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探析

2020-07-31 09:41顾庆华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摘要】英语学科有着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阅读教学更是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关注主题意义,制定德育目标,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逐步深入的问题链,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和文化包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渗透;主题意义;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7-0019-03

【作者简介】顾庆华,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江苏海安,226600)副校长,高级教师。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轻“主题意义”和“文化知识”的问题,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学习,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等德育要求,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学科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挖掘教材,通过探究主题意义拓宽国际视野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高中英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独具慧眼地发现教学语篇中所蕴含的情感、道德价值,巧妙地将这些养分源源不斷地输送给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对英语教材背后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功能就可能完全弱化[1]。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册皆由3至4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讨论一个主题。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素,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见下页表1)。教师要加大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力度,制订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和国际视野拓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提高教材育人的价值。

二、设计活动,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增进国际理解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阅读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充分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进国际理解,成长为具备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

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三单元Reading部分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来渗透德育,增强国际理解教育。这篇课文选自某期刊杂志上的人物报道,标题是“The curse of the mummy”,主要讲述的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和挖掘埃及图坦卡蒙王陵墓的传奇故事。以下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活动: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1.围绕主题创设情境,铺垫语言。

文本中的故事发生在埃及,为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播放埃及风格音乐和图坦卡蒙王墓的相关图片营造浓厚的异域风情,激发阅读欲望。另外,教师紧扣该单元主题Amazing people,在黑板上呈现The Economist,Science和People三份期刊的封面,并提出问题:Which magazine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is from?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主题语境,了解国际主流报刊媒体,激发兴趣,为探究主题意义做好铺垫。

2.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首先,为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给出一个新的标题Howard Carter and his discoveries,学生思考:Which title is better?并阐述理由,从而在语境中激活背景知识,根据标题预测内容,并通过快速浏览获取文本的主要内容。

其次,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弄清各自的死亡原因,梳理并整合细节信息,通过小组合作将信息结构化,并由学生制作出人物关系图表和思维导图。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1.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学生依据结构化知识图,主要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小组内部展示的形式,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对整个文本进行复述,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和相关信息。

2.分析主人公的优秀品质,表达个人观点。

首先,学生根据霍华德·卡特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其求学和探险经历,分析其日后能成为考古学家的原因。

其次,学生根据霍华德·卡特在发现、挖掘图坦卡蒙王墓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其作为伟大考古学家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论证木乃伊诅咒的真实性,培养批判思维,增强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1.分析评价语篇的意义与形式。

学生讨论作者本人对霍华德·卡特和木乃伊诅咒的态度,分析并讨论写作手法。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帮助学生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教师向学生介绍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开发的“六顶思考帽”思维法。这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有肯定的、否定的、中立的、创造的等不同视角。学生据此从不同视角评价文本。

2.想象与创造。

一是设置情境:如果教材改版,你是新版教材的主编,你会继续收录这篇文章吗?你对文本有无改进意见?学生分组讨论,以班级论坛的形式各自发表意见。其实很多问题可能没有最终答案,但是引发学生辩证地去思考问题其实就是育人的重要内容。

二是为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的培养,教师播放一张自己暑期在菲律宾支教的照片,而且恰好教师的英文名和文本中主人公的名字一样,都叫霍华德,教室内掌声四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亲身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德育渗透的信度和温度,学生感受到国际理解的内涵,领悟到每一个“世界公民”的责任和担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Amazing people?”学生再次联系自我进行思考,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全班交流,提升对Amazing people的批判性思考。教师总结:做出重大发现的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和中国探险家郑和都很amazing,但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可以非常amazing,只要我们具有国际视野、探险精神和高尚情怀,只要我们在积极实践、改善世界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学蕴涵丰富的德育元素,它需要发现、挖掘,由内而外地自然展现,而不是人为地强加于学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环节中育人契机,充分挖掘教材,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主题意义;同时,教师应当开展不同思维层次的课堂活动,设计逐步深入的问题链,鼓励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增进国际理解,提高思维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理解与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戴佳敏.基于英语学科特点的德育路径探寻[J].上海教育科研,2014(7):62-63,72.

[2]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么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高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德育渗透探究——山东省2016年高中英语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感悟[J].英语教师,2016,16(19):61-63,66.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