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山林》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结合表现视觉形象的三种手段作了简要分析,文章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作曲家简介与创作背景概述
(二)乐曲音乐结构特点分析
(三)结合视觉形象浅析在《山林》协奏曲中运用的三种表现手段
(四)艺术实践中的演奏建议
刘敦南(美籍华裔1940—)原上海交响乐团专职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学士、芝加哥大学音乐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硕士。代表音乐作品有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山林》《钢琴三重奏》、交响诗《挽歌》。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幻想音诗》;合唱与乐队《中南海的明灯》;合唱《深深的怀念——纪念周总理》(与孙昌合作)、《为鲁迅诗五首谱曲》(与黄贻钧、孙昌合作)及其它声乐、器乐作品和舞蹈音乐等。
首先介绍钢琴协奏曲《山林》创作诞生时的时代大背景。在“二十一世纪高师音乐教材丛书—-钢琴教学法”中,对中国钢琴发展史做了如下的时期划分:
(1)萌动探索时期(1915年~1934年)
(2)初步繁荣时期(1934年~1966年)
(3)徘徊时期(从钢琴伴唱“红灯记”——1979年)
(4)创新发展时期(以1979年钢琴协奏曲《山林》为起点)①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钢琴教学法》:P.45—P.50
钢琴协奏曲《山林》作于1979年,诞生于文革后、各行各业俱百废待新的中国重要历史转变时期。这部作品首演于1979年5月,并在1981年成为“中国第一名曲”(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作品优秀奖排名第一);并于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他创作《山林》时的灵感来源于作曲家的少年时代曾在昆明——云贵地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过生活成长的经历。他游历在原始生态保护完好的云贵山山水水之间,聆听、博采过各少数民族的音和舞,作曲家带着他儿时的回忆在1978年重访故地采风,此地的山水、风土人情、童年的同学、火把节的夜晚强烈地冲击着他的感官。为了抒发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作曲家流连于故乡的山林之间,并用音乐表现手法歌颂了祖国故乡的大好山河。在创作中融合采用了当地少数民族苗族“飞歌”的音乐素材贯穿于《山林》整个乐曲的三个乐章当中。这个主题音乐素材,加入了很多的半音关系,奠定了整个乐曲的音乐主题基础,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味。
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一大特点就是乐曲充满浓浓的诗意、并且富于幻想性。在创作手法上融入了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也是从作曲技法上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整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奏鸣曲式,开始是抒情、明朗的引子(1-6小节),接着出现格调轻快的第一主题(7-14小节),以及富于歌唱性的第二主题(15-19小节)。前者仿佛是人们奔向山林时的脚步声,后者则使人联想到春到山林的美好景象。
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是有着梦幻性和幻想性色彩的乐章,第1-18小节带有民族性特征的主题呈现了宽广悠扬的曲调、恬美神秘而又有特色,乐曲整体为复三部曲式结构,作曲手法主要采用模仿对话形式的呼应手法,描写了整个山林千百年来在四季变化中的变迁与山林一天中的变化等一系列的音乐风格的转换。
第三乐章“山林的节日”:这是一首描写民族民间风情的乐章。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热闹欢快,是典型的奏鸣回旋曲式结构,第1-58小节的节奏型是5|4 拍的复合节拍,活泼并且富有民间特色的节奏十分突出。此曲分三部分,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呈示部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在中段加入了舞蹈场面,模仿出少数名族的青年男女打起铃鼓,吹起芦管共同舞蹈的热闹场景。展开部采用复调手法写作,是一段赋格曲,主题不仅活泼跳跃,而且乐句灵巧,对题则采用了第一乐章中呈示部乐句的副部主题。再现部,同样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并且把第一乐章的引子素材应用到再现部,乐曲的华彩高潮部分把钢琴的演奏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全曲在一段短小高亢嘹亮的“急板”速度中结束。
乐曲的三个乐章“山林的春天”“山林的夜话”“山林的节日”仅从标题上也可以让人产生视觉的联想:
一副广阔无垠的山村生活图景展现在眼前,以质朴的感情表达了在大自然无拘无束的怀抱中的欢快与清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这部作品是大自然在人们心灵中的交响,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完美结合,是作曲家在大自然怀抱中产生的灵感体验升华成为音乐表达的内容。这部作品有着丰富多姿的音乐语言,主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民间特点,协奏部分的管弦乐织体层次清晰,音响效果丰富多彩,不仅使人从听觉上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从视觉上营造出大自然春意浓浓的风景。
在《山林》钢琴协奏曲中视觉与听觉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可以使人在脑中联想出所描绘的画面,由乐产生情,又由情产生景,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也是音乐美学中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的体现。音乐中的主调结构整齐匀称,乐句分明;主调风格质朴简洁,短小简练。音乐的节奏变化多端,与整部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这首协奏曲的创作意图和构思方法通过以下手段表现出音乐的各种画面的视觉形象。
1、模仿——是“运用音乐的声音去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可以从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模仿。例如第一乐章“山林的春天”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它的抒情性。集中表现在它所有的主题都有牵动感情、感染情绪、难以忘怀的素质。乐曲开始,铜管以光辉的音色奏出了有力的、富于感召性的动机,象春风吹出的号角一样。(例1)
仿佛是激动地呼唤:春天来了,带来了沁人的芳香,严冬已经过去!在钢琴奔腾不息的三十二分音符华彩性分解和弦更赋于乐曲以蓬勃的朝气,弦乐奏出了序奏主题,然后由钢琴有力地复述:(例2)
这个开头的音乐主题素材,宽广嘹亮,春意盎然,体现了整首乐曲的精神面貌,具有明亮的时代气息。在第32-38小节中,乐队营造出的鸟叫声,分别由圆号声过渡到小号、长笛、短笛、以及单簧管等演奏而来,当乐句逐渐安静时,呈示部的音乐主题由此开始。(例3)
主部主题轻快活泼,钢琴轻快跳跃的演奏,好象在序奏的“召唤”下,祖国的建设者们以喜悦的心情奔向山林。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轻快的、然而却是急切的前进脚步声。(例4)
在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中,在弦乐高音区弱奏震音利用悠扬的小提琴声模仿出“沙沙”的树叶声,单簧管奏出沉静的幻想性主题(它与主要的主题相似),接踵而来的是乐队模仿应答,有如山、林在朦胧的月色下“窃窃私语”,山林的夜景,显得那么清新、寂静。(例5)
这段是整个复三部曲式主要的音乐主题素材。当它再次出现时,乐队采用独奏的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使用模仿手法,先严谨后自由。此时,钢琴部分从高音区使用了双手相隔平行四度下行的半音阶进行,描绘出微风拂面,轻轻滑落的意境。(例6)
整个音乐将“夜话”的情深意切刻画的生动传神。
例1.
例2.
例3.
在第三乐章“山林的节日”中,开始4小节乐队铿锵有力的节奏音响模仿出狂欢人们的节日舞步。(例7)
在视觉领域里,表现画面的手段是线条,色彩和造型等一些基本的要素,除了以上这些表现画面的要素,音乐中的模仿手法也是一种表现画面的手段——人们可以通过音响效果,使听者从听觉上联想到这些声音所表现出的意境和画面。
2、意境的烘托——情绪气氛的渲染对于一部好的协奏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气氛的烘托,使听众把外在的音响效果和音乐的内在风格,借助标题的帮助把声音与感情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境,视觉上的画面。
第一乐章根据标题“山林的春天”,借助标题我们可以对整个乐章的意境有所了解,初见山林时的愉快心情,呈示部的开始为序奏,铜管以其振奋人心的音色吹出号召性的动机,第一个强拍和弦(即乐曲的第三个和弦),就出现了一个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并存的和弦,其中小二度的碰撞,别具一种有力的民族和声效果。它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来了!”接着钢琴上下起伏的音流,如冰消雪化后的潺潺流水,引出了抒情明朗、清新舒展的序奏主题。乐曲由钢琴、短笛、单簧管这三样主奏乐器开始,采用复合调性手法,并以平行纯四度关系同步演奏乐曲主题,之后并伴有加弱音器的小号与圆号先后接替着演奏,钢琴最后再独奏一遍,多次描绘出一副山林之中春意盎然的景色,乐曲的主题着意刻画出进入春季,人们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心情也跟着明朗欢乐起来。展开部短小精炼,主题采用乐队与钢琴之间的相互对奏的手法表现。突出了音色强烈的对比,协和与不协和的和弦在短小的乐段里密集地的相互交替演奏,刻画了一副这个时代的节奏律动。再现部是由乐队演奏主题乐句开始的,之后由木管乐器吹出的经过句从低到高地交替进行,副部主题音乐是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演奏的,之后小号的出现突然拉宽了节奏的副部音乐动机与之前的乐句合奏,随后产生的音响效果是多种调性的复合叠加,即同主音大小调调性的复合。主题乐句在尾声中再次响起,运用了丰富的调性色彩和木管、弦乐之间产生的力度对比,烘托出人们在大自然中产生的欢乐情绪,从听觉上,悠扬的琴声把人们带入了春意盎然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使人们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意境里,乐曲描画了人们对春天的绿色海洋、对祖国母亲的诚挚情谊。整个乐章的音乐简洁明朗、淳朴自然、愉悦欢快。
例4.
例5.
例6.
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采用对话的手法描绘出“山”和“林”交相呼应的画面。第一部分的音乐动机带有苗族民间音乐“飞歌”的柔和甜美、宽广悠扬,乐队采用弦乐器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独奏,并且使用模仿手法,使两件乐器相互模仿演奏,钢琴在此处伴以快速的弱奏音流上下起伏流动,双手采用了三组平行四度半音阶下行进行,就好像夜晚远处飘来的夜风,吹得树梢摇曳,沙沙作响,营造出一种神秘意境。
第三乐章“山林的节日”,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了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喧闹并且质朴粗狂,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例8)
轻盈灵巧的第一插部,闪现出姑娘们活泼的身影。(例9)
3、音响特征——是通过音响色彩和音响的纵向、横向以及前后、远近的空间感来体现的。音响的色彩是一些特殊的音响组合或音响,在感官上能给人以刺激的音乐,其目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丰富音响的表现力,暗示出与音乐相对应的背景画面,给听众创造一个幻想的空间。
音乐的空间感是立体的角度来说的,音乐的音响是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运动的,既有横向的上、下行的跑动,也有纵向的和声,复调对位,音响的移位以及复杂的音响层次。在乐队的配器色彩上,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以及打击乐,在相同的时间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音响效果,主旋律与伴奏织体,声部与声部之间的上下、前后等空间关系,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多层次的音响结构造型,从而为听众对山林的多层次联想提供了丰富的音响依据,产生辽阔、空旷的感觉,{同前谱例1中的(1-3小节)}在乐曲的开始,前两拍的音乐素材动机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乐队使用铜管奏出音乐的主旋律,从升B音吹出主题开始,再上到升C音。这两个音刚出现,紧接着在下一拍的根音上构成了一个大小三度并存的和弦叠置起来。这个和弦中的小二度的音响产生了很不和协感觉,却又是这矛盾尖锐的二度关系赋予了单一淳朴三和弦以浓郁的民族气质,成为整部协奏曲的最基本的和声色彩。
例7.
例8.
例9.
例10.
例11.
在和声手法的烘托下,使乐曲调式产生了短暂的游移,使乐曲从听觉上感到更加丰富,变化多样。尤其是在在第二乐章中的展开性中段部分,这种和声手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运用。(例10)
多种调式感觉的乐句在横向发展进行,并且和纵向进行的调性的复合做了背景基础烘托气氛。钢琴的调性与乐队的调性在同步进行,演奏着不同调性的五声曲调,使乐曲产生和声的重叠与复合。例如在乐曲第三乐章的第一插部中,主题是由钢琴高音区D音开始的宫调上,中音区则是由乐队以C音为宫音开始衬托着一系列的对位旋律,两条大二度关系调性的五升音阶曲调在同步并行,使人听起来有一种别有韵味的民族曲风。(例11)
在第一乐章,呈示部副部音乐主题中,钢琴与乐队演奏着相同的主题旋律,并且这两种旋律在相距四度的不同调性上同步平行进行演奏。(例12)
在第三乐章中,主部主题第三次出现时,乐队中音区的旋律进行是相差三度的三种调性的平行进行演奏,之后采用了近距离的卡农写作手法,再配合乐队高声部、低声部的节奏重音按照民族音乐节奏规律地分布在另外的节奏拍点上,并配以激动快速的节奏,体现出热舞欢歌的场面。
《山林》这部作品在在作曲技法风格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但保持了原有作曲技法的精髓。在调式、调性上,采用了复杂化了调式调性,例如之前提过的调式的游移、多调式并行等手法,不仅仅是简单的五声调式和单一的调性关系存在,而是一种复杂化了的调式、调性写作手法;和声写作手法通过平行、双层结构、多层结构的叠加和重合,使调式调性的写法产生了“新”的元素,并获得新的音响色彩;在节奏上,第三乐章中采用了不规则的五拍子和七拍子,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音乐和浓郁的民族性风格。深挚的抒情性写作结合现代音乐的民族风格是《山林》乐曲中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此曲中最重要的创作成果。
总之,《山林》的音乐风格是通过专业的作曲技巧把民族传统音乐“飞歌”曲调融合在一起,从和声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种写作手法,“飞歌”的调式音调奠定了此曲的音乐基础。使一定意义上是自然形态的民间音乐和专业作曲家的形象思维更好地穿插融合在一起,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民族民间音乐调式的美学蕴涵。现代的专业技法运用到音乐创作中,通过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烘托出五彩斑斓、充满生机的山林气氛,营造的音响效果由“优美抒情”到“宁静祥和”再至“欢快热闹”。
用音乐把亲身体验的各种事物的景象,感情经历表现的淋漓尽致。着重体现了这些表现视觉形象和画面的手段与音乐作品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缺一不可。使听众的视觉的画面与乐曲的意境产生共鸣。它能把戏剧性的思想感情内容与有形的条理完美结合在一起,把不同风格、不同情调、不同内容有着强烈对比性的各个乐章,通过种种手法使各个乐章最后形成总的统一,乐曲的表现内容与人们联想的视觉画面最后达成“神形统一”。
钢琴协奏曲《山林》之所以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经典,亦与上述三个方面有关。
例12.
在本学期的专业艺术实践中,用双钢琴演奏《山林》协奏曲时,在第二乐章“山林的夜话”中有三个地方推荐如下方法:
1.乐谱92-94小节,代表乐队声部的第二钢琴左手低音区八度音程,由原来的二分长时值音符变为二分长时值震音演奏,并做渐强,体现了乐队声部和声层次的递进及音响效果的增厚。(例13)
2.乐谱98小节,第二钢琴左手低音区主题高潮再现部的第一个二分长时值八度音程,变为二分长时值分解八度震音演奏,是为模仿乐队中的定音鼓的效果,使乐曲在定音鼓的轰鸣声中推向此乐章的最高点。(例14)
3.乐谱102小节中第三拍至第四拍,同样把左手低音区的主题八度音程,变为分解八度震音演奏来表现乐队将第二次主题重复推至再次高点。(例15)
(以上三点演奏方法仅供钢琴学习者参考)
例13.
例14.
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