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玉
KWHL是“已经知道什么(What we know)、想知道什么(what we want to know)、如何知道(how we will find out)以及学到什么(what we learned)”的英文简称。KWHL表格让教师的“追随”不断融入“自我评估——捕捉兴趣——预设生成——回顾反思”的循环中,得以在观察、评估、记录幼儿的学习经历中支持幼儿不断发展,获得连续性的经验与探究能力。有助于幼儿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提出他们未知的问题,计划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断尝试探究,记录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本文以大班科探游戏“捂柿子”为例,具体阐述KWHL表格在大班幼儿探索实践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天,我班的轩豪将家门前柿子树上丰收的柿子带到了活动室,或红、或橙、或硬、或软的柿子,立刻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好奇地观察着、触摸着、讨论着。看着幼儿如此有兴致,我就借用KWHL表来促进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问题的答案。
评估幼儿的发展、学习经历和兴趣,撰写观察记录,是创设有吸引力的、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游戏环境的关键。大班幼儿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主表达、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我和幼儿围绕感兴趣的“柿子”这一“关注点”展开分析,看看他们对这个事物“已经知道多少”。
“我们小区里也有柿子树。”“我吃过,很甜的,妈妈说不可以多吃。”……我捕捉到这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决定和他们一起探究下去。大家决定进行一次集体讨论,自由说说对柿子(树)的认识。从幼儿自我评估的展示和分享中,我了解到他们对柿子(树)的外形特征、口感等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他们对于“柿子”还有着更多的兴趣追踪点。于是,我鼓励幼儿思考,展开观察、实验、比较,进一步进行互动与探索。
幼儿是天生好奇的科学家,他们喜欢探究周围的世界。教师应鼓励幼儿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提出自己想继续“研究什么”“发现什么”。
幼儿围绕“柿子”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于柿子,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当我抛出问题后,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柿子里面是什么样子?”“这些柿子硬硬的,怎样才会变得又软又甜呢?”……幼儿的思路豁然打开,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我给每位幼儿一张纸,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经验与问题。这些经验与问题展示在“科讨墙”上,犹如幼儿做的学习计划,以引导他们梳理归类,也是教师对其经验、疑惑的再次梳理。
幼儿最感兴趣的,也是最多次提出的问题就是“怎样让柿子变熟”。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支持幼儿自己进行设想并寻求答案。
围绕幼儿“每个想知道的问题”,教师都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答案、获得成长。针对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有的问题幼儿知道答案就可以分享经验;有的暂时没有答案,就可以启发他们:“你的这个问题,你觉得可以怎样去解决呢?”调查、尝试、观察、记录等,这些都是幼儿探索的途径,成人就是支持者和促进者,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幼儿在“已知经验”基础上围绕“未知经验”展开探索,以获得学习的能力。
结合问题“怎样才能让柿子变熟、变甜?”我不断鼓励幼儿开展各种“捂柿子”的探索活动。幼儿设想了多种多样的“捂柿子”方法,如:昊昊的“将柿子放在太阳下晒”,兰兰的“把柿子和苹果、香蕉等水果混在一个袋子里” ……其中,衡衡的“大米捂熟法”最受欢迎。
随后,在家长的支持下,捂柿子的验证开始了,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尝试。昊昊的柿子放在窗台下晒,兰兰的柿子和香蕉、苹果放在一个袋子里,衡衡将柿子埋进大米里……
幼儿在不同的、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有的收获了成功的甜蜜,有的也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但无论成败,师幼和家长都在不断地探究中获益匪浅,都感慨:“平时只知道柿子好吃,原来捂柿子有这么多的门道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园多方面提供了支持与帮助,幼儿在自主参与、自由观察和亲身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着自身的经验。
“捂柿子”活动结束后,启发幼儿回顾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收获。衡衡分享了自己捂柿子的过程:将5个生柿子埋进米袋里,每天都耐心地等待着、细心地观察着。前两天,柿子没有多大变化;第三天,柿子颜色开始变红;第四天,柿子开始有些变软,颜色也更红了;第五天,柿子已经完全变软,用手轻轻一按,会凹下去一块,颜色红润,有光泽,香软的柿子一路甜进了衡衡的心里!在“捂柿子”分享会上,衡衡的“大米捂熟法”以简单方便、见效快速、香味怡人的特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以及观点通过绘画、文字、展板等方式展现出来,既展示了幼兒的收获与成长,又丰富了他们捂柿子的经验。整个游戏活动的开展成为大家探讨、交流、反思和进一步深入的有效载体。之后,幼儿还自主开展了“做柿饼”“柿子食品品尝会”等系列探索活动。
在和幼儿一起捂柿子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兴趣追踪点,发掘了“柿子”这一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运用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互动与表达。顺应幼儿的需求,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每位幼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尝试着、验证着,无论成败,教师都以欣赏与激励的方式肯定他们的探索行为。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亲子互动中,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而KWHL表格的运用,让教师的“追随”不断融入“自我评估——捕捉兴趣——预设生成——回顾反思”的循环中,从而在观察、评估、记录幼儿的学习经历中支持幼儿不断发展,获得连续性的经验与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