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
摘 要 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规范和高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既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又可以促进高校实现战略目标。但是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财务预算与实际使用偏差较大的情况。本文从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价与考核3个方面,对高校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预算管理问题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财务预算 评价与考核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合理地配置资源,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进行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高校进行资金管理的基础。预算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资金运转效率、经费使用效益、既定工作计划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财务预算是学校经济决策的量化表现形式,指引高校以后工作的方向,规划高校的年度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指挥棒的重要作用,在高校财务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外和预算内资金脱节
预算单位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对未来的资金使用进行规划时,能够较为精准地对常规性、延续性的工作进行预算。但当外部大环境发生变化,遇到需要处理的非常规性业务时,缺乏沟通以及主动高效的预算执行能力往往是部门的通病,尤其是当部门之间出现相互交叉的业务处理时,相互之间在紧密协作、配合时存在信息壁垒。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内容简单
对于日常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常规性支出,多数高校采用类似增量预算的方式,以历史数据为主要依据来编制本年预算,在去年的财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种编制方法可以降低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但是存在缺点,如果上一年的某项经费预算数据不合理,今年的预算采用增量预算法进行编制,那么上一年不合理的项目预算缺点就会延续到本年度,导致今年的预算数字和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偏移,也就难以对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預算编制如果包含一些新增项目,这些新增项目没有以前年度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而这些项目预算的编制又较为随意,就会导致这些新增项目预算合理性及必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在以往各项目的预算执行下,只是通过简单的预算调整和指标分解,预算项目资金难以得到充分高效的运用,从而使一些价值较低的项目资金预算挤占了相对重要的新增项目的资金预算,导致编制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预算管理效率和效能严重降低。
(三)缺乏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
大多数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基本全部都是由财务部门承担,财务部门既编制本单位相关预算,又承担财务预算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这样的机构设置对构建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机制有消极影响。
(四)缺乏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预算的监督管理通常是高校预算管理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高校预算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把预算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使得监督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实质工作中。在预算执行工作中没有做到对预算资金的实时跟踪和有效监控,没有开展定期信息反馈工作,没有在发现问题后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整改。
(五)预算执行的能力不足
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环节就是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多高校经常会遇到预算收支与实际收支差异较大、预算执行率低、随意调整预算等问题。主要原因是:
首先,大多数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把预算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层层分解,没有明确和落实各预算执行部门的责任,预算的刚性约束力发挥不够充分。
其次,各预算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对预算资金的争取,而忽视对预算资金的使用,预算执行率与部门工作进度脱节,没有完全同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如经常随意调整预算、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存在差异、一些支出项目不符合财务规定等。
(六)财务预算的评价与考核不完善
多数高校的预算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未形成有效的财务预算评价和考核体系。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未对预算的成本效益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分析预算资金的成本和效益,就是评价资金投入和产出的效益的过程,通过对成本效益的有效分析,可以有效评价资金能否投入、投入多少资金比较合适,进而计算投入产出的相关财务指标,为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许多高校的预算执行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衡量成本效益指标。无法准确地反馈相关投入和产出的效益,难以科学合理地考核和评价预算部门的业绩,从而不能合理地分配后续年度的资源。
三、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统筹安排和配置资源
经费预算集中制,就是站在高校的层面,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统筹安排和配置资源。
项目申报部门要在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深化预算管理的理念为前提,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根据开展的业务活动,对本部门的经费开支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申报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可以衡量项目的充分性和可行性,从而大幅提高预算项目的申报质量。
各预算部门只有认真申报预算、执行预算,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意志、发展战略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各预算部门在进行项目预算申报时,应根据业务流程及职责,对拟申报项目进行层层分解并充分论证,客观地填报预算项目指标。每个预算部门都是高校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每个部门都高效、协调地运转,高校整体的职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在进行项目预算申报时,预算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科学及合理的预算申报信息和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要将项目预算的指标细化到每个人身上,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协同意识,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项目申报质量,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和进步。
(二)改进和优化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
各高校的经费开支类别不同,学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开展的活动,针对不同项目类别的活动经费开支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开展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运行经费和开展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等活动的基本发展经费,可以主要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对项目周期比较长的预算项目,可以主要采用项目预算或滚动预算编制方法。把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有机统一和协调起来,把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
学校领导班子统筹和安排项目预算的相关工作,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委员会的职责有以下3个方面:制定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制度制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协调、监督和考核预算的执行。
财务专业及校内其他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职工应当作为预算委员会的成员,这样有助于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的工作,并且对不同类别的经费项目进行审核和评价,确保预算从制定到执行都符合学校各部门的发展战略目标。
(四)构建预算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
首先,要把监督管控作用,充分地从计财部门、监察审计部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方面发挥出来。加大对预算资金执行的追踪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防范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切实把预算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是预算执行的重要保障。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发布通报等方式反馈项目实施进度、预算执行进度等内容。对项目实施进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发生偏离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督促各预算执行部门及时分析原因,限期整改。
(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的执行率
首先,学校在预算资金审批后,应当按照既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和职责范围,切实将部门业务活动、部门预算执行与学校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
其次,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评价资金使用情况。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使预算执行部门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新增项目或非常规项目,而这些项目未列入年度预算,并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实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后,方可调整预算。
(六)建立健全财务预算考核和评价体系
各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考核和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考核和评价部门的财务预算工作。建立健全预算考核和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以及关键绩效指标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指标的内容和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此外,要提升预算评价在实际考核中的作用和地位,下一年预算编制分配方案应当以本年度预算的考核和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本年度经费使用收益率高的单位,应当适当提高下一年预算,对本年度经费使用收益率较低的单位,要适当降低下一年预算,并分析收益率低的原因,进行整改和完善,促进各机构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结语
只有提升高校的收支预算管理能力,才能提升高校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高校只有严格管理财务预算中的每个工作环节,才能为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支持。因此,重视财务预算工作是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石和保障。
(作者单位为云南省化工学校)
参考文献
[1] 黄维,杨晶.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研究——以C高校为研究对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2):121-127.
[2] 胡国霞.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