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育婷
单元迁移
————————————————————————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目标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在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点面”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引导学生在关注对五壮士群体形象描写的同时,也关注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体会整体面貌勾勒与局部细节刻画的巧妙融合。学习《开国大典》一文时,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体会整个场面的恢宏气势和每个方阵的不同点,感受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
教学定位
————————————————————————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
教材的第一部分以文图结合的方式点明话题,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参加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学生的思路。课文除了文字描述的“‘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等活动外,还呈现了“拔河”“看京剧表演”“看望老人”三幅图片,提示了活动的范围——主要指校内外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唤醒集体活动的回忆,搜索相关素材,精心筛选后确定自己要写的活动。
要点提示
————————————————————————
习作一定要做到把活动过程写清楚,重点写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另外,在习作时,应该运用所学,做到:注意点面结合,在点的描写上,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出来。高年级习作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因此也要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习作的交流与修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素养。习作写好之后,读给同学听,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是否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了,是否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了,明确习作的修改方向。在修改自己习作的时候要用上修改符号,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为: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学习点面结合的习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面,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語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能根据同学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写清楚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
————————————————————————
作前指导课
一、例文赏析
简单回顾《开国大典》中的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和《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明确“面”和“点”含义以及“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范式。
1.出示《开国大典》中的第十一、十二自然段,指名读描写“面”和“点”的句子。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zhēn)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指名读所画“面”的语句。
明确:“面”指的是整个场景的全局和总貌(全景镜头)。
指名读所画“点”的语句。
明确:“点”指的是场景中有代表性的局部(特写镜头)。
这个片段中,作者运用的“点面结合”是“面+点+面+点”的范式。
2.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描写“面”和“点”的句子。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明确:这个片段中,作者运用的“点面结合”是“面+点+面”的范式。
【设计意图:对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回顾,提炼出点面结合描写的范式,以便学生写作时能适度迁移使用。】
二、技法点拨
核心理念:细节就是做加法——点面结合
1.点: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如:“大胖子唐宇拿起铁锹开始挖地灶,只见他双手抓着铁锹柄,高高举起铁锹,双唇紧闭,眼睛睁得圆溜溜,使劲砸向地面。不过,地面太硬了,他挖了五分钟,才挖出一个五厘米见方的小坑。”这处“点”的描写,小作者抓住“大胖子唐宇”的动作——“拿起”“抓着”“举起”和他的神态——“双唇紧闭,眼睛睁得圆溜溜”,写出了唐宇同学挖地灶时的用力。“徐晓印的爸爸是大厨,他从小就学会了烧菜。只见他先把姜末和蒜末扔进油锅里,翻炒两下,又把莴笋片倒入锅中,熟练地炒着菜。”在这处“点”的描写中,小作者抓住“徐晓印”的连续动作——“扔进”“翻炒”“倒入”,写出了他厨艺的高超。
2.面: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1)整体写“面”。如“野炊的地点在打靶场,一到目的地,大伙儿立刻七手八脚地准备起来。”“快乐的笑声、优美的歌声和助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整个操场一片欢腾。”
(2)小点写“面”。如:“赵老师说:‘我们来吹砖。頓时,大家惊讶万分。有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有的嘴巴张得像一个大大的0,有的脖子伸得像长颈鹿,还有的身体呆立得像木桩,过了好一会,才缓过劲来。”这个游戏场面描写,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用几个短句罗列了同学们惊讶时的不同表情(神态)。看似是“点”,其实与我们说的“点面结合”的“点”是不同的,这个“点”只用一句话带过,好几个小“点”构成“面”的整体氛围。这就是罗列法写“面”,也叫小点写“面”。
(3)“人”面。“一到目的地,大伙儿立刻七手八脚地准备起来。”“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拔河比赛中大显身手。”这两个“面”的描写,主要是描写众人表现的,我们把这样写“面”称之为“人”面。
(4)“声”面。“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呼噜呼噜打鼾……”抓住“声音”来写事物的状态,来写现场的整体情况,来写“面”,我们称之为“声”面。
3.点面结合:“点”的细节描写和“面”的概括描写的有机结合。
4.心理相随:优秀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我觉得炒菜铲子在徐晓印手中变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棒,各种蔬菜、各色调味料在他的指挥下,变成了一道道有颜值的美味菜肴。”“我”的这段心理变化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同学炒菜时有板有眼的样子,也使文章更生动、细致。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们明确“点”和“面”的含义,明确从哪些方面选择“点”,掌握“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三、牛刀小试
合作说“点面加法组合”片段,尝试方法的运用。
出示拔河图片:照片中的“面”可以写哪些人群?“点”可以写哪几个?
作为“点”的这几个同学,各自神态如何?他们的动作怎样?(要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地描述。)
下面的三种组合形式任意选择一种或两种来说。
(1)面+点;(2)点+面;(3)面+点+面
例: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都紧握绳子,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胖吴迪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身子往后倾,微闭着眼睛,仰着脸,用力向后拉着。高小虎紧皱着两条浓眉,脸蛋通红,上身后仰着,似乎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田穆欣的额头上已经渗出汗珠了,她的脸憋得通红,微张着嘴,铆足了劲儿向后拉着……双方的啦啦队队员们,也齐声呐喊着“加油,加油”,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范式说出细节。】
四、思维碰撞
(一)打开习作思路,选择独我素材
出示习作主题:多彩的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齐读习作主题。
明确:1.本次习作写活动。
2.活动范围——校内外举办的集体活动。
头脑风暴:在我们参加过的校内外活动中,有让我们得到锻炼的,有让我们收获友谊的,有让我们懂得感恩的,还有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现在就请你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一些活动。
解读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说一说:你认为要求中的重点词是哪些?
明确:“一次”强调只能写一次活动,不能写两次活动;“你的经历”要求必须写自己参加的,你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亲身经历了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不能是作为“吃瓜群众”的看客;“印象深刻”四个字告诉我们,在选材时,要选择让自己真正有印象、有感触的活动。
选择独我素材:
以上列举的活动中,哪个活动你记得比较清楚?为什么?
(二)穿越时空,再现精彩活动
现在,咱们来穿越时空,回到活动当天,全程再现精彩活动吧。
1.小组交流: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评一评。
要求:说的时候,尽量把活动过程说细致一些。
2.写清活动中的体会。
过渡:一次活动想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除了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还要写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这样读者才会和你产生共鸣。
说一说:你觉得自己的活动体会可以在什么时候写?
小结: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要自己有所感,不论是活动前、活动中,还是活动后,都可以写。
【设计意图:活动过程的指导,是为了提醒学生记一次活动,一定要交代清楚过程;活动体会的指导,这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要带着情感去写活动,这样的习作才能打动人。当然,活动体会可以出现在活动中,也可以出现在活动后,只要自己有所感,不论是什么阶段都可以。】
(三)点面结合,写出精彩场面
说一说:在你选择的活动中,有哪些精彩的“面”,有哪些精彩的“点”。你要用哪种范式写出精彩场面。
出示范式:(1)面+点组合;(2)点+面组合;(3)面+点+面组合
小组内同学先互相交流,然后再用自己选择的范式,点面结合来写精彩活动场面。
五、妙笔生花
1.运用思维导图,完成习作构思。
2.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3.把习作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