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伦理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08-02 10:57施瑜瑶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即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活动脱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阐述了明末清初伦理思想的特点,即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探讨了明末清初伦理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要努力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培养学生主体性;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密切联系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关键词】 明末清初;伦理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工作形式,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任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教育活动脱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积极寻找有效地应对措施。

(一)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出勤率不高,部分学生不愿意去上课,他们认为思政课很难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又枯燥乏味,上这种课纯属浪费自己的时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多以教育者的意愿为主,而有些老师认为高校思政课就是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他们在讲授内容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来阐释,这样做既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活动脱离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课堂讲授、宣讲报告会等形式开展,试图通过问题导向和理论说教来“控制”受教育者的思想,很少开展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当代大学生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很高,但也存在着社会责任感薄弱、自我意识过强、知识与行为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了玩文字、玩数字、玩嘴皮子的活动,教师不能做到及时与学生沟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些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厌烦心理。”[1]

(三)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熟悉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需要开展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和课件为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但是高校思政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不采用灵活自如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无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互联网的普及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高校思政治教育工作对新媒体利用不充分,这也束缚了思政工作者的发展空间,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二、明末清初伦理思想的特点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这使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阶级矛盾一触即发。清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殘忍杀害汉族人民,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又使得民族矛盾日益激烈,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就这样充分暴露出来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很多进步思想家产生了“自我批判”意识,他们把反封建的批判矛头直指宋明理学,从而产生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反理学伦理思想。他们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也体现出了人本、实践、创新等新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在当时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而且也为今天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主体性

我们在考察王夫之政治伦理思想的过程中,发现他对义利关系的解释似乎没有摆脱“重义轻利”的传统模式,但待深入开展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义利观包含着不同以往的时代内涵。王夫之主张贵义轻利,义利统一,义中有利,利中有义。他把义利关系与利害关系结合起来,强调不以事物本身的利害关系为判断标准,真正的关键在于主体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做指导。王夫之强调价值观对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他呼唤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自身行为进行思考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李贽也提出了“以百姓之迩言为善”的主张,因为“迩言”反映了“民情之所欲”。[2]我们可以从李贽的这种价值观中看出他对人民主体性的重视,他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要求统治者反映人民的真实诉求,做到观民生、察民情、贴民心。

(二)创新性

戴震坚持“性善论”,但他与孟子先验的“性善论”又有本质的区别。他认为,才智可以影响人性,人的德性一开始处于蒙昧的状态,但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培养和发展。戴震认为,德性并不是像理学家所讲那样一成不变,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宋明理学的道德修养“复初说”,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修养德性,人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因此他的性善论并不是绝对的。人们也会由于缺乏关于真正的善的认识,在价值选择中以恶为善,从而导致人们不自觉地追求恶。戴震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并加以创新,反对以“存天理;灭人欲”作为判断善恶的标准,这对后来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贽批判封建礼教,主张“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论政篇》,《焚书》卷三)。这一政治理想的形式虽取自道家,但其内容具有历史新义。他指出,在商品经济下,个性的自由发展会导致人们之间的自由竞争,也势必会产生弱肉强食的现象,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应用“礼”加以束缚。李贽对传统概念进行补充、拓展,赋予道家观点新的内涵,这种批判性创新思维也使他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晚明启蒙思想家。

(三)实践性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实践性,他们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颜元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实学”,其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习行”也体现了这一主题。颜元反对宋明理学不切实际的空谈之学,强调“习行”,一方面,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只有亲自动手去接触事物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用“习行”来反对理学家所追求的脱离事物的“空静之理”,他认为如果只是静坐读书,这样获得的理论是脱离实践的,必须回到实践,与实践相结合。颜元强调“实学”“习行”,但并非一味地排斥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但切不可脱离实际,必须在“习行”上下功夫。顾炎武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理学“清谈误国”的结果,因此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他严厉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恶劣学风,希望人们能够学以致用,树立民族气节和天下兴亡的责任感。

三、明末清初伦理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继承和借鉴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比明末清初伦理思想形成的时期和现阶段我国国情,可以看到,两个时期都是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期。这些相似之处表明我们可以借鉴明末清初伦理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所提倡的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追求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观点,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努力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培养学生主体性

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家们多次提出“以民为本”、“迩言为善”等思想,表现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肯定。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学会从这些思想中得到启示,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如果光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自觉把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目前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大学生对于自己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主体意识淡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没有充分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意识。”[3]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传统思政课仅仅是把教学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紧密贴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尝试把大学生就业问题、生活问题等融入教学内容中去,通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可以在思政课堂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途径来加以解决。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有利于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思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最后,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课题,让学生确定自己要研究的课题,随后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在展示后进行评价。这样做既有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也有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去。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李贽、颜元、顾炎武等思想家们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他们的思想创新了封建传统思想体系,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高校思政工作应该学习思想家们的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正在逐渐覆盖人们的生活。新媒体所具有的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使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实现自我发展成为可能,也为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提供了渠道。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该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接受网络信息多元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及时搜索和获得有用信息;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每日广播、各处的LED屏来宣传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使学生们沉浸在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平台布置网上作业,利用学习软件组织学生收看优质思政课,以此来冲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了追星族中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这种偶像崇拜现象应该引起思政工作者们的关注,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们树立道德典范,充分发挥“偶像”的正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三)密切联系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戴震的“实学”、“习行”的观点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读书,也要在实践上多下功夫。因此我们在改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高校可以采取校内校外两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知识竞赛、专项辩论赛、社会热点话题讨论等活动,形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还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例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扶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可以运用在思政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理论,深入贫困地区或者贫困家庭,让村民们深入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充分调动村民脱贫的积极性。学生们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贫困地区的基本状况,以此制定有效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快转变基层干部思想,提高基础组织脱贫信心,从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们反复告诫后人,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密切联系现阶段国家发展的实际,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 释】

[1] 王小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教育探索,2013(2)121-122.

[2]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37.

[3] 陈军,张云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大学生主体性探析[J].哈尔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84-86.

【参考文献】

[1] 邓卫.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北京:高校理论战线,2011(8)15-16.

【作者简介】

施瑜瑶(1996—)女,山东烟台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西方伦理思想对会计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