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雯婷
摘 要:当代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先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领导者,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因而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人生价值取向还有思想觉悟将对未来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所体现出的责任感在于在其综合素养处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统领地位,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能够发现在培养大学生党员过程中社会责任感引导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需推进学生支部标准化建设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文章研究了以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培育社会责任感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支部标准化建设;大学生党员;缺失表现;优化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因而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还有伟大斗争以及伟大梦想成为了大学生党员面临的新形势还有新的使命,这也要求需严格按照新时代背景下党制定的发展方针和前进路线,促使以全面严治党的视域下向基层拓展,加大力度促进高校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来逐渐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充分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来践行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还有落实执行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在支部建设中应着力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促使支部建设成为培育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阵地[1]。
一、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对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的发展形势决定着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仅是高校党委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近党和学生距离的重要路径。在新冠肺炎全民战疫中,能够发现有许许多多大学生党员的身影,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担当,并且有想法、能干事,他们在这场战疫中表现堪称优秀。其中,“90后”为代表的学生党员无所畏惧、敢于冲向抗疫前线的献身精神,充分將中国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出来,因而其完全能肩负使命、堪当重任。所以说,科学正向对年轻学生党员施行教育教学,才能促使党支部发挥出战斗堡垒的作用。
(二)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新要求
当前,立德树人是高校施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而高校的党支部则是可发挥出育人模范作用的前提支撑。重视持续促进高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将能够促使全面严治党的发展方针在高校党员建设工作中得到落实与实践,成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坚实保障[2]。此外,新时期下的党建对工作的要求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需要从思想和作风还有组织以及政治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党建工作,这将是高校党支部必须切实践行的使命和任务。
(三)强化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支部工作质量
高校党支部需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来全面实现党支部的基层堡垒作用,并促使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深刻意识到强化党支部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此外,高校党支部要注重教导学生党员逐渐形成“四个意识”和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并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也要定期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
(四)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把握社会责任感培养新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决定着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的内生动力,要紧紧地抓牢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用党的最新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来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鼓励大学生党员多参与社会主义实践。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育人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坚强合力。在实践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感召力,从而促使大学生党员在建设祖国和服务人民群众还有贡献社会的过程当中来提升自身的责任认知。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虽然普遍都表现出有理想追求和主动积极还有健康向上,但由于遭受教育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以及新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作用影响,加上存有高校社会责任感教学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理念存在的一定差异化,还有互联网媒体给学生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价值理念取向错误等多个因素,致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仍然存在倾向于明显淡化和严重缺失的现象。此外,加之青年期大学生思想活跃,这就会促使他们在许多的问题上都表现出矛盾的心态,而通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状态也许能够直接发现其存有的一些共性问题,以此对大学生党员重点进行社会责任感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升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思想上兼顾了个人与社会根本利益的平衡和统一,但较为明显地偏重自我和个人利益
我国大学生十分愿意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振兴的伟大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虽然十分倾向于关注整个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更多地却是倾向于在思想上投向自身和强调自我的发展。目前,自我责任意识虽明显得到进一步增强,但在积极追求对个人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满足社会与个性发展的根本利益需要。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学生为家庭独生子女,由于在对家庭生活中的过度依赖和宠爱,就极易致使一些大学生变得过于自私、价值观念偏离,并始终坚持个人主义[3]。
(二)多元的人生观和价值追求取向,但也过于注重追求功利化
现阶段,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发展过程中其性格特征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其中实用化的价值取向较为凸显。首先,在各大高校仍存有“考证”热潮,主要体现在入党动机和学生干部选拔还有日常社交上等依然存有十分突出的功利倾向。其次,多数大学生在对职业岗位进行综合考量时基本上都过于关注事业或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薪酬福利是否优越还有工作是否足够安稳,而忽视了这些岗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于过分注重自身发展,而未很好的与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的身心处于走向成熟阶段
虽然当前大学生对社会性的情感已显著地增强,但是也不乏包含有冷漠情感,其社会性情感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对祖国产生的神圣感和尊严感还有自豪感,以及对人生事业的责任感。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其情感虽然十分丰富但也易发生波动,由于较为缺乏系统的社会道德实践,最终将致使其综合发展还趋于低层次发展,基于此,大学生当前的道德情感水平还难以促使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高质量发展。
三、以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培育社会责任感阵地的工作模式构建
(一)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来全面推行具体工作,并注重加强政治功能
首先,党支部是作为重要的政治组织,其具备着明显的政治属性,而其突出的功能则是政治功能,这也意味着在党支部推行具体工作过程中需将政治建设为工作重心,同时还要重视将讲政治与党建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并体现到各个党员的言行举止,从而实现旗帜鲜明讲政治。其次,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机构,也成为了党所有工作開展的首要前提和发挥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而其政治功能的体现则是当代党开展基层建设工作的新的发展要求。需加强重视在各项政治组织活动过程中来提升党性觉悟,提高各个基层党员开展政治实践的能力,促使党支部组织坚定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针和建设理论还有遵循政治发展路线,还要在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还有政治道路以及政治立场上与党中央领导人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保证在基层能够促使党的指导理论还有路线方针得到全面落实和践行[4]。例如,“十天建设完成武汉火神山医院”和“多地派出医疗救治队”还有最美“逆行者”等事迹成为了开展党支部教育工作鲜活和生动并十分深刻的教材实例,也与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正逢其时。
(二)促进支部建设的标准化发展,全力构建“升级版”党组织体制
当下,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建设组织,其战斗堡垒功能是否获得充分发挥,将能对党组织体制的作用发挥带来关键性影响。因此,必须从组织设置、内部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着力以高标准来确保高质量,并且在组织设置上继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培养树立先进典型。
(三)促进支部建设的标准化发展,需重视对党员施行教育管理
始终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促使所有党员无论在哪个地点、哪种情况、哪个工作岗上都始终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要根据支部和党员的特点及实际需求,来制定支部学习的计划、细化支部学习的内容、创新支部学习的方式,从而让支部教育紧贴实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汹涌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抗击疫情取得了伟大胜利,堪称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全民战“役”中英雄人物的来自我们身边的老师、同事、朋友、亲人等等,这些“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文化。基于我支部近期用鲜活战“疫”故事,为学生党员注入爱国“精神疫苗”,因而支部党员纷纷意识到作为医学生和党员,一定要勤练内功,在所学领域突破创新,才能在危难时显身手,贡献于国家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
(四)促进支部建设的标准化发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若想高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质量就需加固始终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尊重大学生党员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独立,尊重广大大学生党员的个性人格发展。这一理念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要充分发挥出其自我做出判断、自主做出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激发出一种责任担当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意识。
(五)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拓展“线上线下”工作模式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在这一特殊时期,支部的工作推进主要依靠网络开展。“云党课”、支部视频会议、“云讨论分享”等各种新形势开展的工作,为今后支部标准化推进拓展了更为丰富的手段和形式。同时,抢占网络对大学生党员及时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教育,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密切关注,同时加强信息反馈与舆论调查等方面工作,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应对各类舆论危机事件。支部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纠正各类错误言论,将线下工作与线上工作相整合。以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统领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支部借助网络开展工作所应秉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六)促进支部建设标准化,创造全新的带动平台来推动工作的实施与发展
各支部注重示范带动效应,在高校内部推行以点带面、创先争优,同时以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效能来持续促进党支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并将党支部分为“合格党支部”“创优党支部”“先进党支部”等类型。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各支部的全面进步,来充分发挥“最强支部”示范引领作用[5]。
四、结语
在将支部建为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阵地的基础上,支部要求党员用自身战“疫”加强社会实践,践行责任。从一呼百应的顶层设计,到各地涌现的战“疫”志愿者身影,我支部党员他们也在用平凡、细微的奉献,共同筑起了一道“红色防火墙”,用自身战“疫”践行责任担当。学生党员在班级中需配合老师排查各项数据,上传下达管理班级维护稳定;部分学生党员在当地参加志愿者工作;毕业党员们挺身站出,应帮助同学们克服各种不便,积极应对严峻就业形势,并带动班级中较被动的同学行动起来,主动就业。此外,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路径,社会责任感既作为主观范畴,也是实践范畴,社会实践则是引导大学生党员形成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大熔炉。
参考文献
[1] 刘丽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党支部特色品牌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23-24.
[2] 沈龙云.基于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开展组织力的引领作用研究——以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27-28.
[3] 王新蕊,李睿智.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的高校师生联合党支部构建探究[J].智库时代,2020(15):113-114.
[4] 宗永顺.新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智库时代,2020(14):15-16.
[5] 戴丽君,陆永昊,朱鹏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模式探析[J].智库时代,2020(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