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与高层决策的执行,都离不开中层干部的管理、组织、协调、推进、落实。然而,由于工作压力大、晋升困难、“中年危机”等原因,导致部分中层干部出现 “中层危机”。由此产生的抑郁情绪,有时甚至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晋升困难、“中年危机”等原因,导致部分中层干部出现“中层危机”的心理恐慌。“中层危机”会造成什么影响?有何化解之策?
什么是“中层危机”
概括來说,“中层危机”是指公务员队伍中少数中层干部,在面临年龄、事业、家庭等外部综合因素的多重压力下产生的心理恐慌感,这种心理恐慌感可能会影响中层干部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与处事方式。
在政府各级部门中,中层干部大部分职务以科处级(包括副职)为主。
从职级来看,中层干部上有来自高层的压力,他们时刻思考如何得到高层领导的青睐与赏识;下有来自下级公务员的冲击,他们还要思考如何保住位子和面子。
从对应的年龄段来看,中层干部大部分集中于35至45岁,也正好对应老百姓常说的“中年”,或者称之为“灰色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步入这一阶段,可能面临事业、家庭、健康等各种危机。
中层干部年龄上的“中年危机”与事业上的“中层危机”会产生危机的叠加效应,由于生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可能导致出现心理上的问题。紧张、疲劳、焦虑所产生的抑郁情绪,有时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现实生活中,少数中层干部也是“过劳死”或“抑郁症”的高危人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中层危机”因何出现
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与高层决策的执行,都离不开中层干部的管理、组织、协调、推进、落实。正因为如此,需要找到产生“中层危机”背后的成因。
原因一: 思想偏执,心理疏导不畅。少数中层干部可能整天患得患失,上级领导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都要揣摩半天;下属同事无所谓的一个眼神,也可能导致其浮想联翩。一些党政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没有从组织层面关怀这类群体的心理问题,只能由个人自我调适、自我解决。
原因二: 工作超负荷,但减压途径匮乏。中层干部需要更多的责任担当,导致其工作超负荷,每天加班常态化。而作为中层干部,又是整个单位良性运转的枢纽,想晋升就要有所为,有所为必须有担当,责任危机就可能会转化为职业危险,导致其内心焦虑与身体崩溃。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没有为公务员提供新的减压途径,工作减负、会议减少、材料缩减等轻量化工作改革还需要推进。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之中,心理与生理上就可能会出现危机预警。
原因三: 激励机制不强,职业认同感缺失。经过多年的努力,从科员、秘书成长为单位的中层干部,有些人可能更在乎的是这一职位给自己到底带来了什么?如果中层职位并未带来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那么就只能寄托于晋升这一激励机制,而如果晋升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晋升机会越来越渺茫,那么中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来自于哪里呢?加之少数地方出现问责的形式化、过度化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浇灭了少数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其开始奉行“无为而治”的信条,使其陷入“中层危机”,最后可能会逃离体制,辞官而去。
如何化解
应对“中层危机”,最重要的是少数中层干部自我心态的调整,再加之外部适当干预,使其跳出职场的“囚徒困境”。
摆正心态,自我调整情绪。当面对来自高层领导的批评或下属的指责抱怨时,避免受情绪左右,而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抱着“职场阴谋论”的偏见去看待周围的人,要学会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当心情沮丧时,要学会排解和释放。要克服受挫感,在失败之中寻找成功的机会,有时往往会化危为机。
不断学习,保持创新活力。即使处于中层,也要不断保持学习的习惯。只要头脑仍然保持活力,就不会产生知识恐慌,也不用担心会出现“露怯无能”的危机感。有时候,要虚心向新生代学习,放下身段和领导架子,多接地气,要和新人共同成长。
减压疏导,加强人文关怀。各级党政机关要关注中层干部的成长,加强对这类群体的人文关怀。要为中层干部创设一个温馨的环境。组织上要设置相应的心理疏导机构,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平时加强沟通与交流。
要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性文化活动,比如举办运动会、联欢会、远足郊游等。各级党政机关要完善中层干部的休息、休假制度,对其进行定期的身心健康诊疗。
要注重对中层干部心理上进行合理疏导,引导其实现干事业与顾家庭的合理平衡,从而优化其成长环境,使其心情舒畅、爱岗乐业。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要结合中层干部的差异化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弹性激励机制。
要设计科学可行的弹性激励机制,注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协同配合,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效统合,从而增强中层干部对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
要在中层干部中培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拓宽中层干部晋升空间,实现岗位的有序流动,保障其干事创业的自由空间。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创新干事者护航。对于那些勇于创新、敢闯敢试的中层干部,要坚持厚爱原则,大胆鼓励其积极作为,宽容其无意的过失,要给予中层干部一定的保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干事的热情。
(《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