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桢
摘 要 赣州市已将城市定位为“南方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这将要求赣州立足于江西,深入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真正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中心。本文立足于赣州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为赣州加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赣州 省域副中心城市 SWOT分析
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龙头,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加速推进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本文利用SWOT方法作简要分析。
一、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
截至2018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扩至18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179万,赣州较其毗邻接壤的吉安、三明等城市,人员集聚优势明显,经济辐射潜力巨大。
(二)交通优势
赣州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及赣、粤、闽、湘四省的交通枢纽,随着机场升级、高铁营运、高架通车,大大缩短了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等地的时空距离,赣州进入加速时代,交通优势明显。
(三)资源优势
赣州是中国的钨都,世界的“稀土王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赣州林业丰富,是脐橙之乡,拥有特色的农林资源;赣州本科院校有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医学院3所,专科院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科研机构13所,较周边其他地市人才资源丰富;赣州是红军长征出发地、集结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旅游资源丰厚。
赣州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拓增红色旅游专线,逐步完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等;各高校根据生源特点增设特色专业,如脐橙加工、稀土制造、红色旅游专业等,培育能推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专业性人才。
二、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劣势
(一)经济指标仍然偏低
2014年至2019年,GDP总量增长88.46%,但从绝对值看,较其他副中心城市仍存在差距。赣州与主中心城市GDP比值高于芜湖、珠海,但南昌GDP总量较其他主中心城市落后较大,整体经济发展还处于落后状态,提升经济实力仍是赣州深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
(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三高”农业相对滞后,2019年第一产业占比10.83%,远远超出其他副中心城市。第二产业产值低,工业发展差距较大。赣州近年以主攻工业生产为目标,2014—2019年,第二产业增长值为62.22%,但絕对值仍相对较低,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为宁波的23.66%,和部分副中心城市相比仍落后较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2014—2019年赣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从712.94亿元上升至1729.83亿元,增长142.63%,但较其他几个城市仍处于落后水平,且第三产业GDP仅占49.79%,远低于青岛、厦门等城市第三产业的贡献度。基于此,赣州市可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方面寻找发展进步的空间。
三、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机遇
(一)契合苏区振兴的政策机遇
赣州市作为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12年,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组织多部委对支持赣州发展推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其中就财税、投资、金融产业、人才等多方面给予了特殊政策,如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及沿海地区机关单位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等。赣州市依托这一特殊条件,应充分用好用足中央给予的各专项政策,使之成为建设副中心城市的一大助力。
(二)契合主题教育的政治机遇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在长征出发地于都县发出了“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号召。随后,从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赣州市作为长征出发地、中央苏区所在地,应抓住此次主题教育的政治机遇,提高政治站位,深挖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内涵,争取成为主题教育全国示范点。
四、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挑战
(一)来自赣北地区经济圈的压力
2013年7月,江西省委全体扩大会议就作出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一体化后的昌九作为江西发展的“龙头”对接长三角,并以此辐射江西中部、南部地区。赣州市处于江西省内的最南端,省内地市中距离昌九最远,难以获得辐射效应。从GDP总量情况来看(见图2),2013—2018年赣州市与九江市较接近,差额最大值为107亿元。从GDP增速来看,两市走向趋同,差额最大值仅1.86个百分点。
至2019年,赣州GDP总量和增速已超九江,但仍有其他经济指标如财政收入(赣州市485.52亿元、九江市541.6亿元)等,赣州仍然落后于九江。
(二)来自邻省其他城市的压力
赣州地处江西最南部内陆地区,北有依托南昌接收长三角辐射的九江,南有形成大量科技积累的特区深圳,东有坐拥外贸旅游地利的厦门,西有扼守湘粤桂要道的衡阳。赣州市因地处内陆江西南端,无法直接接收到长三角辐射,亦难享受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新政;历史及地形原因,铁路、航线发展缓慢,人才聚集不明显,导致工业基础薄弱,缺乏科研资源;地区宣传和城市营销手段有限,旅游特色并不显著,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开发。综上,赣州在“包围圈”中既需要博周围城市众长,更要形成自身特色进行突围,避免成为内陆“洼地”。
(作者单位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黎江林,韩高峰,黄仪荣.高铁对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促进作用研究——以江西赣州为例[J].城市住宅,2019(11).
[2] 周艳艳.衡阳创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SWOT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035).
[3] 刘建春,钟小惠.赣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2(03).