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客观存在的问题,他们的情感需求、能力发展需求和习惯养成需求没能得到很好的关注。农村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能力发展需求和习惯养成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7-0069-02
【作者简介】王恒兵,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中心小学(江苏灌云,222233)教师,一级教师。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收入,纷纷选择进城务工,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虽然有不少留守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与父母分离的困境,养成乐观坚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但现实中仍有很多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所以,农村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发展。
农村小学的班主任需要认识到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准确把握学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育人效率。笔者所带班级有个男生曾是全校闻名的“问题学生”,其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欺负班上的女同学,甚至在课堂上对老师恶语相向。作为班主任,笔者最初也多次与他交流,但是他总是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导致多次谈心均以失败告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男生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与任课教师的多次交谈和多次家访了解到,这个男生原本是个努力上进的好学生,后来因为父亲吸毒被抓,母亲不得已外出打工养家,家中只剩下他与年迈的爷爷。笔者分析,他是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才逐渐产生了叛逆和自我放弃的心理。
在深入了解该生基本情况后,笔者尝试从与这个学生关系较为亲近的老师和同学着手,细致了解这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尽量通过各种活动将他的闪光点放大,经常有意无意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称赞他,与他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不再抗拒笔者,有時候甚至会主动找笔者交流谈心,整个人也变得积极上进了。这一典型事例进一步印证,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关爱,才能给予他们更为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所以,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应该从“心”开始,与留守儿童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学生一般自理能力较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但与城镇学生相比,因为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他们自我管理和对外管理的能力较弱,自信心不够,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状况,笔者通过班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学生在班级岗位锻炼中提升自信心,在班级管理中学会自律,提升能力。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需要优秀的班干部团队的示范引领。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建立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前行。
笔者从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经验中发现,以班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生能力需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班级干部轮岗制,这样不仅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二是可以树立班级榜样,形成示范带动作用,班主任应定时定期对班级中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进行公开表彰,表彰过程中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升;三是可以建立约定俗成的班级管理制度,使得班级各项事务都能有章可循,便于班干部工作的开展,避免班级事务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诸多的因素对一个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习惯养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教师的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由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实现教育一体化,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所谓“教育合力”,主要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综合性教育力量的相互协调与联系沟通,协同教育的方向,形成以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为主体、以学校和家庭教育为主要基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性教育活动为主要依托的综合力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为了让学生在校养成的好习惯得以延续,笔者建立“家庭—学校”网络交流群,及时与学生的父母建立联系,及时告知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与此同时,笔者还能根据教育管理需要,与社会多方力量进行积极沟通,将社会资源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班级凝聚力,拓展学生知识面。笔者通过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为学生建立规范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课前如何做好预习、上课时如何认真听讲、课间如何有序活动等。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最“小”的主任——班主任,还需承担更多新的职责。我们要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肩负起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重大历史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