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九闹如
摘 要: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探索提升课堂效果的方式,结合大数据和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到提升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主动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堂,尤其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课堂有效性。文章将以微课为例,浅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微课的优势,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微课
“微课”一词的出现霎时间引起教育界的巨大反响,教育者们纷纷学习微课制作的方法,转变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增加实践经验,逐渐优化该教学模式,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文章将着重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 微课教学具有的优势
(一)微课整体时间较短
微课时间维持在10~15分钟内,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此特点满足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的需求,将知识点打碎,以讲解单个知识点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单一知识点的引导下,能够集中注意力,以高效的学习速率深入理论学习中,无形间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繁杂,他们面对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而微课的使用充分缓解了他们学习的负担,减少精神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微课知识点有详有略
传统课堂在45分钟内,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无法抓住重难点,造成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偏差,而微课视频主要是针对同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学生结合知识点内容能够更好地区分教师在课堂中教授课程的重要程度,帮助他们理顺课堂脉络,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体系。微课中没有过多赘述,直击知识点本身,给学生以清晰化的认知。
(三)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微课有着灵活性的特点,随时随地就可以播放视频,开启学习之门,不受地點和时间的限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微课整合互联网优秀资源,教师依据学生发展总水平和课标要求后,完善具体内容。教师能够获得可发布的优秀教育资源,为其他教育资源不达标的地区,提供先进的教学思想,借助互联网媒介,广泛传播。
二、 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微课形式的必要性
(一)集中学生注意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生根据教师知识点的传授,利用互联网专业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基础性问题,但教师在践行此项要求的过程中受到教学现状的制约,由于学校和学生普遍的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与教学任务不匹配,导致出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生随意操作电脑,把课堂当作玩乐的场所,实际学到的知识内容并不丰富。教师组织课堂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效率不高。微课的优势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视频教学,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顺应他们学习所需的具象化信息,集中注意力,使他们投入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中。
(二)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有着理论性强、实践机会少的特点,学生认为学科知识难度较高,掌握知识的深度有待提高。根据限定的学时,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程度低,难以尽全力投身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根据微课的基本形式,教师利用将重点知识分块的方法,提取难点内容,精简成适合学生注意力的时间长度,提升学习效率,便于深度解读微课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学生有针对性地跟随视频内容的讲解,保证学习效率和质量,帮助重复记忆重点内容,理顺知识点脉络,有利于构建特色化的理论框架。
(三)便于凸显理论价值
大数据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为了顺应主流社会思想,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更快适应信息化社会做铺垫,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此门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连接,让人遗憾的是,现阶段初中信息化课程部分教师并未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只关注主科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难以体现。本着教学目标的要求,微课解决了课程与实际联系脱节的现象,将生活中的有效信息融入短视频中,帮助改革教学结构,淘汰消极的教学方式,重新焕发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机,凸显智能与大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发展课程优势,保障教学价值的落地。
三、 提高微课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融合度的方式
(一)课前准备方面
教师在信息技术微课制作前,要立足于教材内容,深度剖析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区分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制订教学计划。在备课环节,应当认真搜集有关知识内容的信息,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找到与现实教学的契合点,根据微课的具体展开形式,加入具有提升学习效率作用的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此门课程。信息搜集的过程不单纯指信息罗列,而是有目的性、指向性的筛选内容,保证资源间的匹配程度,完成资源的科学性整合工作,从而加强微课内容的深度和有效性。
例如,学习“认识信息”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充分查阅资料,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实践生活中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根据社会环境适当扩展教材内容,填充信息特征与具体表现形式的例子,增加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材料。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教学难点是学生无法建立信息技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教师在备课时有目的地架起与生活的桥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信息技术。拉近与学科间的距离,改变过去的价值认知,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应当向学生明确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提供基本需求,无论是学习抑或是生活都离不开千万条信息的支持,而信息技术则是以海量信息为基础,利用整合和处理技术,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便捷日常生活。
教师利用备课阶段,顺应学生知识需求的特点,增添具有现实意义的扩展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即使微课时间短,但浓缩课程精华,教师应当把控好课前准备环节,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