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运灌区艾菱涵顶管方案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

2020-07-31 02:35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沉井涵洞顶管

杨 涛 雷 宁 李 卉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0)

1 工程概况

沿运灌区西沿淮江公路,东至三阳河,南临老通扬运河,北到盐邵河,包括真武镇、丁伙镇、邵伯镇、攀川镇、丁沟镇、仙女镇部分共6个乡镇。灌区总面积49.22万亩,现有耕地面积33.4万亩,其中灌溉面积30.34万亩。

艾菱洞地涵建于1960年,为两孔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尺寸为2.5m×3m,原设计流量为30m3/s,穿越盐邵河。涵洞建设过程中,由于洞身覆土厚度不足,第二节洞身上浮掀起,后用混凝土压重。盐邵河现状为5级航道,规划为3级航道。现状洞身沉降缝漏水严重,且受过往船舶碰撞损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次工程计划拆建。现状艾菱地涵出口侧有一座跨地涵的桥梁(艾菱桥,2010年修建),桥梁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一跨16m,净宽9.5m,桥台基础为灌注桩基础,桩径1.2m,桩底高程-24m,桩中心距15.34m,桥梁中心线与现有涵洞及干渠中心线有7°夹角。

2 顶管方案设计

艾菱地涵穿越盐邵河。盐邵河现状为5级航道,规划为3级航道,航道升级改造已列入实施计划,无法断流施工,故涵洞设计采用顶管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顶管无法避开桥梁,必须从桥下穿过。艾菱桥为旱桥,考虑待涵洞施工结束后可将桥梁废弃,涵洞上部填土恢复道路交通,故在涵洞施工时只要确保顶管施工安全即可,同时,尽量不影响现有桥梁的安全。根据顶管布置要求及设计流量要求,选用两根内径3.5m钢筋混凝土圆管,两根管道均从桥底通过,管道外侧与现有桥梁灌注桩基础间距约为40cm。

涵洞总体布置:涵洞上、下游设沉井,为降低顶管顶进偏差对桥梁和顶管正常顶进的影响,将工作井布置在下游(艾菱桥一侧),接收井布置在上游,顶管从下游向上游顶进,两根管道净距4.20m,顶管中心高程-12.90m,顶管长度约120m(见图1)。

图1 艾菱地涵纵剖面 (尺寸单位:cm)

工作井布置在涵洞下游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井,平面总尺寸为18m×13m;双孔布置,单孔净尺寸为10m×7m;井壁底高程-19.10m,顶高程7.00m。工作井共分为两节,下半节高程-19.10~-8.10m,壁厚1.5m;上半节高程-8.10~7.00m,壁厚1m。其中,高程-19.10~2.80m段作为沉井部分,分两次浇筑、两次下沉,下沉结束后接高至高程7.00m,浇筑结束进行顶管施工。工作井底板厚度1.5m,底板顶高程-16.10m。每孔出水侧墙壁留4m×4.2m出水口,并预留检修门槽,配套一套检修叠梁门,配套两套安全格网,确保运行期安全[见图2(a)]。

接收井布置在涵洞上游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井,平面总尺寸为17.2m×8.9m;双孔布置,单孔净尺寸为6.5m×7m,井壁底高程-19.10m,顶高程7.00m。接收井共分为两节,下半节高程-19.10~-8.10m,壁厚1.2m;上半节高程-8.10~7.00m,壁厚0.8m。其中,高程-19.10~2.80m段作为沉井部分,分两次浇筑、两次下沉,下沉结束后接高至高程7.00m,浇筑结束进行顶管施工;为了便于布置门槽,接高部分进水侧沉井井壁厚度为1.2m。接收井底板厚度1.5m,底板顶高程-16.10m。进水侧墙壁预留2孔4m×4.2m进水口,设置4m×3.5m钢闸门两扇,配QP-120kN卷扬式单吊点启闭机,启闭机房尺寸为15.6m×3.5m[见图2(b)]。

图2 平面布置 (单位:cm)

进水侧沉井前设置拦污栅桥,配套移动抓斗式清污机。为确保水流顺畅,涵洞中心线与渠道中心线尽量一致,上、下游连接段为对称结构。涵洞上游左右岸基本对称,接收井两侧采用一字墙与河道连接,翼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结构,河坡与干渠衬砌断面顺接,河底、河坡均采用混凝土护砌,上游护砌25m。涵洞上游左右岸基本对称,工作井两侧采用一字墙与河道连接,翼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结构,河坡与干渠衬砌断面顺接,下游出口设10m长消力池,河底、河坡均采用混凝土护砌,下游共计护砌20m。

3 施工要点分析

3.1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土方开挖→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及封底→顶管顶进→上部结构施工→金属结构制作→设备安装→上下游连接段施工→竣工验收。

3.2 顶管运输和吊装

顶管运输和吊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运输、吊装绑牢且垫稳,不得叠加堆放。设备及预埋件应符合本施工图和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安装准确。施工单位应制定出安全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和措施,确保工程和人员施工安全。

3.3 顶管施工技术要点

涵洞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穿越盐邵运河,上下游沉井采用深井降水干法施工。涵洞施工前,应先准确定位下游侧艾菱桥灌注桩位置,复核现有顶管轴线,如果需要可适当调整涵洞轴线,尽量保证管道顶进施工避开桥梁灌注桩。

顶管施工前,应对地质钻孔做好封闭工作,以防泥浆流失、涌沙冒水等现象发生。顶管施工应采用减阻泥浆在管道四周形成泥浆套,以减小顶进阻力,顶管施工期间要求泥浆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稠度。

3.4 顶管施工参数控制

工程顶管及工作井后座墙最大设计顶力为26712kN,需要加设中继间,施工单位应保证顶管顺利顶进及沉井安全。工程选用的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荷载等级:裂缝荷载为321kN/m,破坏荷载为482kN/m。

工程施工根据提供的坐标系、高程系统,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沉井下沉和顶管施工中,应对高程和轴线的各个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保证高程和轴线的准确。管道顶进允许误差见表1。

表1 管道顶进允许误差

4 结 语

艾菱涵穿越盐邵河,而盐邵河为5级航道,已规划为3级航道,且航道升级改造已列入实施计划,无法断流施工,故涵洞设计采用顶管穿越方案最合适。顶管施工可减少开挖和占地,降低工程的协调难度,降低潜在的风险,减少对环境和航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地涵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沉井涵洞顶管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顶管施工技术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首次下沉方法研究
顶管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关于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的探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涵洞安全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超大沉井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降低深埋涵洞侧壁摩阻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