率显著超过在纯水中;在润湿剂溶液中煤样形成饱和吸湿状态需要40 h,饱和吸水率为4.26%,但在纯水中煤样形成饱和吸湿状态需要30 h,饱和吸水率为2.81%. 原因是润湿剂能减小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煤样内裂隙和孔隙的毛细管力,水流进煤样中更小的裂隙和孔隙,煤样的水分得到明显提高。在纯水中煤样的毛细管力小,不能挣脱煤样的内部阻力,水很难渗透至小孔隙中,煤体水分增加幅度很小。
在15201工作面原煤层注水设计中,将煤层注水钻孔的间距设计为20 m,注水结束后,采样化验测出在离注水孔5 m区域内煤样的全水分为3%~5%,在距注水孔5~10 m注水效果不理想,煤样的全水分小于3%. 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煤层注水效果,同时使用润湿剂,把煤层注水钻孔的间距从20 m减小到15 m,且实施双向注水。
15201工作面煤层埋深为1 000 m,测得工作面前方的地应力值是20.5 MPa. 煤层注水压力和煤层埋深的经验公式如下:
P0=15.6-7.8/(0.001H+0.5)
(5)
式中:
P0—煤层注水的最小压力,MPa;
H—煤层埋深,m.
计算得到煤层注水最小水压为10.4 MPa,同时要求最大水压不能大于覆岩的压力。原注水方案里煤层注水的压力是2.5 MPa,远低于理论计算值,这也是导致煤层注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通过增设加压泵,改静压注水为动压注水,由于煤体裂隙发育的不平均,煤层注水水压逐渐升高,最终保持在10~12 MPa.
15201综采工作面原煤层注水设计方案中封孔长度为4 m,封孔器采用高压胶管封孔器。注水进行到中间阶段时,煤壁开始渗出少量的水流,进行到注水后期时,煤壁渗流现象越来越明显,注入的水中有40%通过煤壁较大的裂缝裂隙渗出,导致注水效果不佳。原因是封孔器的长度不够,未将煤体的松动带全部密封。为了确保注水效果,将封孔器长度增加。依据钻屑量法现场实测出15201工作面煤体松动带的范围是9.1 m. 因此,把封孔器的长度延长到10 m,达到煤体的松动带被全部密封的目的。
煤层注水效果主要通过两个指标进行衡量:煤体含水率及工作面回采后粉尘质量浓度。优化注水方案后采样点设置见图5.
图5 优化注水方案后注水采样点设置图
注水后测定煤样全水分情况见表2. 表2数据呈现非均匀分布,采用Cline-Renka二维三角剖分算法进行插值处理,绘制出煤体注水后全水分分布图,见图6. 由图6可知,优化注水方案以后,煤体水分不均匀分布。在横向上,距离注水孔越近的区域,煤体含水率越高,而离注水孔越远的区域,注水效果越差,在离注水孔8 m的位置,煤体的含水率升高速度变缓。原因是随着与注水孔距离的增加,水的流动能力变小,但水克服煤体内部流动阻力开始增加,同时由于注水压力的影响作用在减小,煤体内部的孔隙和裂缝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作用在增大。在纵向上,即使煤层注水钻孔的封孔长度达到10 m,但孔内水仍然通过封孔器10 m长的煤体裂隙渗透到巷道壁周围的煤体;而且巷道掘进和施工锚杆对巷道周围的煤体产生扰动作用,破坏了煤体结构,增加了煤体孔隙和裂隙数量,减小了水在煤体中的流动阻力,便于水充分润湿煤体。在煤体内也发生了局部全水分偏低或偏高的现象,原因是煤体裂缝裂隙的发育程度低和煤组分分布不均匀,导致水在煤体的毛细扩散作用减弱。
原方案实施注水以后,处于两个注水孔影响范围的煤体平均全水分是3.09%,润湿半径是4.5 m. 优化煤层注水方案实施后,在采样孔①至④号这段煤体平均全水分高达5.37%,与原方案相比煤体全水分升高2.28%;优化后的润湿半径高达8 m,与原方案相比润湿半径提高了3.5 m. 优化煤层注水方案后,明显提高了润湿效果。
表2 优化注水方案后全水分情况表
图6 优化方案后润湿效果图
煤层注水的目的是减少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尘,对比煤层优化注水方案前后,15201综采工作面在割煤时和移架时粉尘质量浓度,见图7,图8.
图7 顺风割煤时粉尘质量浓度曲线图
图8 移架时粉尘质量浓度曲线图
由图7和图8可知,实施煤层注水优化方案后,顺风割煤和移架时的产尘量比原注水方案明显减少。顺风割煤时15201工作面的最大全尘质量浓度为391.7 mg/m3,而优化前为559.6 mg/m3,全尘降尘效率提高26.38%,呼尘降尘效率提高27.16%;在推移液压支架时,最大全尘质量浓度为409.6 mg/m3,而优化前为631.8 mg/m3,全尘降尘效率提高24.13%,呼尘降尘效率提高26.15%. 可见,在15201综采工作面实施煤层注水优化方案后,降尘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工作面环境明显改善。
1) 由煤样的润湿性试验得到:纯水和密度为0.05%润湿剂溶液与煤形成接触角分别是65.9°、29.3°,完成自然饱和吸湿分别需要30 h、40 h,饱和吸水率分别是2.81%、4.26%,证明加入润湿剂能明显减小煤与液体的界面张力,增大吸湿速度,提高饱和吸水量,提高注水润湿效果。
2) 通过加入密度是0.05%的润湿剂溶液,同时优化了注水参数,将注水压力、钻孔间距和封孔长度调整为10~12 MPa、15 m和10 m,采集煤样借助Cline-Renka插值法获得煤样的全水分分布规律,得出注水范围内煤样的全水分提高2.28%,润湿半径提高了3.5 m,润湿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3) 对比优化前后的注水方案,在割煤时,工作面的全尘除尘效率提高26.38%,呼尘的除尘效率提高27.16%;推移液压支架时,工作面的全尘除尘效率提高24.13%,呼尘的除尘效率提高26.15%. 现场测试结果证明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