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教材“吃不透”是许多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拿到一篇文章,略读一遍,根据教学参考的指导,便“胸有成竹”走上讲台,此时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或昏昏欲睡,或神游天外。很不幸,在讲授北京版四年级语文《迎接绿色》一课时,笔者也成了这样“无趣”的教师。课后,经过听课教师的点评与指导,笔者深刻认识到解读课题与文本的重要性。只有把文本“吃透”,才能提炼其深刻内涵,上一节有生命力的语文课。
标题是概括整篇文章的精华,读懂了标题,也就离文章更近了。“绿色”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而“迎接”是主体带着庄重与尊重去接待客体的一种仪式。“迎接绿色”,也就是说将“绿色”当作了“贵宾”,那这“绿色”便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至此,笔者找到了理解文章的切入口,带着“为什么要迎接绿色”“怎样迎接绿色”两个问题去解读,教师有真话可说,有真问题可问,学生有真知识可探索,便有真学习发生。
《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矛盾点后,就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和学生一起带着问题去文中找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迎接绿色”,学生在对文章初步了解后,通过“方井”“压抑”“井底之蛙”等关键词,体会到作者的居住环境非常拥挤、杂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另外,通过“门虽设而常关”及“这些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等语句可以看出,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十分淡漠。学生读懂之后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于绿色的向往之情变得无比强烈。此外,在营造了浓烈的压抑感之后,下一自然段提到了代表绿色、自然和生命的丝瓜。学生通过抓住“楼角”“间隙”“蓬蓬勃勃”“生命”等关键词,体会到了狭小的空间和蓬勃的生命力之间的强烈对比,突出这抹绿色的来之不易和它带给人们的惊喜。最终,通过理解这些关键词,学生对“为什么要迎接绿色”这一问题的解读也就自然到位了。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绿色”对于住在“井底”的居民们来说就是一位贵客,值得大家用各种方式迎接它的到来。
提到各种方式,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大家是怎样去迎接绿色的”。作者描写了几位邻居迎接丝瓜的方式,细读之后,可以发现其中还藏着作者对邻居性格特点的塑造:王叔有一个“旧鸟笼”说明他平日里养鸟,特意买来铁丝为丝瓜搭架,看出他有耐心、有闲情;“我”爱人为丝瓜留路、用撑衣杆迎接丝瓜,可看出她是一个细心的主妇……文章的最后一段,升华感情,点明绿色的含义——这抹绿色给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打开了交流的通道,邻里关系更为和谐。所以作者说:“这道自然的风景线,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
细品文章内涵之后,其遣词造句也十分值得师生咀嚼。语言简洁、不拖沓,以最少的字数描绘情景、突显深意,如开篇“其实只是株丝瓜,野生的”短短十个字就明确了文章的主题,并为后文的描写留下伏笔;语言优美,带有古典气质,如“极目不能远眺,门虽设而常关”充满古诗词的韵味,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门虽设而常关”,更是将自己生活在被钢筋水泥包围的环境中的压抑、烦闷隐晦地表达出来。作者深知自己离真正的自然已远,只能退而求一抹“绿色”,故值得以最真诚、最热情的方式去“迎接”。当把这些呈现给学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诵读,体会作者行文的奥妙,让语文真实“发声”。
回顾最初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笔者备课时对“为什么要迎接绿色”的原因研究不到位,并未抓住文章的主脉,所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无力感。可见,解读课题,细品文章的细枝末节,捕捉到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脉络,才是语文教学之正道。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