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慧
济宁市中心血站,山东 济宁 272000
机采血小板献血的方式是近年来常见的献血方式。应用机采法获得的血小板纯度更高,临床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1]。然而,在进行机采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较长的时间分离获取血小板,因此操作的时间更长。同时,采血量大,因此,献血者极易发生低血糖、晕针、疼痛、精神紧张等不良反应,影响献血者的献血体验,甚至威胁献血者的健康,极不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推广[2]。因此本次研究对机采血小板期间的护理干预进行探究,明确整体护理服务对献血者不良反应是否有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站的142例血小板献血作为研究对象,对献血者采血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1例,对照组中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3.4±5.9)岁;献血次数:1次29例,2次31例,3次及以上11例。干预组中,男性41例,女性3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3.9±6.1)岁;献血次数:1次27例,2次30例,3次及以上14例。两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1采血方法 所有献血者均由同一台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血,采血过程中严格执行采集规范,采血的速率按照性别、体重等调整,女性通常在80~100 ml/min,男性则为100~120 ml/min[3]。
1.2.2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献血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参考献血流程规范执行。(2)干预组,干预组献血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①采前护理,对采血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使献血者做好献血的心理准备。同时保持献血室的干净、整洁,为献血者营造清新的献血环境,同时在与献血者的沟通过程中保持热情态度,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告知,并耐心解答献血者的疑问。在献血者还可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轻松的献血环境。②采血期间,行无痛静脉穿刺,以改善献血者的献血体验,血管的选取以粗壮、弹性好、饱满充盈为原则,以降低穿刺失败率,提高采血速度。在采血的过程中,积极关切献血者有无不适,对正常的不适感进行耐心解答,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干预。机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机器的相关参数(如采集速率等),并适时予以献血者温开水或高热量食物补充体力,使献血者身心得到关怀。③采血完成后,多次嘱咐献血者对穿刺孔进行按压止血,或使用弹性止血绷带对穿刺孔进行压迫止血。予以献血者牛奶、糖水等含糖高热量饮料进行液体的补充,预防低血糖,嘱咐献血者停留观察30min再行离开;嘱咐献血者有意识对穿刺孔进行保护,避免感染,同时在献血后保持良好作息。
①对比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②对比两组献血者的献血护理满意率。满意率采用我站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共设置20条目,每个条目1~5分,得分越高表明对献血期间的护理干预越满意。最后对总分进行评估,总分在90分以上的献血者视为非常满意,总分在70~89分的视为基本满意,其余得分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干预组献血者的献血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献血者献血护理满意率对比[n(%)]
机采血小板献血的过程中献血者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受到双重考验,因此可能出现低血糖、疼痛、晕针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献血者的献血体验和身心健康[4-5]。本次研究改善这一现状问题,予以献血者整体护理服务,使得献血者的不良反应风险显著下降。
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方面、多维度的护理策略,既保证献血者的献血期间的身体机能正常,也对献血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和呵护[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予以献血者整体护理后,干预组献血者的低血糖、枸橼酸钠中毒、精神紧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整体护理可进一步降低献血采血过程中的风险,使得献血者的献血体验提升。同时干预组献血者的献血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也表明整体护理在献血期间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护理服务主要围绕着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遵循人体的生理特点,保证献血者献血过程的安全;二是适时予以献血者心理干预,使得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肌肉收缩缓解,从两方面入手最终保障献血者的献血安全,达到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目的。
综上所述,予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服务,具有预防不良反应,提升献血者献血体验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