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伟
在当前智能化与网络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数据时代悄然而来,数字技术影响并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新闻摄影领域,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摄影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方便、高效。但是大数据时代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的增多也给摄影记者带来新的职业挑战。可以说,大数据时代对于新闻摄影从业人员而言,既是个人发展的机遇,也是个人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促进新闻摄影的良性发展,是当前新闻摄影人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更多先进的数字技术带到新闻摄影领域,全面改善了传统的摄影技术,简化了传统流程复杂的摄影技术。数字技术时代,照片的传输和使用过程变得更加便捷。照片实现实时获取、裁剪、后期处理和发布。这是传统相机时代难以企及的。另外,数字相机的使用可以实现随时查看照片效果,对于不合格的照片进行立刻补拍,进一步提高新闻摄影工作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人性化。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步从传统化向自动化与智能化过渡。智能相机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光线自动调节感光度,并实现自动对焦,图片像素更高、更清晰,记者可以随时进行查看与筛选。数字技术让照片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减少了照片冲洗时代因后期处理不当而导致照片作废情况。另外,大数据时代,新闻摄影实现了全民摄影,新闻素材的来源变得非常广泛,新闻记者可以从网络上搜寻自己需要的题材,变换角度,跟踪进展,这样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新闻线索去采访,或耗费时间“扫街”找题材,变为主动出击,拍我所爱,这样摄影记者的产量增加了,优秀的新闻图片也随之层出不穷。借助大数据技术,摄影记者还可以提高报道切入点的精准性,不再倚赖“广种薄收”,扭转了工作效率低下的困局。另外,借助大数据,通过网络阅读量、转发量等,摄影记者还可以对受众喜好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拍摄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的图片新闻。
数字技术使得新闻图像处理更加快速、方便。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实现素材的网上传输,并且在传输之前对照片进行了筛选与编辑,这样就有效节省了以往胶片冲洗放大等一系列繁琐的处理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照片的使用效率与新闻时效性,进一步扩大了新闻图片的影响力。大数据时代,大多数的传统新闻机构都成立了融媒体平台,摄影记者也随之变身全媒体记者。借助数字技术,他们可以实时将图片传给所属的全媒体平台,供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及小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选用。
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方便图片处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在全民摄影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在自媒体上随手一拍上传,如果把关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就可能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造成冲击。再者,当前图片后期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图片处理软件的广泛普让修图流程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更难保证。我们经常会发现,有部分自媒体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为“制造”新闻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一些不良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修图软件修改无关联图片,并将该图片放到真实新闻中。这种真假参半的新闻和图片发布后,颠倒黑白、扰乱视听,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进而导致受众对正规新闻媒体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迫使传统媒体走向转型创新之路,媒体进入了读图时代。海量图片的使用也让摄影记者时常面临版权被侵害的问题。新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派生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象,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新媒体的相关监管制度及法则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有些媒体尤其是部分自媒体,为了追求阅读量,吸引粉丝关注,经常发生剽窃他人新闻图片的现象,摄影记者则成为侵权的主要对象。面对被侵权事件,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上维权成本高,而这就导致这种不良现象不时见诸报端、网络,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媒体行业的公平性与秩序性,更是伤害了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应对此类现象,媒体法务部门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为记者和媒体维权。
在新闻行业,摄影记者是个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于一体的特殊存在。除了寻找拍摄题材、推敲新闻标题、精炼照片说明,他们更得携带“长枪短炮”,奔走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在烈日炎炎下、寒风雨雪中拍摄都是工作常态。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媒体行业的竞争,摄影记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及肩负的媒体责任,迫使他们必须快速转型,变身多面手,适应新业态。以《合肥晚报》全媒体摄影记者为例,他们采访中可谓身兼数职:除了拍图片,还要拍视频、编辑视频,上传到融媒体平台,给新媒体平台选用。不少人依托自身从事新闻摄影时养成的视觉优势和职业敏感,做到了图片视频“两开花”,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期。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报社摄影记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时,还得学习新技能,让自己成长为全能型记者,做到与时俱进。
大数据时代,新闻摄影也随之变得便捷化、快餐化。所谓“新闻的生命只有一天”,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图片的价值好像也就在受众点开的那一瞬。但真实性永远是新闻永恒的定义。发布真实新闻图片也是摄影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与第一信条。
随着数字技术的到来,加上摄影技术越来越强,图片后期处理软件也越来越多样化,功能也越来越多,加上自媒体的繁荣,从而导致更多的虚假新闻图片更容易出现和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着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底线。面对这些虚假新闻图片,要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与打击工作,维护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呢?这需要新闻摄影记者长期的坚守与探索。
关于摆拍与抓拍这一问题,新闻摄影一直在争论,而在部分新闻宣传工作中,摆拍现象比较严重。之所以有摆拍这一产物,主要是因为在过去胶片年代,相机镜头缺乏充足的进光量,再加上胶片的感光度比较低,能拍出一张好的照片非常难,所以当时大多是选择摆拍,这样既节省胶片,又保证照片质量。
大数据时代,笔者认为,相机内存大,耗材少,新闻摄影最重要的落点应当在抓拍。但是也不能说摆拍完全不对。在摆拍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那么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坚守新闻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没有太多主观利益趋使的摆拍也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举个例子:摄影记者在拍摄一个“道德家庭”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全家人摆好姿势,亮出笑容。这样的摆拍方式既尊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又没有加入太多主观干预,照片整体显得十分自然。但是要注意,如果为了达到新闻效果,摄影记者亲自“导演”新闻情节,这样就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欺骗受众,这种照片也就沦为“照骗”。
大数据时代,让新闻图片的高速大量传播成为可能。在新闻摄影中,如何避免违背新闻伦理、公序良俗的照片出现,这不仅是摄影记者职业道德的映照,也对各级主管部门相关法规法律的执行和完善提出新要求。摄影记者抛开其职业不谈,他们首先是中国公民,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而记者作为他们的职业,需要将真实发生的事情客观记录下来,这也是他们的职业责任。当摄影记者的职业责任与法律法规和道德价值发生冲突,记者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公民,只有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待社会的丑与恶、善与美,才能将新闻图片客观、真实地拍摄出来,减少出现有违法律法规和丧失道德伦理的照片。比如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血腥场景等,应当依规在人脸或关键处打码处理。在拍摄这类照片时,必需要后期处理,不能有丝毫个人喜好的掺杂。否则,这种照片一旦发布出去,在大数据时代,便会以几何级的速度传播,给当事人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还有可能走上应对法律诉讼的道路。
总之,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摄影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新闻摄影从业人员要想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胜出,必需不断更新观念,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职业操守和公序良俗,在大数据时代做一个合格的新闻摄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