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发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探究

2020-08-02 10:56林展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9期
关键词:整本书激发兴趣

林展图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通过“以点带面,抛砖引玉”“交流分享,激发热情”“方法引路,提高实效”“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多元评价,强化跟踪”这“五步走”,点燃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欲望;激发兴趣

在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习惯了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传递和获取各种资讯,碎片化知识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些文章阅读,在课外阅读时也是以浏览新闻娱乐和生活信息的碎片性阅读为主,只读文章而很少读整本书。笔者对学校今年开展的“寒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寒假一个月里对推荐书目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同学占54%,其中读了2本书以上的只占28%。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学生学习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以点带面,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可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从一篇到一本、从一本到一类、从一类到多元的阅读。如,教学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将相和》时,教师可以语言特色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引入到整本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实现一课到一本的对接;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西游记》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吸引学生走进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当学生读完《西游记》后,教师可组织全班交流,讨论和分享书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书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初步了解书中人物形象,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而激发他们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欲望,从而实现从一本到一类的整本书阅读。

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从课文阅读到阅读《三国演义》整本书,让学生了解书中的历史背景。学生有了对历史背景的粗略认知后,教师可推荐相关历史书籍供学生阅读,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实现从一篇到一本、从一本到一类、从一类到多元的阅读。

二、交流分享,激发热情

读书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是激活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欲望的平台。交流分享中既要生生互动,又要师生互动,力求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活动有所感悟,有所启发。例如,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金钱的魅力》等以品味人物描写的课文时,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予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点拨,让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在学生脑海中,激发他们进一步想从原著中探寻人物形象的兴趣。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如,好书分享会、讲故事比赛、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征文比赛等,为学生搭建阅读成果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中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让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转化成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三、方法引路,提高实效

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很积极看书,书可买得不少,读得也不少,但语文成绩并未提高,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阅读时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或者只追求那些惊险曲折的情节,根本不知道积累与运用,可以说阅读的收效甚微。因此,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阅读效果的有力保证。

(一)想。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是文学知识的获取和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但许多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只停留在对整本书的大体内容上的了解而缺乏思考。学生们只有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预测、提问,边读边思,读后有思、有悟,才能有所得,才能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标。做好阅读批注有助于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对内容的关注与思考,引导学生对书中感受深刻的词、句、片段或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这样,书中的重点、要点内容一目了然,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

(三)抄。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让学生开设一个笔记本专门进行摘抄记录,并指导学生记录的方法。一是指导记录的内容。如,可摘抄书中优美的词句和片段描写等;二是指导记录的方法。可通过思维导图等直观的方式把读过的内容整理出来。还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抓住书中感悟点,联系自己实际写出读后体会。

此外,指导学生把书中精彩内容熟读成诵,在脑海中储备丰富的素材,并学会迁移运用书中的精彩内容,灵活巧妙地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日积月累,头脑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写作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学生从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自然而然激发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

四、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限于课内几十篇课文的学习,就难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将单一的课文阅读延伸到课外整本书的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要把教材中的课文作为阅读外延的一个引子和“链接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把阅读的范围从课文延伸到课外整本书的阅读,使课内外的阅读有效链接。如现在统编教材中每单元都围绕一个学习主题编排每组课文的,不少课文是从名家的作品中精选出的。由于篇幅的原因,语文书的内容里是无法把原著尽录。这对已被课文内容及情节深深吸引的小学生来说,是个好的切入点和“链接点”。如,学习《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学生在课堂上已被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精彩情节所吸引,因此,教师可这篇文章作为延伸的切入点,推荐学生读吴承恩的《西游记》,这样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就水到渠成了。

五、多元评价,强化跟踪

为了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可专门设计一本《课外阅读登记卡》。里面可设计“阅读书目”“每周每天的阅读时间”“精彩内容摘抄”“我的感受”“每天家长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欄目。并在登记卡上列出一学期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学生每人拥有这个《课外阅读登记卡》,每天在卡中相应栏目填写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并作出自我评价。为了强化跟踪,教师和家长还应加强实施的评价与督促,切忌一曝十寒。如通过卡中的“每天家长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栏目,家长和老师也可对学生每天、每周的整本书阅读情况作出适当的评价来鼓励学生。另外,还可在班上进行阅读之星、写作小能手、故事大王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读书汇报制度强化跟踪阅读效果。可利用每周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分享本周阅读的书籍和从阅读中得到的收获,并可让其余同学进行评述,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每周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就通过每周的阅读分享会突显出来了,强化了跟踪的实效性。此外,《课外阅读登记卡》也要让家长每周参与到学生阅读情况跟踪中,进行及时的评价、监督和鼓励。或者通过亲子共读一本好书或通过互相交流书中内容,分享读后感受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作出及时评价和督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重视培养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让整本书的有效阅读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整本书激发兴趣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