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封城、解封、复工、疫苗、全球确诊人数……人类抗疫,如同一场与病毒的生死赛事:上半场,世界各国进度不一,中国率先收官;下半场,各国已陆续开始。2020年5月21日,“迟到”79天的全国两会开幕,不仅对中国防疫和发展社会经济等作了全面部署,更是强调“人民至上”,给国人吃下“定心丸”。中国抗疫下半场,面临哪些新挑战?将如何收官?
2020年4月8日0时,封城76天的武漢解封。6个小时后,距离武汉近3000公里的边境小城绥芬河,因攀升的境外输入病例人数的压力,被按下暂停键。
10天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水运局局长李天碧介绍,截至4月15日已有3500名船员在远海有关港口实行了换班上下船。与之对应的,是当时全球近200万新冠肺炎病例的惊人数据。
11天后,“广州疫情”话题的微博热搜达1.3亿的阅读量,1.4万人参与讨论。
13天后,国家卫健委派出16名专家的工作组,到云南、广西、西藏对边境地区防控进行现场指导……
从北到南,从陆到海,疫情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不断刷新纪录的全球确诊人数,伴随着某些国家的抗疫“裸奔”,让境外输入成为中国抗疫下半场的头号敌人。
与此同时,“舒兰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等新闻频频冲击着中国人的心,令其时而忧愁,时而欢喜。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中央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的重要意义。
2020年5月21日,“迟到”79天的全国两会开幕,给国人吃下“定心丸”。从1998年以来,3月3日起召开全国政协会议、3月5日起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就成为惯例,但到了今年,这个惯例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据统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近年来篇幅最短的。李克强开门见山地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疫情尚未结束”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报告的两个重点。
在随后的报告中,李克强再次强调:“下一阶段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成为“时政热词”的特殊之年,习近平的发言主题却并非这些年度“特别任务”,而是一个指向当前所有问题之“本源”的词汇——“人民”。在官媒播发的2000余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人民至上”成为特殊之年中国发展的着力导向。
不仅如此,“今年的中国两会在全球危机中召开,向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给欧洲和世界经济带来希望”。瑞士IMD商学院创新与战略教授马克·格瑞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