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彬
【摘 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接种乙肝疫苗的6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b)阳性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种后3年HBsAb低应答率、无应答率及阳性率与接种后1年、接种后2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4周、12周及24周的HBsAb阳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接种后1年、2年及3年时的乙肝抗体滴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早产儿仅出现局部红肿2例,轻微吐奶1例,未经特殊干预均在接种后24h内消退。结论: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预防中效果安全显著,值得在免疫接种中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乙肝疫苗;乙型肝炎;HBsAb;不良反应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WHO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感染后HBV病毒的人数高达20亿,其中慢性感染者约3.5亿,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肝病患者高达100万人[1]。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国家,HBV携带率约为10%左右,其中以学龄前儿童感染最为突出[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在抗HBV感染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缺乏根治性药物。因此预防HBV感染一直是臨床上的热点话题。乙肝疫苗是降低新生人口HBsAg携带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3]。本研究以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接种乙肝疫苗的6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接种的6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长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早产儿出生24h内均接种乙肝疫苗,且排除免疫缺陷性疾病、接种禁忌症、合并各种急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有严重的疫苗不良反应史。其中男35例,女28例,胎龄34~36周,平均(35.63±1.28)周。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均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于早产儿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首次注射时间为出生24h内,若早产儿母亲HBsAg为阳性,则早产儿同时第一次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两次疫苗分别于两侧采用不同注射器注射。出生15d后第2次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早产儿3月龄、6月龄时分别行乙肝疫苗的第2次及第3次接种。所有早产儿均取空腹不抗凝静脉血3mL,离心分离出血清后采用SPRIA法检测HBsAg与HBsAb水平。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本组早产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1年、2年、3年时HBsAb低应答率、无应答率、阳性率,并采用改良Hollinger分式计算乙肝抗体滴度;接种后4周、12周及24周的HBsAb转阳情况以及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HBsAb低应答即乙肝抗体滴度在2.1~9.9mU/mL;HBsAb无应答即乙肝抗体滴度不超过2.1mU/mL;HBsAb阳性即乙肝抗体滴度大于9.9mU/mL[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HBsAb反应变化情况
接种后3年HBsAb低应答率、无应答率及阳性率与接种后1年、接种后2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早产儿HBsAb转阳情况
接种后4周、12周及24周的HBsAb阳性率分别为22.22%(14/63)、42.86%(27/63)、92.06%(58/6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 接种后不同年限乙肝抗体滴度变化
早产儿接种后1年、2年及3年时的乙肝抗体滴度为(120.03±9.76)mU/mL、(92.42±7.75)mU/mL、(50.02±6.98)mU/m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早产儿出现局部红肿2例,轻微吐奶1例,不良反应轻微,未经特殊干预均在接种后24h内消退。
3 讨论
乙肝是临床上流行性极强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及血液途径进行传播。早产儿各器官组织及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极易感染HBV,加之母婴间的传播更是增加了HBV感染的几率,一旦感染则会成为HBV病毒携带者。目前临床上常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及减少早产儿HBV感染。目前临床上常通过检验乙肝血清标志物表面抗原来判断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若HBsAb转归阳性则提示不会受HBV病毒感染[5]。另外,早产儿接种后不同年限乙肝抗体滴度常会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机体出现表面抗体无应答或低应答则提示还有感染HBV的可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3年HBsAb低应答率、无应答率及阳性率与接种后1年、接种后2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乙肝疫苗接种2年后应及时监测乙肝抗体滴度,并根据早产儿体内抗体含量及时注射疫苗加强针以有效避免HBV病毒入侵。结果还表明,接种后4周、12周及24周的HBsAb阳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接种后早产儿机体抗HBV病毒的能力逐渐增强,可有效避免感染HBV,在预防乙肝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结果还表明,早产儿接种后1年、2年及3年时的乙肝抗体滴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抗体含量也随之下降,机体感染HBV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本研究所有早产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性高,早产儿耐受性好。
综上所述,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预防中效果安全显著,值得在免疫接种中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建宏.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7):31,33.
[2] 沈珍华,袁光明.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3(18):39-40.
[3] Perrett S E,Cottrell S,Shankar A G.Hepatitis B vaccine coverage in short and long stay prisons in Wales, UK 2013-2017 and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vaccine shortage[J].Vaccine,2019,37(35):4872.
[4] 吴春苑,曾丽.分析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5):706-707.
[5] 杨配英.分析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