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才丰
[摘要]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改经验中,大多强调从教师“教”的方面实施教改,少有从学生“学”的方面来推动教改。殊不知,教师教得再好,如果学生不主动探索学习,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文章结合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教改实践经验,阐述应当从教师“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双元推动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通过教学评价手段加以证明。
[关键词]教;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21-0090-02
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永恒的话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教改经验中,大多强调从教师“教”的方面实施教改,少有从学生“学”的方面推動教改。教师教得怎样只是外因,而学生学不学则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教得再好,若学生不主动探索学习,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呢?本人在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教改实践经验中,总结了从教师“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共同推动教学改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分别阐述,以飨读者。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推动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大工程,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改革。
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负责“教”与学生负责“学”的状态,构建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显然,传统的认知模式已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深刻的教学改革,这一点已被有识之士认同。一个正常的15岁的孩子已基本具备跟成人一样的思辨能力,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重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放手大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材只是课程的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现行职业学校中没有一本德育教材是专门针对某个特定的专业来编写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一步开发、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需要,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比如,我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就删除了许多与其他德育课程相似或重复的内容以及对本专业学生不重要的内容,增加了教材没有的“职业认知”这部分重要知识,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实际,探讨学习并描述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职业岗位群、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要求,以及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加实用,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无论上什么课,讲授法都是少不了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它又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在用讲授法上课时要简明扼要、语言生动、精讲细练,切忌一言堂、满堂灌。研究表明,在校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下:启发式教学法占33.6%,行动导向法占25.5%,训练法占8.5%,讲授法占8.1%。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以饱满的教书激情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一堂课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有时变换着用,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有时候变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职业认知”的内容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社会调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视听设备、视频课件、大数据资源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推动教学改革
从学生“学”的角度分析,教改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就中职《就业指导》课程而言,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充分的职业认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学习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及职业岗位是什么,就业形势如何,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为将来成功就业做哪些准备,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下面浅析如何突破这些学习重点。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平台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平台,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真正动口、动脑、动手,在学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查阅资料、撰写文案、制作作品、展示作品、分享观点时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快乐与成就。打破教师的“一言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本人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职业认知过程”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学习,将作业制作成PPT课件后,分组上讲台展示和阐述,最后教师讲评,学生互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2.创建学生科学学习的策略指导
这是学法指导问题,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布置每一道作业时,都应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库做参考,包括教材、图书、校内教学资源库、国家专业资源库、互联网工具等。学生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获得学习方法时认识学习方法的使用价值和运用范围。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从哪里来,去哪里或通过什么途径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去学习探究,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设计学生达成目标的“硬核”问题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过硬的问题,让学生去归纳思考,到专业资源库中去寻找答案,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是收获良多的,这就达成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在组织“职业认知”活动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本专业从哪里来?(2)本专業毕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至少列出5个)?(3)各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岗位标准要求)?(4)学习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关键知识和技能]?(5)你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学生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必须到网上或专业资源库去查阅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国家专业技能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国家专业目录、专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等大量的资料,主动去研究、分析、整理这些材料,或主动去请教老师及专业人士,把第一、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不仅掌握了许多学习方法,还学会了组内分工与合作、总结与反思,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知道学习本专业将来做什么、怎么做,现在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学习的欲望就这样被点燃了。
4.畅通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渠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之间应当建立平等互动的交流渠道,教师可以向学生公开联系电话、微信号、QQ号,加入班级微信群、QQ群,平时经常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诉求,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和生理、生活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信其道则随其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更多的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三、从“教学评价”方面检验教改效果
教改效果如何看教学评价,老师教得好不好看学生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看用人单位评价。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学生不记名评教活动,我所教班级学生评教优秀率都达到80%以上,评良好以上等级达95%以上,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同行评价基本年年评为校级以上先进或优秀。学校近几年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反馈满意度达到8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势头。这说明,我的教改实践比较适合学生学习兴趣和企业工作需要,因此才获得这样的好评。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学改革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工程,只有扎实地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元共同推动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其自己“苦苦地教”,不如与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蔡小博,屈正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5):41-42.
[2]周本卫,朱成山.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32-35.
[3]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