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凤?徐小勇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铁路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训,重专业技能、轻社会能力,以及实训设施滞后的问题,拓展学生能力的主要策略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的措施,从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服务铁路,促进就业,学以致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铁道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拓展;问题;策略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沿用本科教材,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综合能力和创新创造力的发挥。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契合鐵路运输现场的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使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一、毕业生调研
为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项目组采用现场走访座谈和网络调研等方式,对近几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职业相关度、职业能力等进行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市场需求调研
至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从业人员为204.56万人,2016-2020年度人才需求趋势如图1所示,约1/4以上的人才需求量是运输专业人才。显然,人才需求量从2017年起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与近几年的实际需求量趋势是一致的。
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铁路运输现场对于铁道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和大专生工作待遇相同。而且,随着铁路运输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铁集团分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客运服务人员。意味着铁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2019年铁路运输现场职工学历状况如图2所示。对学历要求不是很高,但高职学历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专业课学习比较扎实,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二)毕业生岗位分析
通过对本院历届毕业生进行岗位调研,工作岗位与铁道运营管理专业相关度如下表1所示,基本呈下降趋势。
毕业生工作岗位与铁道运营管理专业的相关度,平均为84.98% 。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为:“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 和“想找相关工作,但是不符合要求”,少数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历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行业如下表2。在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学生主要从事铁路运输工作;部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工作(观察本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有30%~40%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就业),从事物流行业的主要在各社会物流企业工作。有10%~20%的学生,从事其它社会服务工作,包括餐饮服务、通信服务等,少数在批发零售行业工作。
(三)毕业生岗位能力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岗位优势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排名为: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抗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沟通能力。
毕业生认为自身所表现的18种能力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情绪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领导能力、专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
双方都认为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二、存在问题分析
对照调研结果,发现高职院校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方面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围绕铁路货运组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开设课程,且以理论教学为主,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太重视。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不强,综合适应性较弱,就业局限性比较大。
(二)实训设施
随着铁路运输的现代化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大量投入和应用,为铁路运输注入了活力,而学校的教学及实训设施更新换代比较慢,滞后于现场实际。
三、学生能力拓展策略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应改变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铁路运输基本原理和职业技能、适应现代铁路运输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学有所长。
此外,还应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拓宽专业口径,拓展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使学有所用。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2+1(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践学习)的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
首先应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得职业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铁道运输行业,还应拓展到城市轨道交通、物流等行业。调整后的培养目标如表3所示。然后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职业人才
1.采用“因岗施教”,产学合作育人模式,培养铁路运输职业人才。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商议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融入工作流程、情景教学,角色互换,学训结合等教学方法;融入企业的岗位标准、管理理念,岗位技能考试要求等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节假日鼓励和组织学生去运输一线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学工结合。
2.根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点,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互动;突出职业岗位操作规范和能力要求;体现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由企业参与共同编写教材。
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基于能力评价的评价体系;采取多样的评价形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任课教师评价与企业的评价相结合。
4.完善实训设施校企共建模拟各工作场景的货运、客运、行车工作实时的高仿真实训平台。根据现场实际,建设与铁路现场同步的实训基地, 做到学用同步。
(三)拓展社会能力,培养社会人才
突破传统的束缚,增设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管理方面的课程。还应拓展办公自动化、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人际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考核,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掌握社会技能的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还可选择在第四学期末,将学生按职业意向分为铁路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物流行业、服务行业、批发零售业进行调研并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业技能强化训练,可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现场实习、主题讲座、选修课等形式灵活进行。
四、结论
铁路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铁路运输现场,但由于需求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培养目标和方案都需及时调整,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有兼顾学生的社会能力的拓展,使学生能尽快融入社会,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
[2]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30.
[3] 曹飞. 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模式[J]. 内蒙古教育,2013.01.74-75.
[4] 贾润. 对优化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1.01.90-92.
[5] 李一,杨辉. 基于“能力三段式”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06.249-251.
[6] 张凌亮.论基于以岗导学的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 人力资源管理, 2014.10.149.
【作者简介】
付晓凤(1965—)女,陕西西安人,汉族,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铁道运输管理,教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