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秀华
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不应只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而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评价和感悟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出准确、有效的评价呢?
首先,学生在阅读时,要找到文章的中心、主旨,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作者的想法,获取文章信息,以此来完成阅读任务。要找到文章的中心、主旨,就必须细读课文,紧抓细节;要了解作者的想法,就必须深入文章,揣测文意。其次,学生应当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隐含的信息找出来,然后进行简要概述,还可以将每个段落重要的词句相联系,以此来揣测文意,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带着问题看文章,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可以通过自己获得的信息对某些问题作出解释。最后,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便从中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之引导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课堂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然后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是学生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學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首先,学生要快速浏览一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再进行分层,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找到文章的主旨中心句,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了解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文体,还可以对好的段落进行诵读、赏析,画出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生读完某篇优美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读后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心里的感悟表达出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过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之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考查的题型也渐渐由死板、单一的语文知识填空转变为灵活多变的题型。从目前的考查题型来看,每一道题都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学会阅读,就学会了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以后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
首先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阅读不能单一地看文字,而应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些课外知识,还会动脑思考,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一篇文章讲了老鼠和猫的故事:老鼠在寻找食物的途中,遇到一只猫,猫看见老鼠拔腿就跑。在生活中,老鼠看见猫是要逃跑的,但是在这篇文章中,猫见了老鼠却要跑,这与小学生的认知截然相反。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题是问答题,问为什么猫见了老鼠要跑。如果小学生仅仅根据自己了解的老鼠害怕猫这种想法,就回答不出这道题。但是如果学生看了课外书,了解了课外知识,可能就知道为什么了。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水平。其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从而主动去阅读,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助于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必须从小培养。阅读评价要避免课堂单一的语文知识考查,要渐渐转变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样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秋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