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人才需要也在变化。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能力养成的黄金时期,教师必須在讲授基础知识以外关注他们的综合发展。数学学科一向在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从数学教学开始做转变,将培养学习能力作为任务目标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力培养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水平。简单来说,它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就是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初中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引导他们挖掘知识精髓,感悟实质和内涵,分析规律与意义,帮助他们构建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促进其学力形成。文章便对此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师生带来有效帮助。
一、 转变对数学的看法
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主观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客观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该条件下,师生均应转变对数学的看法,科学认知该项学习活动,才能为学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辟便捷的通道。对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要知道,当前初中的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以成绩为主,而是以能力为先。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应试”刻板思维,以全新的心态、采取全新的手段讲解数学知识。同样,对学生来讲,他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情,学习数学知识不应该是为了学而学。教师应向初中生输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理念,培养他们的自我提高意识。如此,学生才会在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进而达成“学力”培养的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师生的观念都应与时俱进。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根据社会需要转变教学、学习方法和方向,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如此,学生才能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形成以数学眼光观察事物并思考的习惯,进而深化自己的思维,转变待人接物的理念,获得适用于社会生活、有助于个人成长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应向学生传递终身学数学的思想,使其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他们必然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此,他们便能够有准备地迎接各项挑战,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 激活学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已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他们对该项学科已然形成了一定的主观认知。面对数学知识本身较为复杂、稍显枯燥的特点,不免有些学生会出现厌倦的情绪。如此,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激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应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灵活转变方式方法,从激活兴趣出发推进教学活动。
其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鼓励他们从中挖掘数学元素。例如,师生可以一同观察桥梁或房屋建筑,挖掘其中的垂直、相交、几何体等空间结构的变化,激活他们对几何的兴趣。
其二,教师还可以引入“估计”的手段。引导学生估计自己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回家的时间、速度,两地之间的路程,引导他们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所涉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他们根据购物经验估计最省钱的购物模式。如此,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以估计促进初中生想象力的发挥和思维的发散,初中生便能够逐渐获得敏锐的洞察力,并提高自身捕捉、梳理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和联想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化,培养其学习习惯,激活其学习兴趣,无论是对数学学习还是对个人成长都大有助益。
三、 提高独立学的动力
在“学力”培养的过程中,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否真正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最终的学习成效和能力提高程度。对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借助数学教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任务的布置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完整的教学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即:预习、讲解和复习。预习就是在还没有真正讲解课程知识之前,向初中生布置与即将讲授的内容相关联的任务,让他们自行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展开学习,为听课做准备。
以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为例,教师便可以提前向学生呈现不同类型的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完全不同的差异三角形,让他们自行观察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如此,学生就能够在独立探索中预习相关内容,进而迅速融入课堂,轻松达成最优化的理想学习效果。并且,如此预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独立学习的过程,对初中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对学习的综合培养有益无害。除此之外,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初见雏形,他们极易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这无疑为学力培养开辟了有一个便捷通道。
四、 构建讲数学的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真实、与知识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学习和思维能力。同时,恰当的情境还能进一步带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结构大有帮助。
以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圆》为例,教师便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情境。如,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为什么下水井和排水管也是圆形或圆柱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虽然能说出简单的原因,但是并不能完全用数学思维回答。但是,也正因如此,学生会产生更浓厚的探索“圆”与“数学”关系的积极性。进而,教师可以解释道:“同样长度的几何物体中,圆的面积是最大的,可以保持最大的排水量。并且圆的圆心到其外部的距离是相等的,这就保证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相等,确保的车辆行驶的平稳。”如此,初中生便能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圆的性质,提高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甚至,在明确圆的性质之后,一些初中生会想要自己创造应用圆的实用工具,这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与学力培养相得益彰。
五、 给予一起学的空间
一起学,既是师生的共同学习,也是生生的共同学习。从师生共同学习来说,教师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即“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上讲授知识,引导学习。如此,师生距离被拉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所提高。再者,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便要求教师应该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对此,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学生按规律分成小组,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
例如,在讲解《用分解因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便可应用此法。教师可以给出如“3x(x-1)=2-2x”的方程,鼓励初中生分小组讨论解方程的方法,引导他们联想该方程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如此,在小组合作的思维碰撞和探究中,学生能够将“3x(x-1)=2-2x”先转化为“3x(x-1)=2(x-1)”,再转化为“(3x-2)(x-1)=0”,进而得出“x1=23”“x2=1”的正确答案。如此,学生是在合作中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进一步加深,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再者,探讨“因式分解”与“方程”关系的过程也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过程,是学力提高的过程。
六、 传递想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学生明明十分用功,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就是没有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大多数都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导致在解答问题时无从下手。对此,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已经开始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应用问题,以期从基础入手帮助初中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但是,仅仅依赖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在该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再创造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向初中生传递最为科学、合理的思考和解答的方法。如此,从理论概念转向性质导出,从性质转向应用,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方法,深入浅出地激活他们的思维,学力的培养才能实现。
以《中位线》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方法和画法”尝试画出四边形的中位线。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连接四点能够得到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的问题,引导学生画图。进而,教师还可以以矩形、菱形举例。如此,不仅夯实了他们对“中点”的选择和线段的把握,还促进了他们的知识迁移。也就是说,初中生能够通过该过程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联系在一起,促进自身联想学习能力,深化数学逻辑思维。
七、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精髓和规律、把握整体内容结构,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此促进其学习能力的综合性提升。换而言之,教师应站在“引导者”的角色上为学生提供指导,鼓励他们转化自己的思维、形成知识迁移,鼓励他们探索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意识与自主能力。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学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王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萬日坤.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4]伍文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5]樊璐瑛.初中生数学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8.
[6]张先波.中学数学思想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杨宽,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桃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