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标语宣传研究

2020-08-02 11:02杜兵兵廖一杰
声屏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标语必要性

杜兵兵 廖一杰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官方机构和民间群体都纷纷打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标语,很多张贴在街头巷尾的标语也被网友推送至线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积极热议。通过对抗“疫”标语宣传的必要性、主题类型、具体内容等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标语宣传工作以其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高度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对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胜利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抗“疫”标语 必要性 主题类型 作用意义

“标语”作为一个词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从日本引进国内的,而其最早来源于西方,是英文“slogan motto”的意译。事实上,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介质和思想鼓动载体,标语在我国早已有之。譬如,古代陈胜吴广起义时便运用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三国时期,刘备集团始终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口号。近现代以来,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打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上街游行;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时,英勇的解放军指战员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句惊天动地的口号,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时至今日,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然越来越现代化。然而,标语这种古老的宣传方式却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标语宣传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胜利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抗“疫”标语宣传的必要性

疫情暴发之初,很多人不以为然,思想上和行动上没有丝毫重视。尤其是老年人群体,被认为是病毒易感人群,但他们却难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及时有效地获取疫情信息,或因思想保守而对疫情不屑一顾,即便儿女对其进行苦口婆心的灌输和劝说,也难以引起他们足够的思想重视,而标语宣传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接受者角度而言,标语是一种心理上容易接近或不易拒绝的文化读品。人们在理智上清楚眼前的标语是一种宣传工具,但要做到完全不为所动并不容易,因为标语往往是警觉性的目的事实或道理的浓缩,因而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鼓动性。标语宣传通过在街头巷尾张贴布告、书写墙报、悬挂横幅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简短有力、对仗工整、色彩鲜明、字体多样的大尺寸文字宣传方式,对人们的眼球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增强了信息的现实感、真实性,足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对于老年人、低龄儿童等群体而言,是一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是一种容易接受的信息宣传方式。因此,标语宣传能够较好地覆盖现代化媒体宣传所难以触及到的目标受众群体,从而弥补一定的宣传漏洞。

抗“疫”标语的主题类型

抗“疫”标语的传播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肆扩散和春运返乡过节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此种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动员群众组织防控工作,但城乡差异、地域差异、贫富差异、年龄差异甚至宗教信仰差异等因素都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因此,抗“疫”标语的内容针对众多的现实矛盾问题,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主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奉劝人们居家独处、勿走亲访友。由于疫情暴发之时正值新春佳节,回乡探亲、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是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或活动,而这些活动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病毒,对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极其不利。因此,各地张贴标语、布告,以宣传居家独处的“利”来劝告人们尽量待在家中,以宣传外出的“弊”来警示人们不要走亲访友。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家里蹲就是做贡献”“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我为自已省钞票!”“想要风险小,还是家里好”“今年过年不拜年,宅在家里最安全”“关起门其乐融融,散开门后患无穷”“远离人群家里宅,防病防灾幸福来”“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有朋自远方来,必诛之”等。

奉劝人们健康饮食、抵制野味。疫情爆发之后,新冠病毒被指因部分贪嘴之人食用蝙蝠、果子狸、蛇等野生动物而致,因此,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一场抵制食用野生动物的行动。相应的宣传标语也以宣传食用野生动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来恐吓、劝阻人们。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偷吃野味,病床C位”“今天野味吃得饱,明天病床要躺好”“野味一时爽,隔天医院躺”“不要吃野味,蒸煮要到位”等。

奉劝人们少聚集、不聚集。由于很多人在疫情暴发之后仍心存侥幸,或是三五成群出去聚餐,或是约人出去打牌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因聚餐、集会而被感染的众多病例,引起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为了加强人员管控,各地宣传标语纷纷直接痛骂、批驳外出集会聚餐的人员,或是直白宣传聚餐集会的可怕后果,以求达到让这些人红脸冒汗、心生恐惧而放弃外出的目的。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现在喊你打牌的都是谋财害命”“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现在聚众赌博的都是亡命之徒”“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徒,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春节集会一时爽,隔天医院床上躺”“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散”“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齐把病毒拒”等。

宣传戴口罩的必要性、重要性。疫情暴发之初,全国各地纷纷呼吁人们外出时必须戴口罩,以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但很多中老年人思想较保守、观念老旧,或是认为疫情离自己很远,没必要花冤枉钱买口罩;或是认为生死有命,信命而不信科学。为此,各地标语纷纷以戏谑、幽默、讽刺的话语风格宣传不戴口罩的严重后果,以求让人们认识到戴口罩的必要性、重要性。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ロ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好”“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医院治病”“出门不戴口罩,等于在病毒里裸奔”“平时出门戴口罩,否则麻将都点炮”“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疫情不是开玩笑,神仙也要戴口罩”等。

警示特定人群早报告、勿返乡、勿出门。由于湖北疫情最为严重,部分疑似被感染的人群在武汉封城前通过各种方式逃离疫区,奔向全国各地,加剧了病毒的扩散。因此,全国各地都在严防从湖北返乡归来的特定人群。针对这部分人群,各地标语以直接点名的方式要求、督促、劝告他们早报告、勿乱跑。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武汉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带病回乡,六亲不认;敢从武汉来,坚决不接待”“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谁隐瞒疫情,谁就是千古罪人”“返乡先隔离,亲人都爱你”“停下你归乡的脚步”等。

抗“疫”标语的作用和意义

标语之于本次抗“疫”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宣传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群众束手无策、不知所措,这其中包括部分不会使用网络或很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特定人群,而疫情标语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向其迅速而充分地普及和宣传个人防控的具体做法,有效引导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

鼓舞动员作用。本次战“疫”除了依靠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主力军之外,还需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否则疫情将很难得到控制。抗“疫”标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群众动员作用,在抗“疫”标语的鼓动下,人民群众对待疫情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纷纷积极行动起来,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居家不外出、不偷食野味、不参与集会、互相监督防范。同时,很多群众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补充了力量,还有很多群众捐款捐物,大力支援前线抗“疫”工作。

警示震慑作用。对于思想保守或心存侥幸的个别群众而言,抗“疫”标语无疑对其起到了警示和心理震慑作用。相较于官方媒体严肃而正式的话语风格,遍布于大街小巷的抗“疫”标语却充满了明显的娱乐化、夸张、戏谑、反讽、批驳、恫吓等色彩意味,比如“省钞票”“不孝”“丧尽天良”“必诛之”“裸奔”“病床C位”“千古罪人”等语词,这些露骨而直白的话语对人的心理刺激非常强烈,能够有效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从而引起个别群众的重视。

结语

抗“疫”期间的标语宣传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其以直白而醒目的信息呈現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便捷的信息通传,进行了思想和行动上最为深入而有力的鼓舞动员,尤其是警示震慑了部分对病毒心存侥幸、无所畏惧的个别群众。可以说,当今时代的信息宣传虽然已基本实现电子化,但传统标语宣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韩云:《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报标语口号研究》,《新闻世界》,2011(2)。

2.陈信凌:《江西苏区标语的传播学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

3.张娜:《论标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写作规范》,《语文建设》,2014(8)。

猜你喜欢
标语必要性
标语变变变
这些标语也太让人苦恼了吧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超级夸张的劝学标语
最牛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